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秋生++李紅利
摘 要: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施工企業(yè)如何以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為中心,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是事關建筑施工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關鍵。尤其在我國加入WTO后,建筑市場全面開放,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所以建筑企業(yè)應樹立成本、進度、質量的系統(tǒng)管理觀念,將企業(yè)的成本、進度、質量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yè)成本、進度、質量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實現管理的創(chuàng)新,在安全、質量、工期保證的情況下,嚴格控制工程成本,爭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
一、目前工程進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制約因素多,管理不到位。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影響進度的因素很多。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現場環(huán)境、勞動力需求狀況、設計變更的影響、資金問題、物資供應問題、風險問題、以及其他建設相關方的影響等等。工程承包商對這此問題并沒有什么積極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個因素影響了就會產生一種“共振效應”帶動其他因素的影響。
2.沒有把握好進度、成本、質量之間的關系。工程進度與成本、質量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可以說在理論上大家都知道成本與進度之間的關系是加快進度就要增加成本。因為要采取趕工措施要花費一定的費用:進度與質量的關系是加快進度會影響到工程質量的高低,由于人、機械的高強度作業(yè)改變了施工條件,可能就會影響到質量,可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承包商們并沒有花費心思去思考怎么樣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達到一種均衡。要么重質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趕進度,總之是沒有把這三者綜合考慮。
二、加強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對策
1.合同工期的確定。一般來說,合同工期主要受建設單位的要求工期、工程規(guī)模的定額工期以及投標價格的影響。工程招投標時,由于工程項目工期緊迫,建設單位通常不采用定額工期而根據自身的現實需要提出要求工期,并由此限定投標工期,只從價格上選擇相對低價者中標。多數施工單位為了實現中標這一首要任務,忽視工程造價與合同工期之間的辯證關系,致使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工程報價低,在要求增加人力、機械設備時顯得困難,制約了工程進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因此,要求工期的科學合理和允許投標工期在平衡投標報價中發(fā)揮作用,將有利于減小建設單位在進度目標控制中存在的風險。在實際操作中,可考慮如下招投標中標評選方案:(1)按照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合同工期一般不應低于工程定額工期的80%,建設單位可根據工程定額工期及此范圍確定合理的要求工期并作為標底內容。(2)選取投標工期最接近要求工期的若干家投標單位入圍(投標工期一致時以價低者優(yōu)先)。(3)根據投標工期與要求工期的差距,對投標報價進行增減換算,投標工期相對短的投標報價按比例抬高,投標工期相對長的投標報價按比例降低。
2.工程款支付的合同控制。工程進度控制與工程款的合同支付方式密不可分,工程進度款既是對施工單位履約程度的量化,又是推進項目運轉的動力。工程進度控制要牢牢把握這一關鍵,并在合同約定支付方式中加以體現,確保階段性進度目標的順利實現。
3.合同工期延期的控制項。合同工期延期一般是由于建設單位、工程變更、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而工期延誤是施工單位組織不力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兩者概念不同。因此,合同約定中應明確合同工期順延的申報條件和許可條件,即導致工期拖延的原因不是施工單位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例如,施工場地條件的變更,建設、合同文件的缺陷,由于建設單位或設計單位圖紙變更原因造成的臨時停工、工期耽擱,由業(yè)主供應的材料、設備的推遲到貨,影響施工的不可抗力等。
三、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項目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為了降低昂貴的人力資源成本,面對多個項目同時進行的局面,大多數施工企業(yè)采用矩陣管理模式配備項目施工人員、專業(yè)技術人員在項目間頻繁流動,造成許多項目沒有配備專職的質量管理人員,對項目的質量控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項目質量策劃流于形式。在項目的進度、費用和質量的控制中,項目經理往往忽視了對項目質量的控制,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質量計劃,實現項目質量目標所必須的過程和資源得不到保證。
3.項目設計質量不過關。由于對設計過程缺乏控制,設計輸出無法滿足設計輸入要求,造成項目設計變更數量成倍增加,降低了項目質量,增加了項目的成本。
四、加強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對策
1.提高質量意識,加強質量教育。提高所有參加項目的全體成員(包括分包單位和協(xié)作單位)的質量意識,特別是項目領導班子成員的質量意識,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把項目質量優(yōu)劣作為考核項目的重要內容來對待,以優(yōu)良的質量來提高企業(yè)的社會信譽競爭能力。
2.建立質量責任制,明確項目領導職責。質量責任制是要明確企業(yè)中每個人在質量工作中具體的責任和權力。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對保證工程質量起決定性作用。項目領導班子成員要圍繞項目質量管理的目標協(xié)同努力各盡其責搞好工程質量 。
五、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忽視工程項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成本"是指為實現工期目標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應措施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工期目標是工程項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標之一,施工企業(yè)能否實現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譽的重要條件。工程項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證工期往往會引起成本的變化。我國施工企業(yè)對工期成本的重視也不夠,特別是項目經理部雖然對工期有明確的要求,但對工期與成本的關系很少進行深入研究,有時會盲目地趕工期要進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額外增加。
2.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不扎實。目前,我國的施工項目經理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在項目內部,搞技術的只負責技術和質量,搞工程的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搞材料的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及進場點驗工作。這樣表面上看來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但項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來管理、去控制的,項目效益是靠大家來創(chuàng)造的。如果搞技術的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選用可行、卻不經濟的方案施工,必然會保證了質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從產品質量角度出發(fā),采購高強優(yōu)質高價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沒有一點浪費,成本還是降不下來。
六、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項目成本核算體制。建立項目經理責任制和項目成本核算制是實行項目管理的關鍵,而“兩制”建設中,項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礎,它未建立起來,項目經理責任制就留于形式。
2.抓好成本預測、預控,認真履行經濟合同。
3.選擇、使用好勞務分包方,激勵、用活企業(yè)操作層。隨著國企內部機制的改革,企業(yè)逐步精簡隊伍,優(yōu)化結構。
4.控制好工程項目的質量成本和工期成本。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對施工企業(yè)而言,產品質量并非越高越好,超過合理水平時,屬于質量過剩。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建設工程招投標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場已經形成,行業(yè)市場的競爭突出體現在造價競爭上。施工企業(yè)要提高市場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在項目施工中以盡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勞動力消耗來降低企業(yè)成本,做好質量、工期控制。把影響企業(yè)成本的各項耗費控制在計劃范圍之內,做好工程項目管理,以實現企業(yè)的最大利益。
參考文獻 :
[1] 沈忠洪;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J]. 住宅產業(yè), 2008年05期 .
[2]《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1期.
[3]《建設工程施工管理》——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年04期 .
[4]《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