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蓮慧
村級財務管理既是農村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又是農村中存在的一個最敏感的難點問題,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為確實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保障群眾自身利益,筆者就農村財務存在的問題及重點措施進行著中探討,以供讀者參考。
一、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財務管理制度執行不嚴, 賬務處理不及時。收支不按期報結,每年只報賬3、4次,有的村甚至09的賬至今也沒報。
2.農村財務監督乏力 ,民主理財監督不到位。干部指定替代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的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民主理財形同虛設,不按審批權限開展財務審批活動,有的村民主理財公章直接在會計人員手中。
3.農村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現實中不少村莊的財務收支大多是村支書或村長一個人審批,往往一個人說了算,“獨攬大權”。由于缺乏對村干部有效約束的機制, 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濫用職權,牟取私利。個別村干部對村資產自行變賣處置,造成了干群關系緊張,影響了社會穩定,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進步。
4.農村財務管理公開化、透明化程度較低、公開欄內容不完整。在農村, 村級財務管理公開質量不高,透明化程度較低,突出表現在:不是定期公開村財務收支情況, 而是隨意地偶爾公開;且大多未對重點的、與群眾密切相關的賬務逐筆逐項公開;有的村公開電話費用及其他費用未進行詳細注明,每個榜標題上填寫月份或季度處不能空白,不得涂改。有的公開榜沒有合計數及三章不齊全。
5.財務管理中執行財務制度不嚴。近些年來,農村涉及財務管理的違法亂紀案件增多,財務制度執行不嚴甚至在一些村形同虛設的情況屢見不鮮:集體資產處理等重大經濟活動和經濟合同訂立等先斬后奏或違規操作,嚴重擾亂了農村的經濟秩序。
6.會計核算不規范,基礎工作不扎實。其主要表現為:有的財產早已賣掉或報廢,但在賬面沒作任何處理,個別干部還打著借用的幌子長期占用集體資產,這都造成了賬實不符的嚴重后果。
7.有的村村財務人員素質低, 會計業務水平不高。目前,個別村財務會計人員都沒有經過系統的財務專業方面的知識學習和相關崗位培訓,他們大多只能記記簡單的流水賬,很難滿足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要求。
二、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搞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維護農村穩定的基石。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1.確保人員和經費。村帳鄉代管工作能否順利進行,會計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員的素質是關鍵,主要應具備政治和業務二方面的素質。即一要精通農村財務管理和會計的業務;二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不僅要到崗到位,特別是要有秉公辦事的原則性。會計核算中心工作人員可以從鄉村兩級比較出萃的會計中選拔,也可以公開向社會公開招聘,爭取把優秀人才招收到會計核算中心來,增強村帳鄉代管的工作力量。工作經費是搞好村帳鄉代管工作的重要基礎,按縣規定采取村籌、鄉(鎮)補的經費籌集辦法,必需的辦公經費和工作人員,特別是總會計的報酬和待遇一定要保證落實。以消除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工作。
2.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鄉政府必須指導村委會根據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制訂的村財務管理及有關規定,制訂和完善符合本村實際、操作性強的財務管理制度,并經本村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報鄉會計核算中心備案。村委會的財務管理制度要有財務收支預決算、開支審批聯章聯簽、帳目定期結報、票據領用管理、印簽保管及使用、現金存款管理、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等主要財務管理制度,做到開支審批定項限額,規定限額外的開支聯章聯簽。財務公開必須內容全面,及時規范,庫存現金做到限額保管,使村級財務管理監督做到有章可循。
3.加強票據管理。要加強收款收據和現金支票的領用管理,村委會使用收款收據和現金支票必須由村報帳員專人辦理領取、登記手續,其他人員一律不得代領。村報帳員每次領取收款收據時,須將前次領去的收款收據存根交還代理會計核銷。同時要加強對開支票據的管理,凡是村委會的各項支出及往來業務都必須有合法的票據。在付款時,除支付農戶誤工費、村干部報酬等個人款項外,其他付款憑證都必須由收款單位開出,并蓋有財政部門監制章和收款單位印章的原始發票或收據。原始付款憑證還必須有詳細的經濟業務內容和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簽字等必備內容。凡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開支票據一律不得入帳,否則,誰簽字審批,誰負責;誰付款,誰負責。另外,要嚴格禁止將收款收據和現金支票轉借或替他人開票。
4.嚴格庫存現金限額制度。村委會的現金收入,要做到先存后取,不得擅自留用。使用現金,要建立資金申領審批制度。鄉會計核算中心要定期下村盤查各村出納的庫存現金限額,每季度至少要復查一次,每次帳目結報,都要求村報帳員將收款收據居存根一同帶來,核查其現金存量情況。同時,要加強帳外查詢和監督,防止集體資金外循環;嚴禁私設小金庫,一經發現,要嚴肅查處。
5.真正發揮村財務民主監督小組的作用。一是明確村財務民主監督小組的職能。村財務民主監督小組的工作職能和職責可在財務制度的制訂中加以明確,并經村民代表會議授權,以便依法依章對村級財務行使監督職權。村民主監督小組要認真聽取全體村民對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村委會反映,監督村級財務收支及財務公開情況。二是要有具體、民主理財的形式,并規范民主理財的程序。三是要明確農村財務民主監督的責任。民主管理小組是村級財務活動的監督機構,要切實履行好廣大村民賦予的監督職能。通情達理,秉公辦事,既要對廣大村民負責,又要實事求是,正直公道,依法監督,嚴守財政紀律,要在村黨支部領導下,代表群眾民主理財。
6.加強農村承包合同管理。村委會必須加強農業合同管理,各業承包、土地承包都必須辦理合同手續,合同簽訂必須規范,標的要清楚,期限要明確,責任要分清,做到條款完整,內容合法,并經鄉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機構鑒證。村委會的大額承包上交款必須以現金繳款單解入信用社帳戶,結算兌現必須及時。
7.提高村級財務管理、操作人員的業務思想素質。搞好會計核算中心代理會計、村報帳員及村財務民主監督小組成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政策和業務水平,提高管理監督的質量和效果。
總之,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完善有助于完善農村的財務管理制度,為農村財務監督規范提供借鑒;有助于緩解農村干群關系,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如何采取村級財務管理新模式以確保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民主化,從根本上破解這一難題,直接影響著農村社會穩定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思索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