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海成
摘 要:甘蔗是生產糖類的主要作料之一,但在我國甘蔗的生產中,低產一直是制約其生產的主要原因。如何進行有效的甘蔗生產,提高甘蔗的單產,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種植中積累一些經驗,在實際甘蔗種植中遇到問題如何避免,以及在甘蔗種植時哪些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畝產,在文中給出了一些解答。
關鍵詞:旱地;甘蔗;高產栽培
我國的甘蔗種植主要在旱地,但旱地在生產條件方面較差,制約著甘蔗的生產。如何進行優良的栽培,一直是困擾著蔗農們的問題。在他們的不斷實踐中,對于這一問題有了解答,并發明了一些技術來提高甘蔗的產量。
一、我國旱地甘蔗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旱地甘蔗的單產一直不高,這與旱地的生產條件有關。旱地的土壤貧瘠,水分條件差,抗旱能力弱,溫度低。甘蔗在種植后萌芽慢,萌芽率低,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而且有效的生長期短,管理粗放,機械化程度低,使得旱地種植一直處于低產的境地。另一方面,它們多種植在坡地和山地,不利于提高單產。
二、旱地甘蔗高產的技術
1.深耕深松
甘蔗需要的生長期長,對土壤環境要求比較高,深耕深松為甘蔗的生產提供一個深、松、軟的環境,提高旱地的蓄水和保肥的能力。深耕深松技術就是要改變旱地種植原有的水分條件和土壤肥力,使甘蔗生產時耐旱,減少水土流失。這也是對土壤的一種改造。
另一方面,在甘蔗種植時,可以實行輪休制度。每年在不同的耕地進行種植,與其他作物進行輪休,提高土壤肥力。
2.良種種植
甘蔗選種是高產的基礎,不同的品種對生產條件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產量和優缺點。在選種時要慎重,一個品種在一個地方生產好,另一個地方也可能出現低產的情況,所以要結合不同的生產條件進行選擇。比如新臺糖22號的綜合性比較好,一般是高糖、中熟、中大莖,不易抽穗,單產一般在5到7頓/畝,高產時可達10頓/畝。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原料蔗易變質,宿根性差。再比如粵糖60號是一個畝產量比較高的新品種,它的平均畝產約7.13噸,單產糖量為1.136噸,高產高糖早熟。桂糖11號抗旱性較強,抗倒伏性,蔗莖表皮緊密,播種后很少霉變。在旱地甘蔗種植中,要注重選育優良的甘蔗品種,做好推廣試驗的工作。
3.地膜覆蓋技術
因為旱地甘蔗種植水分條件不好,溫度低,生長期短,所以要進行地膜覆蓋技術的推廣。經過相關試點發現,有地膜覆蓋的旱地甘蔗種植比露地的甘蔗增產了15%到28.8%,每畝增產1噸多,蔗糖含量明顯提高。在這一試點中就可以看出地膜覆蓋的重要性,這對于土壤環境是一種改變。
地膜覆蓋這一技術是對太陽光熱的利用,使得光熱在土壤和薄膜之間形成一個循環,好比創設了一個溫室效應。在地膜中,種植時的溫度增高,溫差減小,而且土壤中的水分得以保持,改變了旱地甘蔗的生產環境,這也是對甘蔗根部的一種有效保護。
4.灌溉節水技術
甘蔗葉面較大,植株大,生長期長,對于水分的要求是很大的。但在實際種植時,因為是在旱地種植,所以這一條件不能很好的滿足。因此,在種植時,要注重灌溉節水技術的應用。現有的蔗地灌溉一般是滴灌、噴灌和溝灌。在甘蔗種植時要學會對滴灌技術的應用,這是比較科學有效的灌溉措施。在深溝覆淺土進行種植時,可以沿溝鋪設滴管,在第一次進行灌溉時需要2000kg左右的水。其后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甘蔗的生產情況、土壤的濕度等各種因素來進行滴灌,提高甘蔗的畝產,實現雙高的甘蔗栽培。
同時,可以在種植前浸種。這可以提高甘蔗的萌芽率,也是對種苗吸水能力的提高,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浸種一般有藥劑浸種、清水浸種、石灰水浸種。它們的浸種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在種苗浸種消毒后,水分吸足就開始下種,將蔗溝淋濕,用含有有機肥的淺土覆蓋,完成地膜的保護。
5.肥料的選擇
在種植時施加化肥,是對土壤肥力進行改造的一種方式。目前種植一般都是選用有機肥,但在肥料的選擇上要遵循一定的比例。旱地甘蔗種植在選用化肥時,要進行增磷補鉀,在施肥時要學會深施,并要對土雜肥料進行利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據實際調查發現,甘蔗對氮、磷、鉀的需求比較大,而且品種、氣候條件、生產條件、耕作方式等條件的不同,使得它們對這些元素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施肥時,在4到6片葉子中,每畝可用普鈣50kg,尿素20kg,硫酸鉀肥20kg,用小培土覆蓋;當進入到拔苗季節的時候,只需要再施40kg的肥料,并配合大培土,就完成了施肥,這也提高了肥料的使用率。
6.防治病蟲害
在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時,預防為主,進行綜合的防治,這在甘蔗生長的每個時期都要進行。及早發現病蟲,并在初期對其進行治理,控制病蟲發生的流行。在每年5月低6月始,一些幼蟲和成蟲活動頻繁起來。這時可結合甘蔗的培土進行治理,多種藥劑配合使用,散于甘蔗根部并覆土。一般用的藥劑有丁硫克百威、殺蟲雙、毒死蜱、巴丹等。這一季節許多的雜草種子也快速生長,吸收著甘蔗的養分。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可以用可濕性粉劑、莠去津膠懸劑等除草劑來解決雜草的生長。
在6月到7月時,也有一些病蟲開始生長,這時要使用的藥劑與之前是不同的。在藥劑使用時要進行全田的均勻噴霧,藥劑的用量在使用上比較大。而且不同病蟲的防治也有時間的區別。
9月份開始防治甘蔗棉蚜蟲,一般要防治兩到三次,用抗蚜威或者菊酯類藥劑,直到收獲前一個月左右停止用藥。因為病蟲害的生長是在甘蔗的生長期,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一直進行防治,確保甘蔗的健康生長。
三、結語
甘蔗是一個重要的糖類作物,但它的低產一直制約其生產。在實踐中如何提高甘蔗的單產,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問題。很多蔗農在實踐中總結出了經驗,并發現了一些技術來提高甘蔗的畝產,這給我們實際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參考。如何進行科學、經濟的甘蔗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都是甘蔗種植實現高產要考慮的內容。
參考文獻:
[1]農生平.旱地甘蔗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廣東科技,2014,08: 163+156.
[2]吳垠.旱地甘蔗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06:162+246.
[3]丁春華,饒世剛.旱地甘蔗高產高糖技術的探討[J].廣西糖業,2014,03:3-6.
[4]薛晶,楊曉麗,張會華.旱地甘蔗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糖料,2012,0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