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英?殷澤俊
摘 要:油菜是人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植物,使用面很廣,能榨油,是榨油的重要原料,且蛋白質含量高。所以,我國的很多地區都在大面積種植油菜,以利用油菜榨油和能源開發,也使油菜的種植和生產步入了一個良性的發展階段,本文簡要分析和介紹了油菜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同時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議和措施,以期對油菜種植戶有所幫助。
關鍵詞:油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
一、栽培技術
1.種子選擇。油菜的品種直接影響其質量及產量。通常要依據土壤、茬口和栽培的技術水平來選擇能夠抗倒,抗病,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
2.播期。油菜的種植要選取適當的時機。使油菜適期播種, 從而保證油菜的增產增收。冬油菜由于要在冬前培育壯苗,故需要一段溫暖時期,如果播種過遲,溫度低,冬前就難以形成壯苗,不利于油菜安全越冬和春發。播種過早,溫度高,又容易旺長從而形成高腳苗,也不利于安全越冬;而且還容易感染病蟲害。
3.選地播種。選用土壤疏松肥沃、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塊較好。播種之前還應曬種, 通常曬2到3天,然后采用風選, 以去除種子中的癟籽及雜草。播種時種子不能直接與化肥接觸, 防止肥害。
4.肥水管理。施肥通常分為重施薹肥、普施臘肥、補施基肥、巧施花肥。針對基肥不足地塊, 要補施尿素或碳酸氫銨, 采用條施, 施后要覆土并澆水,施肥量要適中,且不能太遲。要在油菜初花期采用藥肥混噴以使油菜增花、增粒重, 防早衰、防病害。具體采用磷酸二氫鉀2.25kg/hm2、尿素15kg/hm2 、硼砂1.5kg/hm2,,加多菌靈對水750kg/hm2噴施。灌水要適期, 在越冬期間, 即封凍前要開始灌水, 凍后也要立馬灌水, 從而推動土壤與油菜根部結合。油菜是一種耐肥、怕漬喜水, 且對磷肥反應敏感的植物。苗期需要濕潤的環境, 土壤持水量最好以田間最大持水70% ~ 80% 為好。當油菜現蕾開花后水分需求會增多,應立馬灌溉。據土壤墑情來開展冬灌,中耕并做好保墑工作。
5.田間管理。適時的間苗和定苗以確保壯苗全苗, 從而確保油菜單株有充足的營養供給面積, 要遵守間稠苗補稀苗,以保證苗壯苗全,當油菜的2片真葉展開時要進行第1次間苗,長到3 至4 片真葉時要進行第2 次間苗, 同時結合補苗來定苗。如果田塊被地下害蟲危害得較嚴重,則要推遲定苗, 本著留壯苗, 間病苗、蟲苗;留大苗, 間小苗;留勻苗, 間密苗;保純苗、間雜苗的原則開展, 確保140 ~ 150株/ m2;還要中耕松土除草,以保墑增溫,防旱防凍和安全越冬,促進肥料的分解,增強根系發育。
二、病蟲害發生特點
1.油菜主要病害。(1)霜霉病:霜霉病是一種專性寄生菌,以風雨來傳播和侵染危害。當油菜在春季開花和結莢期間,每次在寒潮頻繁、時暖時冷的天氣時發病較嚴重。該病主要危害莖、葉和角果,受害處會變黃,呈現出白色霉狀物。花梗染病其頂部會呈現腫大和彎曲,呈現出“龍頭拐”狀,花瓣肥厚變綠,且不結實,并長出白色霜霉狀物。葉片染病初期為淺綠色小斑點,然后會擴展為多角形黃色斑塊,其背長出白霉。(2)菌核病:即在潮濕溫暖的條件下,菌核開始大量萌發,并隨風傳播,從而侵害油菜。葉、莖、花、果莢都會受害,又以莖部受害最嚴重。在葉片才染病時,會呈不規則的水浸狀,然后又形成近圓白色的綿毛狀菌絲,病葉還易穿孔。莖部在染病的初期表現為淺褐色水漬狀病斑,之后在發展為輪紋狀長條斑,邊緣呈褐色,濕度大的時候,表面出現生白色菌絲,生病莖桿內生有許多的黑色鼠糞狀菌核。花瓣染病初期,呈現水浸狀,逐漸變為蒼白色之后會腐爛。當果莢染病后,表現為種子瘦癟,褐色變白,同時內生細小的菌核。(3)病毒病:還叫花葉病。甘藍型的油菜發病,初期會在新幼葉上呈現針頭狀的透亮小點,而后發展成近圓形的枯斑、黃斑,病情嚴重的,莖桿上通常表現水漬狀、褐色至黑褐色枯死條斑,到了后期莖桿上的病斑多成橫裂或縱裂。
2.油菜主要蟲害。(1)菜青蟲:屬于一年多代的害蟲菜青蟲,對油菜的危害主要發生在9 至11 月生成的第7至9 代。最適合幼蟲生長的溫度是25℃左右,相對濕度75%左右是其最適合生長的濕度。(2)蚜蟲:屬于同翅目的油菜蚜蟲,屬于蚜科,為油菜重要害蟲,桃蚜和蘿卜蚜這兩種蚜蟲對油菜的危害比較嚴重,桃蚜一年生20 多代,蘿卜蚜一年生30多代,其采用若蚜、成蚜密集在油菜葉背、莖枝和花軸上刺吸汁液,破壞了葉肉和葉綠素。苗期葉片受蚜蟲危害會卷曲、發黃,植株矮縮、生長緩慢,嚴重的葉片會枯死;當油菜抽苔后,大多數蚜蟲會集中來危害菜苔,影響油菜開花結莢,會使嫩頭枯焦。往往油菜播栽越早,從其它農作物上飛來的蚜蟲也越多,為害也更越重;如果在油菜的后期生長中出現持續的偏晴天氣,這樣蚜蟲的種群會繁殖更快,危害也更嚴重。
三、防治對策
1.農業防治。(1)選擇優良品種。(2)播前種子處理:10%鹽水選種,去除雜質和病種,選好后晾干播種。(3)合理輪作:避免和十字花科蔬菜連作。(4)清潔田園:盛花期及時摘除病葉、老葉和黃葉,清理殘枝落葉,雜草。(5)深耕土壤:深翻土壤滅蟲卵,降低害蟲發生。
2.物理防治。 黃板誘殺:在規格20 厘米×100 厘米的黃板上涂1 層機油,每畝地掛30到40 塊,要高出植株的頂部30 厘米,依情況可反復利用。
3.化學防治。 (1)霜霉病:發病初期,采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施。 (2)蚜蟲:每667m2 用25% 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克或70% 吡蟲啉水分散顆粒劑4 ~ 6 克或10% 烯啶蟲胺水分散顆粒劑6 克,可任選一種以上藥劑,在加2.5% 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 毫升,并對水30 公斤葉面噴施。因蚜蟲冬季臘質層較厚,往往農藥很難進入其體內,可添加增效劑,具體在防治時可每桶藥液加神效王1 支,可溶解臘質,提高防治效果。噴藥時要掌握噴霧方法。蚜蟲大多數在葉片背面和貼近地面的葉片覓食,所以要注意噴藥質量,用水量要足,農藥應噴到葉片的正反兩面。防治時要交替使用農藥,防止出現抗藥性。每隔10 天防治一次。(3)菌核病:采用70%甲基托布津500~1500 倍液噴施2~3防治 。(4)菜青蟲:3 齡以前,90%敵百蟲結晶稀釋1000~1500 倍液噴施防治。
4.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可捉瓢蟲、遷草蛉等防治蚜蟲。在卵孵化的高峰期,采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倍液噴施,致使幼蟲不能蛻皮、變態而亡;當菜粉蝶的成蟲在產卵高峰后7~8 天,采用青蟲菌6號1000 倍液噴施防治。
參考文獻:
[1]文雁成.春季油菜病蟲害防治技術[N]. 河南科技報,2007.
[2]明鴻英. 淺談油菜種植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