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平
摘 要:從哲學的意義解釋何為真何為美的概念,以競技體育的定義為出發點,分析體育競賽裁判存在的丑聞使體育失真失本的倫理道德價值觀的缺失現象。從美德倫理學的角度分析以真為美對競技體育的意義,提出競技體育中競賽裁判以真為美的前提,在競賽裁判中注重和追求以真為美的美德倫理學價值觀。研究結論是從倫理學角度思考“以真為美”在體育競賽裁判中的美德,為不失體育本真的發展在競技體育中發揮美德倫理價值觀的作用。
關鍵詞:以真為美 競技體育 裁判 美德倫理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2—0123—04
1 緒論
1.1 概念的界定
何謂真?真的哲學定義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情、行為、物體、語言對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生存發展具有的公益性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情、行為、物體和語言的過程中,人腦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強烈的情緒感覺后,通過反思這種激動感覺產生的原因,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于假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1],真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存在于具體事物之中的情,是存在于具體事物之中的義。見利而忘其真[2],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為真人。真不能夠離開有情、有意、有愛的具體事情、行為、物體和語言單獨存在。真存在于真摯的話語、真心地幫助、真情地行為、有情的物品、有情的事情之中。
何謂美?美的哲學定義:美是部分具體事物具有的組成部分或組成元素,是部分具體的環境、現象、事情、行為、物體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類為了實現生存發展的目的,通過認識實踐活動從作用和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事物中發現、界定、彰顯和抽取出來的,包含一般物質和具體形式兩個組成部分,同丑相對立的元實體事物[3]。以真為美,哲學觀是求真求實,是以真為美、以實為美的寫實主義主要特征。以真為美的具體內涵是重科學、尚真誠[4]。宇宙萬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這是一條美的原理,任何虛假的東西都與美無緣。
競技體育亦稱競技運動,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征,以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奪取比賽優勝為主要目標的社會體育活動[5]。裁判,是競技體育比賽中負責維持賽場秩序,執行比賽規則的職位或人物。
美德倫理學主要是一種道德修養理論,道德行動的產生是由內向外的,人們基于內在的品格、傾向、動機和情感來做出具體的行動。從美德倫理學觀點上看,通過看一個人的內在品格對外在行動的重要影響以及某種程度上的決定作用,因此強調品格或美德的作用。
1.2 裁判中的“偽”現象
裁判是一門藝術,“運用之妙,存乎于心,在乎于人”。作為集公平性、公正性、準確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法官,需要裁判的事實就是真相的事實。
不論對于觀察者或是裁判者而言,在認識的主體和被認識的客體之間,都應尊重于競賽規則,以減少充滿矛盾和特殊的個案。并將臨場執裁的風貌、舉止、姿態、言談、作風等綜合體現出一種啟美為真,使參賽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頓生敬畏。隨著中國足球日歷一頁頁減去,除了真實,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打動球迷。翻開中國足球的黃頁,好在歲月讓我們深知“真”的寶貴——真實、真相、真理,它讓我們離開凌空蹈虛的烏托邦險境,認清了虛偽和欺騙。盡管“真實”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是堅強的人。孫葆潔和陸俊作為中國職業足球聯賽中最出名的兩大裁判,履歷同樣輝煌的兩位“足壇法官”,人生的命運卻走向了紅黑兩極,形成了巨大反差。孫葆潔遭于群毆不惜生命維護正義,陸俊甘于虛假違背道義追求金錢。如今,他們的裁判生涯畫上了兩個迥然不同的句號。
多少年來,中國足球,災難深重、病入膏肓,嚴重影響了體育大國的形象。尤其是在北京奧運會上,當中國代表團以金牌總數第一的驕人戰績笑傲群雄時,中國足球的糟糕戰績就顯得非常刺眼,與中國輝煌的體育形象極不相稱。在黨和國家高層領導多次要求體育總局,一定要把中國足球搞上去。可以說,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才有了“反黑風暴席卷全國”的壯舉。
關于中國足球的裁決,看中超或是甲A聯賽都能說出一大堆假球、黑哨、不作為,但這些問題意甲、德甲甚至西甲,都曾出現過,為何人家的足球反而蒸蒸日上,咱們的足球則是每況愈下?一個真正的區別就在于,人家那叫職業聯賽,咱們的中超雖然也叫這個名字,但卻是偽職業化的。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足球要想真正強大起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當然,在經歷了打黑風暴的洗禮之后,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足球的春天也許不再遙遠。
本論文基于足球比賽裁判假球、黑哨、不作為事件的現象,借鑒美德倫理和道德的基本理論和筆者對裁判的相關認識,從裁判裁決的丑聞角度試作探索性分析。
2 目前體育競賽裁判中丑聞的表現形式
2.1 以錢為餌的裁判交易
中國足球裁判吹罰一場比賽的“報酬”從職業聯賽初期的幾毛錢到現在動輒幾十萬,這期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最初的經典默契球“成都保衛戰”到陸俊狀告羊城體育報勝訴。從“甲B五鼠”再到渝沈之戰,再到之后發生的國安G7革命、龔建平被捕等事件。某些裁判從1994 年公平公正的執法環境演變到現在黑哨泛濫的尷尬局面,到底是誰讓他們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職業聯賽初期,甲A聯賽的球市異常火爆,在95賽季,四川隊的11場主場聯賽居然引來44萬球迷到現場關注。這些現象也使得一些地方為了維系自己的球市把工作的方向伸向裁判。對此長期奮戰在反賭浪潮前線的著名足球記者郝洪軍則表示:“職業聯賽剛開始的時候,球迷們去看球都可以罵裁判,把罵裁判當成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因為當時球迷希望自己的球隊受到保護。一個地方養一個球隊,球市好,所以俱樂部就會采取各種手段來維系自己的球隊,有些方面就開始去做裁判工作,和當年的默契球一樣,然而一開始裁判這種執法在圈內的游戲規則內可以理解,但沒想到官哨最后會變成赤裸裸的金錢交易。”
當決策者內部形成了“黑色利益共同體”,集體決策的內核也將被徹底偷換、被利用,那么所謂的民主集中制實際上就成為了“共同體”撈錢、撈名、滿足個人欲望的金鑰匙。
隨著長達兩年的中國足球窩案進入最后審判階段,當我們回望以謝南楊為代表的足協高官變身巨貪、以陸俊為代表的著名裁判變身黑哨時,有專家稱終于尋找到了中國足球原罪:原來足球的腐敗根源早已不僅是某個人的道德問題,更多的還是結構型制度和監察的缺失。本人認為將假球、黑哨、不作為事件的根源更多歸于制度和監察的缺失是放棄作為一個人賦予人的道德本質。道德要求每個人都要按照普遍的合理性原則來行動,以出于美德而行動。在功利社會,欲望是很有吸引力的,道德與一個人的欲望不是沒有關系的,倫理學中道德哲學家是按照行為與道德規則的關系來定義有關人的品格特征,如美德就是一種按照道德原則來行動的內在傾向,正是因為具有了這種品格傾向,一個人才有可能以一種一致的和可靠的方式、出于正確的理由做道德上正確的事情。
2.2 以利為交的隱形裁判
在2011年廣州亞運會上中國籍體操裁判邵斌“改分事件”,國際體聯認為邵斌行使權力幫助本國運動員獲利,稱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職業道德”。被告律師肖磊表示“國際體聯的這一指責值得商榷,因為邵斌的裁判身份并非代表中國。按照規則,第一裁判屬于國際體聯男子技術委員會指派,這意味著邵斌當時已經被認可了這種身份,他的工作代表的不是中國,而是國際體聯,不能認定為本國運動員改分獲利”。事實是屬于真相的,本著對體育競賽規則的尊重,對自身權威的榮譽也應維護正義的裁決。在我國全運會跳水比賽中,“金牌內定”裁判員放棄自身的意志,以利之交的隱形裁判,成為大家共同默認的“秘密”。
2.3 畸形裁判導致體育失真失本
競技體育中,由于裁判認知能力和素養的個體差異,存在著競賽規則運用的糾紛處理,這僅涉及到裁判員的裁判能力。如2008—2009賽季歐洲冠軍聯賽的半決賽“切爾西VS巴塞羅那”中許多判罰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并掀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將矛頭指向了執法裁判,認為裁判判罰的事實存在很大問題,一時間,關于比賽結果所提出的歐洲足聯“陰謀論”等各種言論也喧囂甚上。但裁判員裁判的基礎還是有證據的,裁判結果必須趨向于實質的真實。在正確認定事實的基礎上,為求得比賽過程和結果的公平和正義,有效地發揮自己主觀能動作用,獨立、正確地予以合理選擇的判斷權。全運會足球的“裁判門”,裁判對主隊的偏袒和照顧早已是足球場上的“潛規則”。這種競技體育中的裁判“潛規則”不僅在足球項目上,已經遍地開花了,導致體育的本質真失真本。體育的本質是和平的,獲得比賽勝利是具有高素質的運動員,以追求卓越,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為格言。而裁判基本規則是以公平競爭為原則,并被放到了無比重要的地位上。
2.4 畸形裁判導致體育超越受阻
裁判作為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其場上執法的權威不容置疑,其判罰結果不容更改。他們對足球比賽的過程及結果的控制及影響無人能比。因此,他們便成了利益和金錢欲望驅使下被收買的對象。于是乎足球從邁入職業聯賽19年以來,中國足壇“黑哨、假球”就如附骨之蛆揮之不去。這19年中國足球的發展慘不忍睹,一度比一度槽糕至極。
3 體育競賽裁判中以真為美的前提
3.1 尊重體育競賽法,確立競賽裁判的執法標準
尊重體育競賽法應該是每個身為裁判人員應具備的品質。可在事實中裁判員以謀取利益,盡可能的發揮自主意愿來決定競賽結果。體育競賽是在裁判員的主持下,按統一的規則要求,組織與實施的運動員個體或運動隊之間的競技較量。體育競賽法是裁判員按統一的規則要求,組織與實施的運動員個體或運動隊之間的競技較量,應遵循裁判員義務與權力的法律。以競賽項目裁判法的規則為裁判依據,由司法部門監管,確立競賽裁判的執法標準,最大限度地控制裁判員主觀自由的裁決意愿。
3.2 營建專業裁判團隊,樹立裁判團隊競爭執裁
目前,各項體育競賽裁判員都是臨時遣調隊伍,裁判員各自為陣,把紀律當權力,把規則當“潛規則”。因此在欲望利益的驅動下,將“潛規則”公然運用自如。視自身權威如糞土,視體育精神于不顧。要改革競賽裁判的直接調動隊伍模式,以各項裁判員自組建團模式,發展裁判員隊伍,以樹立裁判團隊的核心競爭力為依托,提升各自裁判團隊前瞻力的價值觀,促使裁判隊伍在自我團隊的價值觀追求下,做出客觀、公正、準確的裁決。
3.3 培養團隊精神和素質,提供執裁的可靠保證
各項各裁判團隊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支撐團隊的發展,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對待團隊的權威級別,遵守團隊的建設規范,秉公執法、公正廉潔、不偏不倚、以身作則,自覺抵制不正之風。為各自裁判團隊的發展提高軟實力,以謀求一份事業,以此提升裁判隊伍的可靠性。
3.4 打造體育賽場的正氣,以真為美的內在要求
裁判工作,是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和搞好體育競賽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裁判員,是競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競賽場面上的“法官”。沒有裁判員的公正、準確的判罰,競賽就沒法進行。不僅如此,裁判員判罰水平的高低,還直接影響著運動技戰術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著球隊良好作風的形成,直接影響著競賽的效果。所以裁判員對于促進體育向更高、更快、更準、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做一名優秀的裁判員、一支優秀的裁判團隊,必須先樹立賽場正氣,發揚以真為美的執法品質。
4 培育和完善體育競賽裁判以真為美的價值追求
4.1 統一價值觀的認識
一個團隊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就如人沒有靈魂。統一的價值觀就是所有成員思想意識層面的價值取向總是一致的,并且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與之吻合。全體成員都要樹立以真為美是最有價值的理念,并且要深入到骨子里,對于違反的行為要進行懲罰。團隊的培養在于價值觀的建立,價值觀的關鍵又在于統一性的培養。那么,該如何培養統一的價值觀呢?應該從認識價值理念著手,裁判的外在表現是精神,精神的保證是團隊的制度,精神層面的核心是價值觀,是裁判團隊建設的根本。
4.2 推進體育競賽法的實施
裁判員是推進體育競賽法實施的關鍵,裁判團隊圍繞團隊核心價值觀來培養裁判員,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是體育競賽法實施的基礎。因此,要完善裁判隊伍要以依靠裁判團隊各自的制度來保證自各價值觀在具體言行中的體現,杜絕偏離所倡導的價值觀的言行。以制度來約束和培養裁判員的行為,使之與團隊一致,其目標是把團隊價值觀滲透成為每個成員的思維與行為習慣,使各裁判團隊自覺、切實推進體育競賽法。
4.3 健全裁判團隊的檢評機制
裁判團隊是由各項目裁判員各自組建的團隊,除了團隊的制度和培訓、考評之外,國家監管部門應定期對裁判團隊進行審檢,因此要建立健全裁判團隊的檢評機制。
4.4 裁判員應深化以真為美的理念
“以真為美”是一種性格、品質、道德準則。以 “以真為美”的理念追求,使裁判團隊通過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提升成員的道德素質和道德境界,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從而展現道德價值觀功能。
5 結語
本文以競技體育為范疇,分析體育競賽裁判中的丑聞,從美德倫理學中以真為美的視角看丑聞的道德缺失,強調裁判員應具有“以真為美”的品質并認識其重要性和對裁決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龍佩林.論民族傳統體育的綜合創新及其產業化發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4):1-3.
[2]萬 義,白晉湘,屈 杰等.民族傳統體育綜合創新發展觀的質疑與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5(1):25-28.
[3]龍佩林.論全民健身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綜合創新[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83-84,87.
[4]齊 超.割裂與重構 ——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反思[J].體育學刊,2016(1):18-21.
[5]盧元鎮.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國際化[J].體育學刊,2016(5):1-3.
On the Value of Referee Ethics Virtue Accomplishment
Zhao Jianping(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
Abstract:From the meaning of philosophy realness beauty concepts are explained,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paper does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sports contest referee scandals and the sports ethics lost and the value distortion phenome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virtue ethics, the stud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alness for beauty on the competitive sports, puts forward the premise that we can have the referees in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s keeping the view of realness for beauty, have them in competitions to pursuit realness, pay attention to and for the virtue ethics valu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from ethics view "having realness for beauty" in the sports competitions virt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we hope referees do not lose realness i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play the role of virtue ethics values.
Keywords:Having realness for beauty Athletic sports referee Virtue ethics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