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渝
摘要 介紹了重慶地區蔬菜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方法,包括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土方防治,此5種方法相結合并靈活應用,可以有效防控蔬菜病蟲害,使之達到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
關鍵詞 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方法;重慶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115-02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蔬菜消費量占總消費量的比例越來越大,蔬菜種植面積也迅速擴大。重慶蔬菜種植大多分布在淺丘河谷和高山無公害蔬菜種植區,存在高溫高濕、冬干春旱、梅雨、霧多等氣候特征,常年蔬菜病蟲害發生較重。受不合理施用化肥、農藥等的影響,蔬菜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和農藥殘留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筆者在重慶市江津區龍華鎮的偉榮農業公司、財燎蔬菜專業合作社等無公害蔬菜基地調研、指導時,常常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土方防治和化學防治等5種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能有效防控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和危害,達到綠色、無公害蔬菜標準。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的天敵、昆蟲致病菌、農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劑等控制蔬菜病蟲危害。目前,菜田生物防治多使用生物農藥和抗生素[1]。
1.1 使用植物源殺蟲劑
利用作物殺蟲效果好,如煙堿、印楝素等可防治菜青蟲、蚜蟲、紅蜘蛛等多種蔬菜害蟲。
1.2 保護利用天敵
利用菜田害蟲的寄生性天敵和捕食性天敵控制蔬菜害蟲。捕食性天敵有蜘蛛、瓢蟲、草蛉、捕食螨等,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2];寄生性天敵有赤眼蜂(防治菜青蟲、棉鈴蟲)和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
1.3 使用細菌、病毒、抗生素
以菌治蟲、以菌治菌是目前蔬菜生產上常用的一種生物防治技術。如阿維菌素(蟲螨克)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的幼蟲;農用鏈霉素對蔬菜角斑病、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的防效較佳;瀏陽霉素對螨類具有較強的觸殺作用[3]。
2 農業防治
2.1 嚴把種子進貨關
蔬菜生產者嚴把種子進貨關,堅決杜絕購買、使用未經檢驗、檢疫、審定的種子。
2.2 選用優良抗(耐)病蟲品種,采用設施栽培
因地制宜地選用“三高一優”品種,即高產、高效、高抗(抗病、抗蟲)、優質蔬菜良種,是預防和減少蔬菜病蟲害最經濟、綠色、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此,應結合各地實際,選用抗(耐)病蟲品種,減輕病蟲危害。采用蔬菜大棚等設施栽培可以明顯減少塵土和預防酸雨,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和酸性物質的產生[4]。
2.3 種子處理和苗床消毒
多數病蟲的傳播途徑都是經過種子、土壤、蔬菜產品及落葉殘體傳播,加強種子、苗床土壤消毒,清理蔬菜落葉殘體并進行深埋,能有效預防苗期病蟲害的發生。目前,主要采用藥液浸種、溫湯浸種、種子包衣等進行種子處理。苗床土壤消毒主要用生石灰和硫磺粉[5]。
2.4 適時播種
調查了解蔬菜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采取適時播種能有效避開其發生危害高峰期,做到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如適時早播可預防大白菜包心不實[6]。
2.5 培育壯苗
采用稀播、假植、育苗盤等多種方式方法培育根多、葉厚、矮健、適齡的壯苗,實行帶土移栽,增強蔬菜幼苗抗病蟲能力。
2.6 合理輪(間)作
蔬菜連作是病蟲害發生、蔓延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有條件的地區,應實行水旱輪作改制、間套混作等耕種模式,以減少病蟲基數,有效地降低蔬菜病蟲害的發生和流行。
2.7 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
深翻炕土,減少病孢子、蟲卵越冬(越夏);增施腐熟有機肥(人畜糞水、灰渣肥等),可增強保水保肥能力,改良土壤結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7]。
2.8 改進栽培方式,加強田間管理
重慶地區由于雨多(梅雨)、霧多,田間、空氣濕度大,故實行深溝高廂,降低田間水位,采用寬行窄株栽培,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病蟲基數,切實減輕病蟲發生。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破壞病蟲越冬(越夏)場所[8-9]。
2.9 嫁接防病
嫁接蔬菜不僅可以有效預防土傳病害,而且根系發達,長勢旺,抗逆力強。例如茄子嫁接可以有效預防黃萎病,瓜類嫁接可以有效預防枯萎病[10-11]。嫁接的關鍵如下:一是選擇適應性好、親和力好、抗病力強、根系發達的砧木;二是選擇產量高、品質好的優良接穗品種。例如把黃瓜嫁接到黑籽南瓜上,能夠有效預防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等病害的發生。
2.10 科學合理施肥
積極推廣平衡施肥和測土配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大力提倡使用蔬菜專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植物抗(耐)病蟲能力。收獲前20 d嚴禁施用化學氮肥。杜絕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12-13]。
3 物理防治
3.1 溫湯浸種和變溫處理
一是溫湯浸種消毒。用55~60 ℃的熱水(即2份開水兌1份冷水)燙種10~15 min,邊攪拌邊燙種,使其受熱均勻,可有效殺滅種子表面的蟲卵和病菌。二是干熱處理消毒。播前將蔬菜種子在陽光下曬種2~3 d,不僅能夠增強種子萌動活力,而且可以防治枯萎病、霜霉病等多種病害隨種子傳播[14]。
3.2 趨避性
一是掛黃板。利用斑潛蠅、白粉虱、美洲蚜蟲等害蟲的趨黃性,在田間懸掛黃板、黃色粘蟲膠紙或設置黃盆等進行誘殺。二是糖醋液。采用糖醋酒液誘集甜菜夜蛾、甘藍夜蛾等害蟲,效果較好。其配方為:糖、醋、酒、水按3∶4∶1∶2比例配制,并加入少量敵百蟲即可。三是性誘劑。在田間釋放性信息素引誘劑引來雄蟲,將其殺滅。四是燈光誘殺。利用昆蟲較強的趨色、趨光、趨溫、趨聲、趨濕等特性,安裝太陽能殺蟲燈,以降低田間蟲卵量、壓低蟲口基數。該方法對天敵相對安全。
3.3 人工捕捉
利用某些害蟲有群集危害的習性,可以及時采用人工捕捉或采摘卵塊的方法殺滅害蟲,例如斜紋夜蛾的初孵幼蟲等。
3.4 防蟲網隔離
防蟲網耐老化、抗拉力強度大、耐腐蝕、抗熱耐水、無毒無味,使用它不僅可以免除夜蛾科害蟲、小菜蛾、豆野螟、菜青蟲、蚜蟲等的危害,還可以調節地溫、遮光調濕、防霜等[3]。
4 土方防治
4.1 用草木灰治蟲
防治蚜蟲、黃守蟲,可用草木灰150 kg/hm2兌水750 kg/hm2浸泡24 h,將過濾液均勻噴霧。為增強藥效,在草木灰液中加入適量敵百蟲。若蔥、蒜、韭菜受蠅蛆危害,則撒施草木灰450 kg/hm2。
4.2 用紅糖液防治病害
在500 mL清水中溶入紅糖300 g、酵母10 g,置于溫室或大棚內,每天攪拌1次,發酵15~20 d,待其表面出現白膜層后,將此發酵液再加入100 g米醋、100 g燒酒,兌水100 kg,每隔10 d噴1次,連噴4~5次,可有效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和灰霉病。
4.3 用尿洗合劑治菜蚜
用洗衣粉、尿素、水按1∶4∶400的比例制成尿洗合劑溶液,防治菜蚜,殺蟲率超過90%。
5 化學防治
在選擇化學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時,必須做到安全合理用藥,把化學農藥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要認真地貫徹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嚴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殘留等禁用農藥。菜農應該嚴格地遵守農藥安全使用操作規程,正確地選擇農藥品種和掌握農藥施用劑量,提倡交替輪換使用復配農藥,提高噴藥質量,不過量施用農藥,嚴格地執行施藥安全間隔期,保證蔬菜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4]。
6 參考文獻
[1] 崔莉莉.淺談蔬菜病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與無公害蔬菜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5(10):2-3.
[2] 杜桂芹.淺談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7):6.
[3] 張德軍.淺談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5):157-159.
[4] 關松濤.影響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因子的調查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5] 徐婉莉.溫州地區設施栽培蔬菜病蟲害調查及三個主要病蟲害的防治試驗[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
[6] 崔言民.山東省無公害蔬菜生產組織模式比較及優化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7] 侯星田.無農藥殘毒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1):43-44.
[8] 李守仁.山東省蔬菜安全生產管理問題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0.
[9] 郭聰娟.咸陽市無公害蔬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10] 孟祥宇.無公害蔬菜生產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2006(5):29.
[11] 方勇.永康市芋艿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2] 郝永娟.天津市植保技術推廣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
[13] 李俊敏.十字花科蔬菜綜合管理輔助決策和培訓多媒體系統[D].杭州:浙江大學,2005.
[14] 張道順,毛愛軍,王國棟.淺談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山東蔬菜,2004(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