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軍
摘要:充分重視數學新課改教材內容的探索性、啟發性、開放性和情感教育性價值,構建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終身的學習模式,以便發揮課堂效率,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交流與探討;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123
在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機械傳授,簡單習題化,講授與學生實際脫節等問題,學生被淹沒在大量的重復性模仿練習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只獲得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多在“熟能生巧”的低級學習層次上往返,學生無力發現、探究、歸納、總結,不能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質量,所以在使用效果上大打折扣。這影響了新教材的作用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筆者認為教材既是學生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重要依據,又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載體,就要充分重視教材內容的探索性、啟發性、開放性和情感教育性的價值。
一、教師對新課程的學習與研究
在暑期,有部分教師參加了省市的新課程培訓,開學初學校對數學教師進行了全員培訓,每位教師對新教材內容的布局和編寫意圖做到心中有數,校領導對新課程的實施非常重視,為高一配備了較強的師資隊伍,學校領導到數學組參加新課程的研討活動。
二、新課程下的備課與授課模式
在備課上,學校實行集體備課,認真做到備教材、備學生,注重學生主體,要求每節課都使用教案,其編寫模式:學習目標——知識要點——例題分析——問題探究——鞏固反饋——回顧小結——作業練習;教案要充分挖掘教材,充分體現教學方法,充分聯系生活,體現數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是筆者所在學校非常重視的內容,結合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初步形成了新課程的“三環節”循環教學法,三環節是指:情境創設——探究活動——學生提練,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重視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任何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最終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教師是否能在45分鐘內恰當體現是由教師的教學水平來決定的,在新教材的研究中,上課策略應是重點內容之一,教師應從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如何組織學生討論策略、創設問題情景策略、構建開放性心理策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策略、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策略、提問策略、探索研究性學習方式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真正發揮教師的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讓師生情感進行再體驗,真正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去感悟、去理解、去喜歡屬于他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四、提高新課改前提下數學課堂教學水平的途徑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只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程的目標。
1. 正確定位教師角色,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的角色是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做到: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絕不替代,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教師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在保障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2. 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新課改體現了基礎性、普及性,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并都能夠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因材施教,分層設計目標,分層實施教育,培養出個性豐滿的學生,讓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和興趣,感受成功。新課改前提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只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水平,還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3. 圍繞教學過程和方法,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學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要有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新課改教材也將數學知識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貫穿始終,這是培養教學思想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式。
(1)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概念的建立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常常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新課改給我們開拓了新的思路,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使學生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定理、公式的發現與證明過程
如在講“多邊形的內角和”,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探索N邊形的一個頂點能作多少條對角線;接著提出設疑“受此圖形的啟發,你能計算N邊形的內角和嗎?誰還能發明一種計算N邊形的內角和的方法?”這樣學生會很興奮地以發現者的角色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索中。
(3)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
沒有對常規的挑戰,就沒有創造。而對常規挑戰的第一步,往往就是提出疑問。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內容設計成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更多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考,逐步使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觀點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并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初步掌握建立數學模型和思路和方法。
五、結語
在新課改前提下的教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只有教師真正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穩健地推進課程改革。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
(作者單位:山西省霍州市第二中學 0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