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泉
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阻塞臨床觀察
張明泉
目的 探討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臨床療效。方法 120例呼吸阻塞患兒,按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僅給予化痰、氧療、抗感染、補液等常規治療方法,同時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觀察組在其基礎上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57/60)高于對照組的80.00%(4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8/6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67%(7/60),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療效理想,可顯著改善患兒病情,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小兒呼吸阻塞;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療效
小兒呼吸阻塞為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多因支氣管炎癥或氣管異物堵塞所引起,其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該病病情反復、發病急驟,加之小兒免疫功能較差,嚴重威脅患兒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探索有效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1]。小兒呼吸阻塞的常規治療方法主要有化痰、鎮靜、抗炎、補液,并給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其療效有限,患兒預后不佳[2]。臨床研究指出[3],選擇高效、安全的藥物進行霧化治療是確保療效和改善患兒預后的關鍵。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呼吸阻塞患兒為研究對象,對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臨床療效進行了探討,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阻塞患兒120例,年齡1~12歲,其中男68例,女52例,多因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就診,均符合小兒呼吸道阻塞診斷標準,按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僅給予化痰、氧療、抗感染、補液等常規治療方法,同時采用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令舒,國藥準字H20140475)霧化吸入治療,其中如患兒≤5歲則應用0.5 mg,如>5歲則應用1 mg,2~3次/d,10~15 min/次,共治療1周。觀察組在其基礎上聯合沙丁胺醇(商品名:萬托林,國藥準字H20110457)霧化吸入治療,患兒≤5歲則應用0.25 ml、生理鹽水2 ml,如>5歲則應用0.75 ml、生理鹽水2 ml,2~3次/d,10~15 min/次,均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斷標準[4]顯效:癥狀顯著改善并消失;有效:癥狀有所改善,體征趨于正常;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出現氣促現象4例,煩躁3例,胸悶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8/60);觀察組出現氣促3例,煩躁2例,胸悶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67%(7/60)。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有數據顯示,突發性氣道阻塞多見于3歲以下幼兒,其發病率高達65%[5]。究其病因可能如下:① 因內、外疾病所引起的呼吸道通氣障礙;②呼吸道外的其他因素所致。患兒通常有呼吸頻率異常加速、呼吸節律深度改變、肋間外肌運動顯著加強等臨床表征,部分患兒可出現高血壓、右心衰竭、肺動脈高壓等疾病,甚至導致其終身殘疾[6-8]。此外,呼吸阻塞患兒的呼吸節奏會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其心臟功能,甚至引發嚴重的呼吸衰竭,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探討安全、有效的治療該病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受幼兒體質、免疫功能較差等因素影響,臨床上多采用第二代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和鼻內縮血管藥物等療法進行治療,以改善氣道阻塞,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9,10]。
布地奈德是一種可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其局部抗炎和抗感染作用強且有一定的選擇性,可通過抑制過敏性介質的分泌和移動減輕水腫與炎性滲出,并通過抑制性作用降低支氣管反應靈敏度,并獲得理想療效。沙丁胺醇屬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其可作用于β2腎上腺素受體,并能促進纖毛運動,抑制炎性介質釋放,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痙攣,使呼吸道保持通暢[11-13]。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可互補協調,其中前者可有效作用于炎癥細胞,并避免β2受體激動性下調;而后者則可作用于平滑肌細胞,并通過細胞內的生物化學級聯反應促使無活性的GR被磷酸化,增強布地奈德活性[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57/60)高于對照組的80.00%(4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8/6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67%(7/60),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可有效消除呼吸阻塞患兒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其病情,采用上述方案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小兒呼吸阻塞的病因復雜,病情較嚴重,采用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可使藥物直達靶器官,確保藥液有效沉著,提高療效,有效控制癥狀,同時藥物劑量較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良反應,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1]楊慧婷.沙丁胺醇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臨床效果觀察.吉林醫學,2015(18):4115-4116.
[2]熊維,錢柯.90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臨床診治.重慶醫學,2015,44(22):3118-3119.
[3]顧詠梅.沙丁胺醇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臨床觀察.中國醫藥科學,2014,11(21):85-87.
[4]謝凡,胡克.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哮喘療效的Meta分析.重慶醫學,2015,44(3):349-352.
[5]喻王沁,宋德胤.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AECOPD的療效及對肺功能相關指標的影響.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7):38-40.
[6]翟章偉.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中國醫學工程,2014(6):61.
[7]盧暉.探討沙丁胺醇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臨床效果觀察.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2015(11):31.
[8]普含信,田杰.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沐舒坦聯合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觀察.臨床醫學,2009,29(11):36-37.
[9]賀榮芳.布地奈德聯合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86例臨床觀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4):257-258.
[10]徐少玲.沙丁胺醇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5):59.
[11]昭乾.沙丁胺醇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398例的臨床效果觀察.醫學信息,2014,27(14):508-509.
[12]謝靜芳,王雙樂,黃映芳,等.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與護理.現代臨床護理,2005,4(5):35-37.
[13]陶榮華.沙丁胺醇氧驅動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的臨床效果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82):83-84.
[14]巴哈提古麗·熱阿甫.沙丁胺醇壓縮霧化治療小兒呼吸阻塞臨床分析.心理醫生月刊,2012(10):483-484.
[15]張杰.降低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并發癥及病死率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分析.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14,39(23):6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56
2017-01-04]
404000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