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霞

摘 要:中國高校正在醞釀普通高校向應用型高校的轉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的發展也應該基于這樣的背景,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過程、實施評價等方面來進行研究。結合世界體育休閑娛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提出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內容。對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三個類型,社會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則進行了重點研究。
關鍵詞:高校轉型時期 社會體育專業 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2—0114—03
1 中國一批普通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
21世紀,人類進入比較發達的后工業社會,電子科技引領著時代發展,知識經濟逐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充足的發展,社會勞動率的提高為整個社會生產出大量的閑暇時間,人們可以在閑暇時間里普遍地享受到休閑生活。中國由于改革開放時間尚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充分,地區發展不平衡,還不能說已經普遍進入了休閑時代。但是,目前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和中西部一些發展較好的大中城市已初步顯露休閑時代的特征,整個中國社會也如于光遠先生所言,正走向“普遍有閑的社會”[1]。
休閑時代初露端倪的社會大背景下,中國高校正在醞釀普通高校向應用型高校的轉型。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2014年5月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頒發,其中第(六)條中提到:“引導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建立高等學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加快建立分類設置、評價、指導、撥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傾斜。”[2]基于這樣的雙重背景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如何發展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2 社會體育專業發展方向
要確定西部地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發展方向,必須要在以上兩個大背景下去考慮這個問題,同時還要結合世界上相關領域人才培養趨勢去考慮這個問題。由于發達國家和地區相關領域的體育人才培養朝著體育休閑與體育娛樂方向發展,那么將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手段、評價主體四方面來分析世界體育休閑娛樂專業人才培養的大概趨勢。
2.1 人才培養目標多元化
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是面對整個運動和休閑娛樂產業來培養體育休閑娛樂相關人才,并不僅僅局限于體育行業。在強調培養“通識人才”的基礎上把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于運動與休閑專業經營推廣人才的、管理人才、咨詢人才、策劃人才、娛樂理療人才、學術研究人才以及教學指導人才等。未來的人才培養趨勢將是更加向著運動與休閑產業的內部縱深發展,培養該產業發展所需的各方面各層次的人才,就如臺灣師范大學的人才目標表述那樣“以期成為國內運動與休閑發展之先驅”。
2.2 課程設置呈現的特點
發達國家和地區體育休閑娛樂方面的課程設置有以下6個特點:重視通識課程的設置,在低年級階段開設了大量的人文、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必修和選修課程;重視專業理論課的設置,出現了“重理論輕技術”的傾向;在開設形式上重視選修課的比例,大多數學校都是選修課數量多于必修課數量;開課的內容涉及到廣泛的領域,不僅僅局限于體育學而是涉獵不同層次的不同學科,包括體育教育、運動科學、心理學、醫學、治療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休閑哲學等人文學科;重視開設社會實踐課程和職業實習課程,并在理論課中增大了職業性課程的比重;課程設置注重與本國本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開設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運動項目課程。未來的體育休閑娛樂課程設置將沿著上述幾點繼續發展。
2.3 教學過程中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
在知識傳授上不再只采用講授式教學法,突出了專題研討會的運用,注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注重運用社會實踐的教學手段,利用職業實習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設計策劃一次商業性活動,以培養其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與教師和同學多交流,使其在隱性教學氛圍里學會社交以及歷練性情。高效的教學過程是人才培養的落實環節,未來的教學必將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2.4 評價主體多元化,并不封閉在學校內部單方面的評價
富有權威性的專業機構可以頒發職業資格證書,并不是僅僅只有校方的考試評價,使得學校更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未來的人才評價將有更多的外來力量介入,向著評價主體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3 西部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內容
3.1 挖掘西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蘊涵的體育休閑娛樂因素
西部地區是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方,在廣袤的土地上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文化體系。其中,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巨大的休閑娛樂價值,并且寓于各族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之中。我們開發這塊寶藏,不僅能推行大眾體育休閑娛樂的開展,而且能保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在與老外的交流中可以“有自己的東西拿出來”。我們正處于經濟、信息全球化時代,體育信息交流頻繁,一方面我們不能夜郎自大,但也不能自貶身價。目前,世界文化潮流提倡的是與經濟全球化相對的文化多元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一定要抓住休閑時代為我們提供的契機,努力開發民族傳統體育的休閑娛樂價值,為世界體育的多樣化貢獻力量。因為休閑娛樂對民族體育的發展意義重大,“娛樂是體育起源要素中一個比較主要的成分,它逐漸成為民族體育發展的重要動力”[1]。
3.2 明確西部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通識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一技之長并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這個目標綜合考慮了高等教育中的三大因素,即社會發展需要、學生個體發展需要、學術自身發展需要,具有一定合理性。21世紀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也要符合通識教育的精神,把學生培養成至少具備一至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并有體育經營管理素質和能力的全面人才。
3.2.1培養類型目標
按照消費標準來劃分體育休閑娛樂,可分為消費性的體育休閑娛樂和非消費性的體育休閑娛樂。顯然,高校主要是為消費性的體育休閑娛樂,即體育休閑娛樂業培養人才。作為非消費性的體育休閑娛樂,應該是體育事業的一部分,由國家和黨政機關或企業的體育組織部門來管理并為其提供服務。相應地,高校可以培養一批社會體育指導員來滿足事業性體育休閑娛樂活動。綜上所述,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類型目標可定為體育休閑娛樂業運動技術型和經營管理型人才、為事業性體育休閑娛樂服務的社會體育指導人才三類。
其中,體育休閑娛樂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部分,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為體育休閑娛樂業服務的技術型人才指在就業之初以運動技術作為基礎,培養過程中側重某項技術的學習,以成為該項技術的教練員。當然在培養過程中也不能放棄對經營管理知識和其他綜合知識的學習,以為其將來向著更高層次發展做好知識準備。鑒于其他體育專業的學生主要是學習奧運項目,社會體育專業可避免重復培養人才,讓學生主修非奧運項目,例如高爾夫、體育舞蹈、網球、臺球等。同時,這些項目也是體育休閑娛樂業中比較火爆和時尚的運動項目,人才缺口比較大,這樣有利于學生就業。體育休閑娛樂業經營管理方向包括健身中心、休閑中心、野外活動俱樂部、體育旅游以及體育文化傳播、體育中介機構、體育用品等行業的經營、管理、推銷及策劃。鑒于國內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方向的就業市場還不成熟,剛畢業的學生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所以這類人才的培養要少而精,可以聯合財經、旅游等其他院系共同培養人才。這類人才在畢業之初可能會從事一些較低層次的操作性管理工作,但人才的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對這類人才的培養定位是體育休閑娛樂業的高層管理策劃人才。事業性的體育休閑娛樂人才應包括社會體育行政管理人才和從事社區體育、體育社會團體、工商企業員工體育休閑娛樂活動的指導、管理、策劃工作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3.2.2培養規格(即人才的素質結構)目標
人才的素質結構是指人才個體內在的德、識、才、學、體各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對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要著重從智能素質和身體素質兩方面著手,并兼顧其他方面素質的培養。[2]人才層次的高低=品德素質×智能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所以體育休閑娛樂人才必須是各方面健全、具有發展潛力的通識人才。對各類型人才既有相同素質要求,也有各自的側重點。(見表1)
3.3 構建西部高校社會體育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培養目標和當今體育休閑娛樂人才培養領域內課程體系的發展趨勢,并借鑒國內社會體育專業的課程培養方案,擬定了西部高校社會體育課程體系。下面即制定課程體系時所要遵循的原則:
第一,要因地制宜、注重與西部本地體育休閑娛樂產業發展水平和體育自然資源的實際情況相吻合。比如,西南地區多高山險川,當地社會體育專業可以設置攀巖、登山、漂流等相應的課程體系來培養此方面人才。
第二,要體現民族特色,吸取民族傳統體育中的休閑娛樂文化精髓,實現其本土生長。前文已論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個道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著豐富的休閑娛樂內容,應該在設置體育休閑娛樂課程體系時有所側重和體現。比如,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就挖掘、整理了刷把操,在社會體育專業中進行教學。
第三,要實行學分制和選課制,重視選修課的比例,保障學生自由選課、自由學習的權利。學校要利用一切條件,盡力為學生開設較多的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實現選修課數量多于必修課數量的目標。
第四,要重視通識課程,在低年級階段應開設大量的人文、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必修和選修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面發展、具有創新能力的通識人才的培養目標。
第五,要重視專業課程,開課內容不僅要涉及廣泛領域,加大實踐課和職業課的力度。專業課程不能只局限于體育學而應涉獵不同層次的多種學科,尤其要重視醫學、治療學、管理學、經濟學、休閑哲學等這些當前開設較弱的學科。職業課程不僅在理論課中要增加分量,還要在社會實踐和職業實習中得到落實。
3.4 遵守教育規律,明確科學的教學原則
制定了科學的課程體系,還需要完善的教學來實施,才能最終實現培養目標。鑒于社會體育專業的特點,現代的教學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在知識傳授上要采用綜合教學法,在講授式教學法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并突出專題研討會的運用,注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課程方案中,有大量的職業實踐課和社會實踐課,在教學中要加大學生的職業實習力度,增強社會實踐活動,并讓學生設計策劃商業性活動,以培養其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多與教師、周圍同學交流,使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里培養交際能力和良好的性情。總之,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才能真正發揮教學的作用,完成落實人才培養的任務,這是教學的原則所在。
3.5 加強管理,完善評價制度
有了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完備的師資隊伍以及教學資源,還需要管理來保證整個培養過程的良好運行。而評價是管理過程中運用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評價制度。各高等體育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門要根據各自的具體培養方案來制定合理的評價制度,多采用事前和事后評價手段來不斷改進整個培養過程,使其順利進行。評價主體多元化又是當今世界發展趨勢,所以我們要嘗試引進不同的評價主體來對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進行公正評價,逐步改變學校內部單方面評價的封閉局面。
參考文獻:
[1]于光遠.論普遍有閑的社會[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2]王 崗,王鐵新.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文化審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90.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Western China in Transition Period
Li Yinxia(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annan Normal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China)
Abstract:Many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rew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the wester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researched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school training targe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process,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ports leisure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the west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put forward. The thre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types of the social sports major and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were detailed.
Keywords: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sports major development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