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2年以來,鐘山縣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推動了該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的發展。目前,該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已初具規模,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不少,為進一步加快鐘山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的發展步伐,必須理清思路,牢固樹立“大農業”思想,通過轉變政府職能,科學規劃,創新發展運營模式,強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科技水平,加強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研發,加快土地流轉機制改革,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完善農產品交易市場,致力打造本地特色貢柑品牌。
關鍵詞:鐘山縣;貢柑產業;發展思路
一、鐘山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現狀
鐘山縣地處桂東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9.6℃、降雨量1550.1毫米,年日照時數1628小時,無霜期328天,豐富的光熱、充沛的雨量和溫和的氣候對發展水果生產特別是貢柑的生產有著十分優越的條件。目前,該縣種植貢柑面積5266.60hm2,2015年全縣貢柑產量3.59萬t,產值1.79億元,擁有2個水果無毒苗木繁育基地,年培植無毒水果苗木150萬株,已建成貢柑標準園40多個,2個水果專業交易中心,先后引進鐘山佳欣果業有限公司、鐘山縣德福農產品有限公司、鐘山佳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鐘山縣綠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農業企業,成立鐘山縣貢柑協會和發展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30多家。貢柑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該縣貢柑產業發展面臨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業服務體系建設滯后、柑橘黃龍病蔓延趨勢嚴峻等問題, 現就如何發展現代特色貢柑產業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二、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思路
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要以“錢糧雙增”為工作目標,理清工作思路,堅持協調、創新、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大農業”思想,致力構建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著力轉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進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
1.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機制 鐘山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是承接東部農業產業轉移的典型產業,也是該縣“十三五”期間產業脫貧的支柱產業之一,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符合鐘山縣的縣情和農業長遠發展戰略,利國利民。發展現代特色貢柑產業,需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財政、發改、農業、農機等部門密切配合聯動機制,縣人民政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整合多方資源,共促鐘山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
2.做好貢柑產業長遠規劃,構建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新格局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發展現代特色貢柑產業,首要任務是進行科學的產業規劃,政府部門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突出區域特色,構建大農業、大產業,引導種植合作組織間的相互聯合,整合優勢資源,共促區域貢柑產業的發展。強化鄉鎮間的區域協作,共同謀劃貢柑產業的長遠發展大計,共建鐘山縣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新格局。
3.創新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運營模式 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堅持“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立足于本地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與發展二、三產業和民營經濟、外向型經濟相結合,鼓勵和探索農戶土地入股“底金+分紅+勞務收入”、農戶土地合作“企業+家庭農場”、產業扶貧“企業+基地+貧困農戶”等運營新模式。積極引進具有貢柑新品種繁育、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攻關等科技型龍頭企業,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引導現有農產品初級加工企業兼并、聯合,整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產業市場開拓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延伸貢柑產業發展鏈條。
4.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改革,助推現代特色貢柑產業發展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改革,強化土地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出臺操作性強的土地流轉“實施辦法”和“意見”,嚴格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對土地流轉范圍、對象、流轉方式、程序、辦法等作出嚴格界定和政策規定,建立健全土地評估、合同公證、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等流轉制度體系,使土地流轉按市場化進行管理,促進土地流轉市場穩定、公正、安全運行,讓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向種植能人集中、向農業龍頭企業集中,實現土地、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現代特色貢柑產業向規?;?、集約化、產業化發展。
5.培育農產品交易市場,致力打造本地貢柑特色品牌 在農產品流通領域,要著力建設以縣域農產品交易市場為主的流通平臺,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網絡技術,拓寬貢柑產品營銷渠道。結合城鎮建設,加快貢柑產業區域交易市場、貢柑產品專業市場以及大型生產資料批發市場的建設,加大實施貢柑品牌戰略,擇優扶優,著力打造鐘山縣貢柑特色品牌。
6.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貢柑產業優化升級
(1)強化中介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各種水果協會的建設工作,大力宣傳和推廣合作社、協會等中介組織建設的好典型、好經驗,引導農民積極參與中介服務組織,建立健全貢柑產業中介服務體系。
(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嚴格按照《綠色食品·鐘山縣貢柑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規范栽培、病蟲害防治、采收、貯運等環節技術要求,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3)加強防災體系建設 加快農田水利、機耕道路等設施建設,完善農業保險保障機制,提高貢柑產業的防災、減災能力。
7.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成果轉化 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在新農業機械、新科技工藝、新材料等成果應用于貢柑產業發展方面給予支持,改善物質裝備條件和配套農藝技術,推動生產機械化、信息化、科技化,節約勞動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以縣、鄉、村三級農技干部培訓平臺為載體,對貢柑生產種植從業人員進行長期、系統的技術和技能培訓,并積極引進高層次技術管理人才,壯大貢柑產業人才隊伍;依托科研院校的技術力量,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引進、吸收、集成、轉化和創新步伐。
8.嚴防嚴控柑橘黃龍病 政府部門要及時成立柑橘黃龍病防控專職機構,并加強對科學防治柑橘黃龍病技術的宣傳工作。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開展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研發、試點等工作,為貢柑產業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簡介:黃應宗,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經濟作物栽培技術推廣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