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學亮 房媛 高爽
摘要 通過大田試驗,設4個施硫水平,研究不同硫肥用量對花生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施硫量為4 kg/667 m2時,花生的產量最高,為357.30 kg/667 m2,產值達到1 786.50元/667 m2,與不施硫肥相比,增產52.87 kg/667 m2,增產率達17.37%。通過肥料效應方程式計算施硫量為3.52 kg/667 m2時,花生增產效果最佳。
關鍵詞 花生;硫肥;農藝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2;S143.71;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010-02
硫被認為是植物的第四大營養元素,僅次于氮、磷、鉀。硫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作物的碳、氮代謝,合成蛋白質每同化15份氮,就需要1份硫[1]。施用硫肥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提高油料作物產量,增強豆科作物固氮能力等[2]。花生對硫的需求量較大,由于硫廣泛存在于含硫化肥和農家肥中,掩蓋了花生對硫的需求。花生適時增施硫肥將產生較好的增產效果[3-4]。
本研究在大田條件下,通過不同硫肥用量對花生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為花生合理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6年4—9月在茌平縣洪官屯鄉小馬村進行,栽培方式為露地栽培,供試土壤為風沙土,0~20 cm土壤肥力狀況:有機質11.95 g/kg,pH值8.2,全氮0.85 g/kg,堿解氮57.2 mg/kg,有效磷(P2O5)19.2 mg/kg,速效鉀(K2O)90 mg/kg,有效硫25.13 mg/kg。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為施用硫磺1 kg/667 m2(S1)、2 kg/667 m2(S2)、4 kg/667 m2(S4)、6 kg/667 m2(S6),以不施硫肥作對照(CK);各處理除硫肥用量不同外,其余肥料用量相同。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20 m2,隨機區組排列[5-6]。選用花生品種為花育25,行距30 cm,穴距20 cm,每穴播2粒,種植密度為1萬穴/667 m2。硫肥用硫磺,播前基施氯化鉀型復混肥(16-10-18≥44%)60 kg/667 m2;土雜肥3 000 kg/667 m2,硫磺與復混肥混合均勻后撒施,然后翻耕入土。4月28日整地施肥,4月29日播種,9月15日進行收獲測產。
1.3 測定內容及方法
調查記載花生全生育期情況,收獲時小區單收計產,并在每小區取樣20株考察主莖高、側枝長、單株果數(單果數、雙果數)等主要農藝性狀。每小區取1 m2待室內晾干進行稱重測產。采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硫肥用量對花生農藝性狀的影響
主莖高和側枝長是反映花生植株性狀的主要指標。根據田間觀察,施硫肥的處理,花生長勢旺盛,分枝多,葉色濃綠,葉片厚、有光澤,植株較為粗壯。
由表1可以看出,與CK相比,處理S1、S2花生的主莖高、側枝長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處理S1較CK主莖高增加了0.2 cm,側枝長增加了0.4 cm;處理S2較CK主莖高增加了0.9 cm,側枝長增加了1.2 cm,初步認為施硫能促進氮素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但是當施硫量≥4 kg/667 m2時,花生的主莖高、側枝長有所下降,單株果數有所增加,可能是花生生長后期從營養生長轉移至生殖生長,有利于花生莢果充實以及避免后期由于營養生長過旺導致倒伏和貪青晚熟。與處理S4相比,處理S6的主莖高、側枝長和單株果數都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硫含量過高抑制了植株的光合速率,花生的植株生長受到抑制。處理S4的單株果數高于其他處理。
2.2 不同硫肥用量對花生產量的影響
施用硫肥能顯著增加花生產量(表2),但增幅不同。處理S1較CK增產27.63 kg/667 m2,增幅為9.08%,處理S2較CK增產45.87 kg/667 m2,增幅為15.07%,處理S4較CK增產52.87 kg/667 m2,增幅為17.37%,處理S6較CK增產28.40 kg/667 m2,增幅為9.33%。隨著施硫量的增加,花生產量呈遞增趨勢,但是當施硫量增加到6 kg/667 m2時,花生產量又有所降低。處理S4產量最高,達到357.30 kg/667 m2。
對上述小區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經方差分析(表3),處理間F=5.260 3>F0.05=3.838,說明花生加施硫肥對產量影響顯著。
對各處理產量采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并用字母法表示差異顯著性。由表4可知,處理S4與處理S2、S6、S1之間差異不顯著,處理S4與CK差異極顯著。處理S2與CK差異極顯著。說明適量增施硫肥能顯著提高花生產量。
2.3 花生施硫量的確定
對每個處理的施硫量和產量進行回歸統計整理,結果見表5。利用統計軟件對表5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6。
由統計分析結果得出該肥料效應一元二次方程式為:
Y=-4.401 6X2+30.974X+305.02(R2=0.998 2)
對上述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檢驗,P=0.018 07<0.05,說明該回歸方程真實存在,并能用該方程描述當地養分條件下硫的肥料效應(表7)。
利用肥料效應方程計算施硫量Smax=-30.974/[2*(-4.401 6)]=3.52(kg/667 m2)。
2.4 投入產出比
通過實際計產,花生按前3年市場平均價格5.0元/kg、硫磺價格按2.0元/kg計,可以看出,施硫肥4 kg/667 m2的處理S4花生產量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產量達到357.30 kg/667 m2,產值達到1 786.50元/667 m2,較CK增加經濟效益264.35元/667 m2,投入產出比為1.00∶8.50(表8)。
3 結論
本研究通過大田試驗得出,增施硫肥能促進花生植株生長,提高主莖高和側枝長,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當施硫量在一定范圍內(0~2 kg/667 m2)時,主莖高和側枝長隨施硫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當施硫量為4 kg/667 m2時,花生的主莖高、側枝長又有所下降,但產量最高,為357.30 kg/667 m2,產值達到1 786.50元/667 m2,與不施硫肥相比,增產52.87 kg/667 m2,增產率達17.37%,增加經濟效益264.35元/667 m2。
通過試驗得出硫肥效應一元二次方程式為:Y=-4.401 6 X2+30.974X+305.02(R2=0.998 2),經計算施硫量為3.52 kg/667 m2增產效果最佳。建議大田花生施硫量為3.52 kg/667 m2。
4 參考文獻
[1] 黃美玲.花生施用不同種類硫肥的效應[J].江西農業學報,2005,17(3):92-94.
[2] 劉小三,葉川,余喜初,等.硫肥在大豆、花生上施用效果試驗[J].江西農業學報,2006,18(4):44.
[3] 黃恒掌,何天春.硫肥對花生生長性狀及產量的影響試驗[J].廣西農學報,2002(3):l5-16.
[4] 張多殊,郭勇,孫仲永,等.硫肥和鉬鋅微肥對花生的效應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1):135.
[5] 王媛媛,張佳蕾,張鳳,等.硫肥不同用量對花生氮代謝的影響[J].花生學報,2013,42(1):12-17.
[6] 黃恒掌,何天春.硫肥對花生生產性狀及產量的影響試驗[J].廣西農學報,200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