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榮
摘 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地提高,其對于食物的需求已經從基本的“溫飽”轉變為尋求“營養、健康、綠色”的方向發展。而豬肉作為我國人民餐桌上的傳統食物自然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歡迎。但是在養豬業不斷發展壯大的背后,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豬的疫病防控問題。本文就豬疫病防治工作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加強豬疫病防治工作的建議,以供實際工作參考。
關鍵詞:豬;疫病;防治;方法
豬疫病的發生會產生極為嚴重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豬的死亡率。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和飼養,做好豬疫病的預防工作,及時有效的防治疫病,為豬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一、豬場疫病流行特點
1.傳染病的種類多,新病不斷出現
隨著生豬交易的頻繁和人員的流動,近幾年出現了許多新的傳染病,如豬細小病毒病、傳染性胃腸炎、豬副豬嗜血桿菌病、豬繁殖和呼吸綜合癥、豬圓環病毒病Ⅱ型、豬流行性腹瀉、豬痢疾和豬衣原體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附紅細胞體病和豬增生性腸炎等。加上原有的如豬大腸桿菌病、仔豬副傷寒、豬鏈球菌病等,給養豬戶帶來很大損失。
2.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使病性復雜化
近些年來,在豬群中發病,已不再是某單一的病原體引起,而是2種以上的病原體共同作用造成的,即所謂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在多病原感染中,既有病毒與病毒的混合感染、細菌與細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與細菌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病毒或細菌與寄生蟲或非傳染性疾病混合感染共同發病的現象。由于豬群發病后的臨床癥狀復雜,病情嚴重,加上我們的獸醫診斷技術和手段落后,導致確診難、防治效果差,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3.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
豬呼吸道疾病已成為豬場的主要問題,發病率在30%~80%,死亡率達5%~30%以上,在豬各個日齡段,都存在呼吸道疾病的危害,給豬場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很大。
4.繁殖障礙性病癥仍是豬的主要疾病
引起豬繁殖障礙的疾病有豬瘟、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Ⅱ型、豬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病、豬流行性乙腦、豬流感、豬布魯氏病、豬衣原體病、豬鉤瑞螺旋體病、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病等。我國當前以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Ⅱ型、豬附紅細胞體病造成的繁殖障礙最為普通和嚴重。這幾種病原體發生雙重感染可以引起70%以上的初產母豬發生流產、產死胎、弱仔,致使農村散養戶母豬年均產仔僅達13頭,規模戶15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5.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日漸嚴重
豬藍耳病和豬圓環病毒病Ⅱ型是引起豬免疫抑制的兩大疫病,在我國已普遍存在。主要是侵害豬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造成豬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抑制,豬的抗病能力顯著減弱,健康水平下降,增加對其他疾病的易感性,這也是豬病增多和越來越復雜的原因之一。在實際生產中,在較多豬場呈現雙重感染,感染率達50%以上,往往導致繁殖障礙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繼發感染疾病十分嚴重,給診斷和防治帶來很大困難。此外,豬瘟的非典型化、隱性帶毒和免疫失敗,也是困擾養豬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二、豬的疫病的防治方法
其實豬的疫病不難防治。首先,應該確立一個“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防治理念,千萬不能輕視預防的重要性,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應該對預防疾病給予足夠的認識,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標準。
1.制定對策
首先,應該熟悉豬的所有常見疫病,并制定出一系列該病出現時的防治對策,這樣可以避免在疫病出現時手忙腳亂的情形。其次,制定嚴格的衛生檢疫制度,科學合理的對豬圈進行布局,認真培訓養豬的工作人員,提高工作素質與認真程度。
2.正確診斷,科學防控生豬疫病
必須依據疫病流行的規律、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和實驗檢驗來綜合制定,從而找出疫病發生的規律、疫病的種類,提出針對性強的防控措施。
一旦豬場發生疫病,首先,隔離病豬,及時采集病料送檢或請當地的獸醫診治;其次,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主要是撲殺、焚燒、深埋;第三,對豬場進行全面的消毒,消毒一定要徹底,不留死角,每天1次,消毒藥每7d更換1次;第四,對健康豬群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對有治療價值的豬對癥治療。
3.建立生物安全體系
生物安全體系是現代養豬生產中保護和提高豬群健康水平的新理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獸醫管理準則。主要內容為嚴格的隔離、消毒和防疫,防止所有的病原進入豬群,降低和消除豬場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形成的危害。關鍵在于對人和環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層屏障,主要是做好飼養管理和各種防疫、衛生和消毒工作,盡可能減少土地、水源、空氣和環境的污染,做好養豬生產全過程的飼養管理工作,全方位推進生物安全措施,預防豬傳染病的發生。
4.實施科學合理的藥物預防方案
規模化豬場大多數是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往往是繼發感染,因此我們要選擇科學合理的藥物預防方法,選用一定的抗菌藥物和劑量組合,在母豬產仔前后、哺乳仔豬、仔豬培育、育肥豬四個階段以及轉群時使用,以防止豬群內源性和外源性細菌繼發感染。
三、結語
養豬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很長,我國的養豬戶在不斷地摸索中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養豬理念,同時,在現代科學的不斷補充下,其理念與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且在生產實際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運用。盡管我國的養豬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東西發展不均衡、疫病防范不到位等情況,但是筆者相信,只要養殖戶對疫病問題認真對待,加上政府投入資金以及技術來幫扶養殖戶進行管理、修正,我國的養豬業一定能夠再攀高峰,助力于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亞林,段曉琴.豬的疫病監測與養豬場疫病防控對策[J].山東畜牧獸醫,2012,33(5):65-68.
[2]梁綺順.小型養豬場疫病防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風,2013,(13):221-221.
[3]劉美琍. 秋冬季節豬疫病防治[J]. 中國畜禽種業,2013,11:98-99.
[4]陳軍光,王森強,繆曙勇,陳淑珍. 淺談種豬疫病凈化和管理的重要性[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0,0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