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敏
摘要 在簡單闡述綠色生產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三品一標”發展以來取得的成效,并以綠色生產為視角,提出了積極促進“三品一標”發展的對策,以期為我國農業的安全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綠色生產;三品一標;發展成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277-02
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一直都是對不可再生能源過于依賴,其特點主要表現為投入高、產出高、污染嚴重等,已經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為了促使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推進綠色生產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1]。樅陽縣處于沿江地區,江淮丘陵與沿江平原接合部,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為發展綠色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發展綠色生產可較好地解決目前該縣存在的農產品價格低、銷售難等問題,協調當地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特別在我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綠色生產成為增加樅陽縣農產品出口的重要保障,對當地農業增產、農戶增收、農民增效意義重大。
“三品一標”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綜合起來的簡稱,其發展理念為生態、安全、環保、長期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我國綠色生產的具體表現。“三品一標”不僅關注農產品產量的增加,而且注重協調量、質、效益三者的共同發展,不僅注重農產品的安全生產,還重視保護生態環境。“三品一標”的要求與綠色生產保持一致,是目前以及未來先進農業安全生產的具體要求,在我國綠色生產中取得的成效較為顯著[3]。
1 綠色生產概述
綠色生產,簡單來說就是以節約能源、減少消耗、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為目標,以減少原材料投入、降低農藥殘留等為主要特征,生產上采取標準化模式,積極發展生態、高效、優質農業,其發展可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其具體內涵:堅持現代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目的地對農業生產的全部環節進行規劃、組織,改變以前僅在生產的末端采取控制措施的傳統模式,做到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全程控制,在增加農業產出的基礎上,實現高效利用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目標。
通過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進行對比,綠色生產具有以下4個特點[4]:一是整個生產過程實現標準化。以前農業生產模式管理粗放,沒有具體標準,科技含量低,而且在農業生產中隨意使用農業投入品,產出的農產品質量也不高。綠色生產要求將先進、成熟的技術作為標準引入到農業生產中推廣應用,實現科技成果向實際生產轉化,取得最佳效益。二是終端產品實現優質化。我國農業生產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注重農產品產量的提高,對品質不夠重視,有一些安全意識不強的生產者違規濫用農業投入品,甚至是國家禁止的毒性大、殘留高的農藥,造成一些農產品中有害物質超標,不利于人體健康。綠色生產引入先進生產技術,充分利用資源,在追求農產品數量的同時注重提高其品質,保證終端產品的優質化,以滿足綠色消費。三是綜合效益實現了最大化。綠色生產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是一種先進的生產模式,其最終目標是追求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四是發展的方式實現可持續化。綠色生產作為一種先進的符合生產力要求的生產方式,比較注重對資源的合理開發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不濫用農業投入品的基礎上,注重生物能量的自然轉移,盡量降低能量轉移過程中的損失,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2 “三品一標”發展取得的成效
2.1 有效保護了農業生產環境
“三品一標”生產對生態環境要求較高,首先要監測產地的環境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在生產中嚴格按照生態學的要求,防治病蟲害時盡量先使用對環境污染小的生物、物理等方法,避免或者盡量減少藥劑、化肥等化學投入品的使用。我國自推行“三品一標”綠色生產方式以來,中國超過70萬km2的農田、水域等得到定期監測、保護,其中在耕地面積中,種植業占比達到50%左右,明顯降低了農業生產基地土壤中農藥及化肥等投入品的殘留量。
2.2 提高了生產者的意識
通過“三品一標”的認證,大部分生產者對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表明“三品一標”可提高生產者綠色生產的意識。
2.3 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
“三品一標”發展的重點即為產品生產實現標準化、組織化、規模化以及產業化等,通過采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建設大批的標準化農業園區等,在此基礎上發揮品牌效應,培育適應當前發展需求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家庭農場等。實現組織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使農業生產方式由落后的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模式逐漸向具有集約型特點的現代農業轉變。
2.4 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
實行“三品一標”后,通過監測產地環境、控制使用農業投入品等具體措施,可以將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予以及時糾正,保證了農產品的安全。通過認證符合要求并登記的“三品一標”產品均有較好的品質,在每年的質量抽檢中平均合格率超過98%。
3 促進“三品一標”發展的對策
3.1 擴大生產規模
為了發揮“三品一標”的示范效果,要求產地的規模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國“三品一標”產品經過發展,產地已經初具規模,但與達到綠色生產的目標還存在不少差距。因此,“三品一標”的發展需要嚴格按照綠色生產的目標,不斷地挖掘其發展的潛力,逐步實現穩步增長。
3.2 加強生產過程的控制
認證“三品一標”產品,并不僅僅是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認證,最重要的是對其生產的整個過程是否按照標準化生產以及實現標準化的程度作出評價,對生產過程的規范性較為重視,是符合當前農產品安全生產實際的管理模式。未來“三品一標”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加強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控制,包括強化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的監控、提高相關主體實行標準化及安全化生產的意識、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強化認證后產品的監管工作等,保證終端產品的安全性。
3.3 推廣應用先進新技術
為促進農產品的安全生產、提高其品質,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有在生產中多推廣應用新技術,才能使資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首先積極應用關于農作物產地污染防控、修復等方面的新技術,如過度使用農藥、化肥,隨意濫排畜禽糞便,隨意堆放農業廢棄物、不能合理地處理好生活垃圾等。其次,在農業生產中,可推廣一些對環境無明顯影響的農業投入品,摒棄毒性大、殘留高的藥劑,多使用生物藥劑,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再次,多應用質量控制方面的新技術,包括從最開始的農產品生產過程一直到上市后的銷售環節,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4 參考文獻
[1] 錢付舟.樅陽縣綠色食品生產現狀、發展思路和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02,8(4):26.
[2] 朱繼江,王孝忠.對“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路徑探析[J].湖南農機,2013(9):20-22.
[3] 李慶江,廖超子,劉建華,等.綠色生產視角下的“三品一標”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35(5):30-31.
[4] 劉學鋒.關于加快推進我國“三品一標”事業發展的研究與思考[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5,21(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