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濤++馬艷霞
摘 要:現場管理實際上是我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得份額,就必須優化現場管理。本文分析探討了基建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幾個環節;簡介了樁的種類和樁基形式、施工工藝和設備以及樁基理論和設計方法;針對工程項目造價成本控制不力的現狀做出分析探討;就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的重要性及做好資料整理要注意的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分析。本文將在以上幾個方面展開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現場施工管理方法;深基坑;土釘支護;樁基;混凝土;造價控制管理;資料
一、引言
現場管理實際上是我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得份額,就必須優化現場管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也出現了諸多的矛盾和問題。所以,建立良好的質量監督體系是關系著建筑施工企業發展的命脈,做好現場施工管理是基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探討了加強基建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幾個環節。
二、淺析建筑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施工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能夠生存、發展,在對工程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施工企業為了實現工程項目的總目標,確保工程質量,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必須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目標管理。一項工程是經過決策、設計、現場施工、竣工驗收等幾個階段形成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相互銜接、相互制約,對工程質量都有一定影響,其中現場施工階段是形成最終產品質量的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影響因素多,涉及面廣,勞動投入大,為此,做好現場施工管理工作,應是基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要應抓住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1.施工現場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是經濟效益原則。施工現場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進度和質量而不計成本和市場,從而形成單純的生產觀和進度觀。項目部應在精品奉獻、降低成本、拓展市場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時在生產經營諸要素中,時時處處精打細算,力爭少投入多產出,堅決杜絕浪費和不合理開支。
二是科學合理原則。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都應當按照既科學又合理的原則辦事,以期做到現場管理的科學化,真正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還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業流程合理,現場資源利用有效,現場設置安全科學,員工的聰明才智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三、關于工程項目全過程工程造價的控制及管理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服務分別由投資主管部門、建設、設計、審計等部門負責,同時也就被孤立的分割在各個部門和系統,相互間無聯系,更無一獨立的造價控制責任體,也就成為許多項目投資失控的主要原因。本論文主要從設計、招投標、施工、結算等階段的造價管理控制進行分析,以期和同行分享,共同推進我國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的控制管理水平。
1.項目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
工程設計是全面規劃和具體描述工程項目實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靈魂。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效益顯著,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程度大,控制效果顯著。二是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效率高,投入產出比大。因此,此階段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協助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進行方案優選,通過應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競選比較、技術經濟分析,可以從中選出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既能滿足功能和工藝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價的技術方案;
(2)嚴把設計投資審核關,在設計會審時對合理的質量目標下超出投資的設計問題提出造價審核意見;
(3) 充分調查分析市場上主要材料、設備的用途、功能及價格,了解建設單位的實際需求,使主要材料、設備的選用及采購更趨經濟實惠。
2.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階段是建筑產品的需求者經過招標活動確定產品的生產者,并簽訂承包合同的過程,此階段需要確定項目的招標文件、評標原則與方法、承發包模式、合同計價方式、合同價格以及合同條款等內容。
(1) 評標辦法的選擇。根據每個項目的不同特點,選擇最適合本項目的評標辦法。深圳市目前施工招標中有5種常用評標方法,每種評標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招標人根據項目的不同,認真選取評標方法,這樣,有利于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2)深化、細化設計圖的審核,重視招標文件的編制 。
①設計圖紙作為擬建工程的技術條件和工程量清單的編制依據,是工程技術質量的保證,是工程量清單準確率的保證。勘察與設計的深度和正確度,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正確性,影響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
②招標文件編制需要十分細致全面,它是后續簽訂合同的依據,也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
四、完善規章制度,建立規范化的質量管理制度
要想不斷提高工程質量,必須做到超前監督,嚴格依照建筑工程程序做事。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建筑法》里所頒布的各項技術規范。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規范化的質量管理制定。
1.質量責任制。 人作為工程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及操縱者,它不僅是控制的動力的所在,也是被控制的對象。人既能創造優秀的施工質量,也能制造出劣質產品,引發安全事故。因此,在整個施工質量管理中,要以“人為中心”建立質量責任制,從而明確各項質量管理工作者的責任與權力,并且規定出工程項目需要的資源與人員資格。
2.現場會議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的會議制度,它能夠使項目的各部門主體很好的進行溝通,在受控狀態下進行施工,最后達到各部門都滿意的效果。
3.現場質量檢測制度。 為了確保工程項目的質量,應該要采取質量監控措施,各種監測手段與方法,對工程項目的實體進行施工質量的監控。從而建立并實施嚴格的質量檢驗制度,有效地保證達到工程項目所規定的質量目標。
參考文獻:
[1]孫麗梅,張玉敏,高明濤.鞍山東方大廈深基坑土釘支護技術.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7,(2).
[2]李宏慶.深基坑土釘支護的工程實踐.山東建材,2006.
[3]聶淼,鄭玉元.貴陽某深基坑土釘支護設計研究.山西建筑,2009,(3).
[4]閻名禮。地基處理技術。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
[6]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7]寧仁岐.建筑施工技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張厚先.建筑施工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9] 褚一偉. 工程項目目標成本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7, (9): 92-93.
[10] 黃智勇. 試議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 廣西工學院學報, 2004, (1): 82-84.
[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匯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