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霞+韓愛君
摘要:德育教育內容包括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組織紀律、社會公德等。在德育教育的整個過程中,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重視實踐,并且要反復進行。當前,德育教育成是新時期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與教學工作者進行訪談,并且結合多年的工作和實踐經驗,對體育課中如何有效地將德育教育做好,滲透給每一位學生,為實現體育教育與德育的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提供了相關理論依據。
關鍵詞:循序漸進 文獻資料 訪談 經驗 理論依據
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的同時,要求我國青少年能夠具備較高的思想覺悟,以及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也同步提高。以前,大多數學校注重學生在素質教育方面的培養,但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明白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體育課作為學校教學科目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將德育加入到體育教學中進行傳授,因為它擔負提高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任務。所以,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階段性的向學生傳授思想品德教育,讓德育在體育課上,以一種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想要在體育課上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這就要求教師們通過學生的日常行為,分析出學生的心理特征、道德現狀和品德認知,并探索和創造出符合當代人特點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在體育的教學中,注重品德教育,這不僅是完成了體育教學任務,也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也是符合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一代祖國接班人的需要。
一、現階段體育教學特點
(一)教材內容豐富
體育教學種類很多,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有多種選擇,一般分為跑步、跳高、跳遠、做游戲、簡單的武術活動等;分別對學生的速度、敏捷、力量、技巧等方面進行培養。
(二)體育教學具有復雜性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著差異,體能上有好有壞,并且心理特征也各有不同。所以,每個學生表現的行為也不同,對體育運動的偏好也因人而異,這加大了體育教學的復雜性。
(三)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
體育教學有很多方式和方法,比較常規的是“形象、競爭、游戲、音樂”四項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將思想品德教育、身體素質訓練和三基教學加入體育活動之中,讓體育課程的安排更滿足兒童和青少年在各階段的身心發展的需要。這些方法具有直接、操作簡單等的特點,也符合心理和生理特征,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合理運用,將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四)體育運動具有競爭性和團體性
體育運動的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是競爭性,它貫穿在體育教學始終。通過體育運動中的競爭環節,就可以看出每個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以及行動生的不同點。在此之外,團體性也是體育運動較為明顯的特點。這兩種性質會讓集體主義精神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形成,這種精神所產生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也就是平常人所認知的道德規范,這種道德規范的形成,有較強的穩定性,不易改變。所以,體育教學提供了環境和條件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五)體育教學具有效果的直觀性
若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做到堅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會逐漸變強,抗病性也相應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就如此直觀的表現出來。
二、體育教學過程德育的基本形式
(一)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相結合
體育教學包括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應該將體力活動擺在主體地位,而又要讓腦力做主導。所以體育課上的德育工作應該通過對學生思想意識的教育逐漸轉化為行為意識。
(二)抓緊教育工作
體育教學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的身體得到活動和鍛煉,隨著人們意識的提高,希望學生能在體育的學習中也產生思想的變化。身體是意識的先行者,而意識又往往支配著人們的行為活動。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往往會出現思想上的活動,但總是一閃而過,很難發現和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中做到足夠細心,發現問題及時做出引導,抓緊教育工作。尤其是在課上發生的偶然性事件,要及時分辨事情的緣由和好壞,對學生進行生動、具體、細致的德育工作。
(三)嚴格要求
體育教學是一個嚴肅而又嚴格的過程。對學生無論是課上的穿著還是課后的鞏固都要嚴格要求,這樣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好,這種嚴格的要求會讓學生嚴明紀律,形成自己的主流觀念并且提高了身體素質。
(四)嚴格管理
嚴格體育課上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體育老師加強自身的管理,以身作則,另一方面,要嚴格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只有從這兩個方面加強管理,才能是體育課上的德育效果得以突出。
三、體育課德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
(一)滲透在體育課課堂常規教育中,做到有要求,有檢查,有總結
體育教學不僅注重課堂上的常規教育,還要注重向學生教授思想作風、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文明禮貌的過程。在做一些活動是可以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意識到培養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的重要性。如在“捕魚”游戲中,一定要劃定規則,強調在捕“魚”時,所用的“網”不可以破破,不然“魚”不算捕到。而且也要規定"魚"的跑動區域,跑出規定的區域就算被捕,讓同學們在輕松地游戲中,將組織紀律性及集體主義精神得以培養。
(二)滲透于教師的言傳身教
教師自身要起到表率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每一個言行,都會在無意中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學生,成為作為教師最根本的任務。首先,理論基礎知識要扎實,專業技能要過硬,并且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其次,潛心研究教材內容,授課時能夠胸有成竹。上課時,教師要提前到操場,服裝整潔;課中能夠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生一起完成活動。無論什么時候都要精神飽滿的面對學生,樹立好榜樣。
(三)將德育滲透于教材的內容
在體育課生,需要學生學習很多的內容,而在眾多的學習內容中,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活動,因此,可以從游戲著手,將德育滲透其中。而德育最有效的滲透方法式媒體教學,可以在室內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因為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和網絡性的特點,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實踐中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課余訓練的德育滲透
課余訓練只要是要求體育老師帶好學校的田徑隊。所以,在訓練運動員的過程中要講一些成功運動員的訓練經歷,以往的成功事例,激勵隊員克服眼前的困難,培養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刻苦訓練,從而達到學校贏得榮譽,強身健體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是要進行不斷運動的,在運動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生理反應,如疲勞感、肌肉酸痛等,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找準實際進行德育滲透。
四、結語
德育因素存在于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只要教師能夠用心體會,體育就會成為道德教育的一個良好的渠道。實踐證明,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點和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丁澤科.體育課德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J].新課程,2014,(05):69.
[2]李萌.中小學體育德育現狀和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王雪艷.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2.
[4]葛吉生,孟憲欣,戰迅.高校體育課德育工作的反思與探索[J].運動,2016,(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