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提要] 隨著智能制造和工業4.0時代的到來,制造業供應鏈運作模式正發生著巨大變革。寧波擁有大量的實體制造業,對于這些即將步入工業4.0時代的企業來說,與其相匹配的完善的智能物流體系是其迅速滿足未來差異化客戶需求的關鍵,而現有的智能物流體系雖較為發達,但是與智能制造所需求的智能物流體系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過結合國內外學術界對制造業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著眼于當前“互聯網+”以及“工業4.0”背景,針對寧波地區現代物流服務業與“智能制造”的協同發展,希望結合寧波現有智能物流體系,從政策和趨勢方面進行展望。
關鍵詞:智能物流;制造業;協同
基金項目:寧波大紅鷹學院校科研基金項目:“智能制造、工業4.0背景下的寧波現代物流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320161026)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24日
工業4.0時代的制造企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推動式生產,而是借助于當前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從客戶需求開始,按照客戶訂單、客戶化設計,采購、物流、生產計劃到生產的全流程進行的拉動式生產。借助于龐大而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進行信息流與物流的高度智能化流動是工業4.0時代實現上述拉動式生產的重要保障。
一、物流業與制造業產業協同發展相關綜述
制造業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在這方面,國內外學者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鄭麗娟(2014)采用灰色關聯度模型,基于2002~2013年蘇州地區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中相關指標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盛珊珊(2015)從智能制造對供應鏈需求變化的角度對“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環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對物流供應鏈的要求進行了闡述。唐振龍、陳湘青等(2015)認為工業制造業到了工業4.0的智能制造能促使物流業與制造業走向融合。
二、物流業與制造業產業協同發展的必然
隨著信息技術像制造業的全面滲入,可實現對生產要素的高靈活度配置和大規模定制化的生產,從工廠布局、生產流程、企業管理模式以及生產管理方式等進行變革。工業4.0時代的智能物流服務的是工業4.0時代智能化的供應鏈、生產鏈,在工業4.0時代,客戶需求高度個性化、產品創新周期繼續縮短,生產節拍不斷加快,這些不僅僅是智能生產系統本身的問題,更是對整個服務于智能生產供應鏈的物流系統提出的挑戰。與此同時,業務流程、物料供應鏈由傳統的企業內部為主的鏈接發展為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上下游高效供應鏈為紐帶、以企業之間的智能物流為支撐的虛擬制造體系。從物流與生產制造業的關系來看,在智能制造框架下,智能物流是實現從客戶到智能制造工廠環境的關鍵,也是構建整個智能工廠的基石,具體而言包括從智能采購物流、智能生產物流以及智能銷售物流等不同的物流作業環節。
從生產物料周轉單元來看,智能物流系統需要具備既有自助管理本單元庫存的能力,又有具備與該供應鏈上下游作業實現自動庫存報告與動態更新的能力,實現單個生產流程對庫存的智能化控制。在這方面,德國物流研究院早在2011年就自主研發了inBin智能周轉箱技術,并且通過該周轉箱技術實現了對企業整個生產、運輸系統的主動控制,使得運輸系統能自動地將箱子送達對應目的地。
三、工業4.0時代寧波物流業與制造業發展政策梳理
在全國同類型城市中,寧波在智能物流發展方面起步很早,早在2010年,寧波市就制定發布了《第四方物流平臺業務服務規范》、《第四方物流平臺電子商務交易規范》等12個第四方物流平臺市級地方標準規范,作為全國首創的該領域標準,它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其他專項物流技術,綜合集成各種物流信息,實現互聯共享、融合創新,構建具有優化資源、中樞決策、流程協同、人性化服務的智慧物流協同平臺;并且在2012年,寧波市全面啟動智慧物流標準化建設,市質監局和市發改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寧波市物流行業特色和發展方向,研究形成了《寧波市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圍繞寧波市智慧物流建設實施方案,對智慧物流的定義及其標準化工作的功能特征、任務目標、關鍵措施等進行了詳細闡述,為寧波市智慧物流建設提供了依據,在具體實施方面:寧波市相繼開展了20多項智慧物流標準化試點,涉及平臺服務、集裝箱運輸、危化品運輸、零擔貨運、倉儲管理等物流產業各個領域。其中,既有塑料電子商務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項目,也有交通物流業RFID技術應用、航運交易服務、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服務、集裝箱雙重運輸服務等一批省、市級智慧物流標準化試點項目。
從現有的主要物流體系平臺狀況來看,寧波現有的智能物流服務業主要集中在物流平臺、第四方物流服務和具體的非企業生產物流方面,而針對以企業生產物流為核心鏈接供應鏈上下游的制造業協同發展物流產業及物流服務還較少,但這恰恰是工業4.0時代,制造業鏈接消費者實現按消費者需求完成低成本的拉動式生產的關鍵之一。
四、工業4.0時代寧波物流業與制造業發展展望
寧波物流業要更好地服務于制造業,在現有物流體系基礎上還需要更進一步切合寧波產業發展需要,做好慈溪家電、余姚塑料以及新興材料產業為代表的產業鏈物流智能化升級服務。
首先,可以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政策、資金等資源的調動進行科技資源的集聚,通過以智能化供應鏈為核心的創新鏈條驅動,圍繞傳統優勢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條,以創新鏈為引導,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擁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傳統企業集聚優勢資源加速發展,從而實現現有產業物流供應鏈上的跨越式發展;最后實現帶動整個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物流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基礎是制造業要先具備實現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基礎,占領制造業高端的恰恰又是被稱作“國之重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因此要占領制造業制高點必須著眼于企業智能制造所需的包括智能物流在內的資源的獲得;把握智能制造發展特點和規律,整合現有的寧波智能物流、平臺標準,借鑒國內外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智能裝備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標準建設的工作思路和組織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建設。
最后,通過“制造+服務”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價值鏈控制力。當前,從國內制造業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制造業服務化是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全球價值鏈中的主要增值點,也是提升價值鏈控制力的焦點,因此寧波發展“智能制造”的高端制造業也應考慮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通過“服務”和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鄭麗娟.灰色關聯模型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實證研究——基于蘇州地區行業面板數據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11.
[2]盛珊珊,邱伏生.滿足智能制造要求的物流供應鏈建設研究[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5.12.
[3]唐振龍,陳湘青,王衛潔,關秋燕.工業化演進與制造業物流發展及對佛山的啟示[J].中外企業家,2015.12.
[4]鄧良.中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實證分析——基于經濟轉型期行業面板數據分析的視角[J].中國流通經濟,2013.27.7.
[5]趙英霞,田秀杰.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東北地區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3.32.23.
[6]王珍珍.我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時空分異探析——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實證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