鄧書孟
近年來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全面迅速發展,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肯定認可,對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深度地踐行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提出的三大要求:一是優質、高效、生態、安全;二是提高土地生產率、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三是增強抵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與市場經濟形成了有機的結合,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但同時也對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驗,從而要求廣大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得以尋求具有競爭優勢的品牌經營戰略。
一、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品牌建設的時代需求和現實意義
1.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品牌建設,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合作社自身的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特殊的“企業”模式,必然要通過參與市場競爭來產生效益和獲取利潤。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品牌是關鍵因素,品牌意味著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利潤。同時,加強合作社品牌建設有助于進一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客觀要求,也是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規模化與農業經營產業化、市場化程度提高的具體體現。
2.品牌化能促進合作社資源的優化,有效地抵御農產品市場的抗風險能力
農業合作有了品牌產品效應,合作社就會不斷融入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趨勢。打造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產品附加值更高的品牌合作社,已經成為進一步滿足農民增收致富的愿望和要求的必要途徑,從而有效增加產品價值,提高農民收入,引領農民增收致富,并推動相關企業、行業的飛速發展,對地方經濟和城市經濟產生拉動作用。
3.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化大大推動了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農業標準化生產
與國際接軌的農業標準化是突破農產品國際技貿易技術壁壘的有效手段。農產品的生產方式直接影響農產品品牌形象的塑造,打造知名度高的品牌優勢必然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當地資源與區域優勢、市場準入要求地選擇國家標準、國際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做到讓國際社會認知認可。品牌化有助于合作社大大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有效改善農民在市場競爭中的弱勢地位。
4.品牌化有助于提高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成員素質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通過參加合作社生產、營銷等及參與合作社品牌建設的一切過程中,增強了對新事物的接受和消化的能力,轉變發展理念、開闊視野,增強了在現代環境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5.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化有利于推動實施特色形象識別戰略
農業商標注冊是發展農產品品牌的基礎,特色農產品商標有效的體現其產品的個性、內涵,從而獲取形象識別效應。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發展存在的問題
1.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者的品牌意識不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者、領導者或者社內主要成員,很大一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容易受到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滿足于已有的相對而穩定的生產經營方式,缺乏深度市場競爭意識和品牌塑造意識,認識不到品牌建設對于合作社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管理機制還不完善。合作社品牌建設多數只走形式化,只注冊不開發,不主重對商標品牌的包裝、宣傳、推廣、營銷等。
3.品牌整合力不夠,規避市場風險能力不足 。由于各合作社經營主體的相對分散,在打造自己的產品品牌方面往往存在盲目性、重復性,同一區域出現多個相同或相近的品牌產品,大大削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甚至引起惡性競爭 。
4.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體系、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不健全,大大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造成了我國農產品出口屢屢受阻。
5.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產品科技含量低,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很多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仍停留初加工的階段,市場競爭優勢不明顯 ,品牌層次較低,較有知名度的品牌不多,特別是合作社及其農產品缺乏國際強勢品牌。
三、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品牌發展戰略
1.增強合作社品牌建設的意識,樹立現代農產品品牌戰略觀念
品牌意識的形成和強化,政府及各級農業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引導,增加宣傳投入,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營造創立品牌的社會氛圍,啟發農民提高擁有品牌、重視品牌、利用品牌的積極性。
2.重視人才培訓,培養一批精明強干的人才隊伍
加強合作社品牌化建設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市場競爭意識強、精通市場經營與管理的專業人才。農民專業合作社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農企業等的交流與合作,主動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加大對管理、營銷、推廣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為品牌建設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撐。
3.充分利用科技支撐,共享科技成果
品種是創造品牌的源頭,科技是創造品牌的關鍵,只有注重運用新技術,開發新品種,提高產品深加工程度,加強優良品種的引進、培育、示范和推廣,努力擴大名優品種,提升產業層次,為打造品牌奠定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銷農產品時,要牢牢把握農產品增值的關鍵環節,加強加工技術的引進、研究和運用,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標準,提高保鮮、加工、包裝、貯存的能力,為合作社品牌建設提供牢固的科技支撐。
4.注重品牌整合,提升經濟效益
引導和鼓勵相同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產權清晰、自愿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協作與重組,注冊和使用同一產品品牌,做大品牌規模,樹立品牌的統一形象。
5.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認證體系、保護體系
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農業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和農產品認證。對尚未建立標準的農業動植物品種及其產品,要根據國際慣例和認證體系的要求,建立統一認證制度、統一認證機構、統一認證標準和認證程序。
6.進一步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創新農村商業模式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精神,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高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加快推進農業合作社產品電子商務步伐,降低合作社產品流通成本,促進產品流通,提高合作社產品商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