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智慧,王 昌,張 巍
(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專業認證視角下的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建設研究
孟智慧,王 昌,張 巍
(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是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需要通過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以培養本專業學生良好的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來適應工程認證標準的要求,專業建設向有地方特色的寬口徑教育方向發展。即采用成果導向教育模式構建一體化的課程群教學體系和整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加快精品課程與重點課程的建設進度、重構多層次、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新體系、構建有堅實工程背景的優秀教學團隊,塔建優質信息化教學交流平臺。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改革
成果導向教育(OBE)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這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其強調的問題是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為什么要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2016年,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華盛頓協議》各成員國大多數采取"成果導向"之認證標準,即將學生表現作為教學成果的評量依據,并以促進專業持續改進作為認證的最終目標。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工程教育改革教學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包括工程熱力學、化工原理、流體力學與粉體力學、液壓與氣動技術和過程流體機械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傳統的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的內容自成體系,忽略學科間的關聯,各門課程之間缺少必要聯系,使得內容交叉及知識點銜接暢問題。以工程教育為目標,研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對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各項要求,作為專業教學體系中的核心主干課程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新課程群建設已勢在必行。
將課程群內部各個離散知識點進行全面整合,構建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教學計劃和項目案例設計。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整理課程群中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具體體現,對交叉知識點進行融合。涉及到"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的模塊,教學計劃進行協同編制,系統貫通知識點,運用創新式、啟發式、項目案例等教學模式,并借助我校各個專業實踐教學平臺,以及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多層次專業能力培養平臺加大綜合性實踐的教學力度。
2.1 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多重轉變, 建立電子教案(例如教學筆記、動畫演示、多媒體課件、混合課、等),進行網絡教學綜合平臺資源的維護,便于學生進行在線學習;通過課堂多媒體教學、網上在線學習等手段,方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和消化;采用創新式、啟發式、項目案例等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參與性。定期開展課堂大討論、學生輪流當小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2.2 建立著眼于全面科學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多元化考核機制
在課程評價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強化知識在實踐應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考核,確保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的達成,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在考核過程中,避免只看結果,不注重過程,考核學生實際能力、全面考核、過程考核等;對課程達成度進行評價,建立雙向式、溝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饋機制,進一步發揮考核促進教與學的作用。
2.3 規范化制度化的課程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程建設水平直接影響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通過課程建設可以推動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等。學校把課程建設與改革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源動力。本校依據各專業辦學實踐中的課程建設經驗,制定了校級重點課程建設的規劃,通過重點課程的建設,來提升全校課程的整體水平。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享受優質教學資源,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專業以“過程流體機械”重點課程建設為抓手,能夠集中優勢力量加以突破,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爭取實現到精品課程的跨越,積累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再開展其他課程建設。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搭建多層次專業能力培養平臺,充分利用現有專業實訓中心,校外實習基地以及校內網絡多媒體實習平臺和面向工程實踐的軟件等,開展創新設計的活動,開創“觀摩學”、“動手學”相結合的實習新模式;建設大學生創新素質與技能開發平臺和建設企業綜合專業實訓和實踐平臺。
通過引進、進修途徑,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培育科研教學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專職教師隊伍;安排教師到企業中進行"掛職鍛煉"來補充工程實踐和培養工程意識;引進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背景的教師; 創造條件外聘企業技術人員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定期開設講座搭建學校與企業溝通的橋梁。通過這些途徑,使教師的工程教育觀念增強實踐應用性,教師的教學方式從轉變到工程觀念以綜合應用為主,突出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實施“雙導師制”,打造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在師生互動及資源共享方面,采用網絡教學綜合平臺構建高校信息化資源共享平臺,該教學平臺主要內容包括課程學習和教學資源等。課程學習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課程通知、答疑討論、課程問卷、學習筆記、研究型教學、課程作業、試題試卷庫,在線測試、常見問題和播課單元。教學資源主要包括學習單元、多媒體教學課件、視頻講解、工程錄像、電子掛圖、教學動畫、教學案例、習題作業、實訓指導、電子教材、文獻資料、名詞術語、模擬實訓、學生作品、試題試卷、拓展資源等。
教師利用該平臺可以上進行線上線下教學;而學生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網上學習,可以帶著問題在課堂上聽教師的總結或者提問,授課效果更好。
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建設與實踐,以“點”帶“面”,打破原有課程間的僵化界限,突出課程專業知識核心,強化課程間的有機聯系,理順相互銜接,構建整體化全局化的課程群體系,提高了總體教學效果。
課程群教學以成果導向為導向,融入了工程認證標準的項目化案例,課程標準,創建了學生過程裝備創新的實踐平臺,轉變了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思路,實現了從“以教論學”到“以學論教”以學論教的轉變,體現了煤化工過程裝備的特色,為培養學生更好地適應地區經濟的發展和需求,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尋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的教學體系,能夠在機械類及相關專業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1] 鄧曉剛,周 雄.“流體傳動與控制”課程群改革初探——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4) :168-170 .
[2] 劉 彬,周 敏,佟春生. OBE視角下的PLC縱向課程群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 , 2016 , 33 (3) :197-201.
[3] 顧佩華,胡文龍,林 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2014 (1) :27-37.
[4] 宋 躍,胡 勝,余熾業,等.基于OBE的嵌入式測控技術課程群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 , 2016 (02):4-6.
[5] 陳 良,郭瑞麗,李江兵.“OBE”模式下的《化工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7 (04) :39-40.
[6] 張小美. 專業認證背景下信號處理課程群建設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7(02) :59-61.
[7] 田 君,鐘守炎,孫振忠.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和“學習產出”(OBE)教學模式的機械設計課程群的建設與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31): :118-120
[8] 宋春芳,崔政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裝備類核心課程群教學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 , 30 (8) :77-78.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ProcessFluidMachineryCourseGroupfromthePerspectiveofProfessionalCertification
MengZhihui,WangChang,ZhangWe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Process fluid machinery course group as the core and main courses of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eaching system, required by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o cultivat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goo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key poin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wide caliber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o loc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 oriented education mode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curriculum group teaching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o speed up the course and key course construction progress, reconstruction of multi-level and ope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uild a solid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teaching quality information exchange tower platform.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process fluid machinery; curriculum group;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2017-09-22
內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工程教育認證培育專業(30734040);內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教改項目(30734052)
孟智慧(1981—),女,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動力機械、流體機械。
G642.0
A
1008-021X(2017)22-0147-02
(本文文獻格式:孟智慧,王昌,張巍.專業認證視角下的過程流體機械課程群建設研究[J].山東化工,2017,46(2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