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呼吸困難是復雜的呼吸障礙,不僅表現呼吸頻率的增加和深度與節律的變化,而且伴有呼吸肌以外的輔助呼吸肌有意識的參與活動,但氣體的交換不完全。
一、病因與發生機理
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是體內氧缺乏,二氧化碳和各種氧化不全產物積聚于血液內并循環于腦而使呼吸中樞受到刺激,高度呼吸困難稱為氣喘。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呼吸系統疾病。呼吸困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個重要癥狀,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引起肺通氣和肺換氣功能障礙,導致動脈血氧分壓低于正常范圍和二氧化碳在體內潴留。常見于上呼吸道狹窄和阻塞 (如鼻炎、鼻腔狹窄、喉炎、喉水腫、咽炎、氣管和支氣管炎、上呼吸道腫瘤及異物等),肺臟疾病(如各種肺炎、肺淤血、肺壞疽、肺水腫、肺氣腫等),胸廓活動障礙性疾病(如胸廓畸形、胸腔積液、氣胸、胸膜炎、胸膜粘連等)。
2.腹壓增大性疾病。由于腹壓增加,壓迫膈肌向前移動,直接影響呼吸運動。見于瘤胃積食、瘤胃臌氣、胃擴張、腸臌氣、腹水等。
3.心血管系統疾病。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最終導致肺充血、淤血和肺泡彈性降低,見于心肌炎、心臟肥大、心臟擴張、心臟瓣膜病、滲出性心包炎等。
4.中毒性疾病。分為內源性中毒和外源性中毒。內源性中毒主要是各種原因引起機體的代謝性酸中毒,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pH下降,直接刺激呼吸中樞,導致呼吸次數增加,肺臟的通氣量和換氣量增大,見于反芻動物瘤胃酸中毒、酮病、尿毒癥等。外源性中毒是某些化學物質影響機體血紅蛋白攜帶氧的能力或抑制某些細胞酶的活性,破壞了組織的氧化過程,造成機體缺氧,常見于亞硝酸鹽中毒、氰氫酸中毒。此外,有機磷中毒、安妥中毒、敵百蟲中毒、氨中毒等疾病時,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氣管痙攣,因肺水腫而出現呼吸困難。
5.血液疾病。嚴重貧血、大出血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血液氧含量降低,導致呼吸加速、心率加快。
6.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許多腦病過程中,顱內壓增高,大腦供血減少,同時炎癥產物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困難。見于腦膜炎、腦出血、腦腫瘤、腦外傷等。
7.發熱。體溫升高時由于致熱物質和血液中的毒素對呼吸中樞的刺激,使呼吸加速,嚴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常見于嚴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二、臨床表現
臨床上一般將呼吸困難分為吸氣性呼吸困難、呼氣性呼吸困難和混合性呼吸困難三種。
1.吸氣性呼吸困難:指呼吸時吸氣動作困難。特點為吸氣延長,動物頭頸伸直,鼻孔高度開張,甚至張口呼吸,并可聽到明顯的呼吸狹窄音。此時呼氣并不發生困難,呼吸次數不但不增加,反而減少。見于上呼吸道狹窄或阻塞性疾病。
2.呼氣性呼吸困難:指肺泡內的氣體呼出困難。特點為呼氣時間延長,輔助呼氣肌參與活動,呼氣動作吃力,腹部有明顯的起伏現象,有時出現兩次連續性的呼氣動作(稱為兩段呼吸)。在高度呼氣困難時,可沿肋骨弓出現深而明顯的凹陷,即所謂的“喘溝”或“喘線”,此時動物腹肋部肌肉明顯收縮,肷窩變平,背拱起,至肛門突出。在呼氣困難時,吸氣仍正常,呼吸頻率可能增加或減少。多見于細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痙攣、肺氣腫、肺水腫等。
3.混合性呼吸困難:指吸氣和呼氣同時發生困難,呼吸頻率增加。見于肺臟疾病、貧血、心力衰竭、胃腸臌氣、中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