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畜牧獸醫局 局長 唐建俊
搶抓機遇 厚植優勢全力推進山東省畜牧業率先實現現代化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 局長 唐建俊
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畜牧業轉型升級實現現代化的關鍵之年。我們一定要明確當前山東省畜牧業所處的歷史方位,認清形勢、搶抓機遇,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來統籌工作布局,理清畜牧業現代化建設的工作思路。

面對機遇和危險并存的形勢,我們要切實增強緊迫感,精細謀劃、精準發力,大力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畜牧業現代化建設。具體到今年的工作,就是要落實“一二三四五六”總體思路。
明確一個目標 就是率先實現畜牧業現代化,建成畜牧業強省。當前和今后幾年,要鞏固既有優勢,加快創新轉變,將畜牧獸醫工作“干在實處”,牢固確立山東省畜牧業發展繼續“走在前列”。
把握兩條線就是要牢牢把握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和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畜牧業供給側改革,也需要做好“去、降、補”三篇文章。去產能,重點是調減優化產能結構,比如白羽肉雞種子環節以及飼料、獸藥、生豬屠宰等,需要去劣去重、調優調強。降成本,重點是解決運行成本過高,生產經營效率較低,效益產出偏少等普遍性問題。補短板,重點是補強拉齊養殖廢棄物處理利用、畜產品質量安全、畜牧業促脫貧助增收、信息化服務、事中事后監管短板,等等。把握“主線”的前提,是堅守“底線”,要緊盯動物衛生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養殖污染防治等產業風險“密集區”和監督執法、項目運行等工作風險“高發區”,努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直面三個問題 就是要正確認識和積極面對產業矛盾積累多、整體競爭力弱、創新轉變慢的問題。其中創新轉變慢是最突出也是最致命的,在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方面,山東畜牧業都曾走在全國前列,但近幾年我們的優勢地位快速下降,溫氏、牧原、峪口禽業等大型企業集團迅速崛起,紛紛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布局。反觀我們自己的企業,很多仍然延續著舊有的模式慣性,創新轉變的步伐偏慢,引領全國的優勢正在喪失。同時,山東省產業的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有沉淀固化的苗頭,產業整體競爭力下降明顯。問題就是導向,只有直面問題,想辦法破解、突圍,才能取得新優勢。
完善四大支撐 就是要以園區、平臺、隊伍和模式為支撐,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農業部提出了“五區一園四平臺”建設構想,山東省去年已經啟動了現代畜牧業示范園區創建,今年要在現有基礎上做好結合。要搶抓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機遇,著力打造以信息化為核心的統計監測預警、質量安全追溯、數字生產管理、畜牧電商經營等平臺,促進供應鏈、物流鏈、信息鏈的融通。要通過有計劃、多形式、多層次的培訓,不斷提高行業管理和從業人員素質,為現代畜牧業建設提供堅實的人力支撐。要在工作中注重總結經驗、發現典型,培育推廣一批可觀可學的典型模式,示范帶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實現五大突破 就是要在品牌創建、資源環境、糧飼改革、科技創新、政策扶持五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品牌創建要擴大范圍、加強宣傳、增強示范效應;資源環境方面,重點要強化糞污利用和養殖污染防治,全面完成三區劃定,著力提高處理設施配套比例,總結推廣典型模式;“糧改飼”試點要著力解決農民調產難、飼草收儲難和企業資金周轉難等問題,穩步擴大試點范圍;科技創新要力求在科研立項、產學研體系完善、生產難題破解、獎勵機制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加快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政策扶持上,要持續做大政策“蛋糕”,優化良種、防疫補貼政策,完善產業調控政策,創新金融信貸保險政策,積極爭取一批新投資政策。
完成六大任務 就是要著力完成結構調整、綠色發展、保障安全、加快融合、效率提升和動能轉換六大任務。結構調整,要以“糧改飼”為抓手調優種養結構;以穩豬禽、興奶業、促牛羊為主線調優品種結構;以三區劃分、集群發展為重點,調優區域結構。綠色發展,要以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為抓手,著力建立綠色發展機制、落實綠色發展責任、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強化綠色發展支撐。要努力保障動物疫病安全、人畜共患病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要拉長產業鏈,促進種養加、產供銷融合,推進休閑體驗、生態循環等新功能拓展。要加強現代化管理、推廣新型技術、創新組織方式、優化調控服務,全方位提高產業運行效率和行業效益。要更加注重消費引導、新型主體培育和新工藝新產品研發,大力實施畜牧業走出去戰略,實現發展動能提檔升級。
1.推進品牌創建再上新層次。一是樹立品牌理念。要不斷強化品牌發展理念,深入研究消費,以綠色優質為內涵,以健康安全為訴求,創建一批知名品牌,打造山東畜牧形象。二是完善創建機制。繼續開展品牌創建活動,探索典型示范、復制推廣路徑。創新政策扶持機制,增強對知名畜牧品牌的支持力度。健全優化“三品一標”開發、認證制度,完善畜產品質量標準和品牌評價體系。強化質量檢測監控,增強畜牧品牌的公信力、美譽度。三是創新推介方式。拓展推廣推介形式,加大“兩微一端”等新渠道的宣傳推廣力度;探索實施畜牧知名品牌名錄制度,加強與知名電商平臺的對接合作,探討建立山東省畜牧品牌線上展銷館。
2.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要堅持政府支持、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落實各項引導政策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完善多元投融資格局,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區糞污收集、處理和利用設施配套建設。開展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試點,研究關鍵技術,推廣成熟典型模式,支持區域性、專業化集中處理項目建設。不斷強化長效推進機制,健全無害化處理與養殖保險聯動。
3.推進種養結合拓升新高度。要持續加力,落實財政扶持政策,擴大“糧改飼”示范試點。探索信貸擔保、貼息等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參與、支持“糧改飼”。發揮省產業技術體系牧草創新團隊作用,完善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推廣應用機制,加強飼料作物新品種培育篩選和示范推廣,組織開展重點技術研究攻關和推廣應用。大力推廣為養而種、以養定種、草畜聯動等生產模式,加快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步伐。
4.推進園區建設打開新局面。要加強調查研究,篩選出一批有基礎、有意愿、有條件的園區雛形,結合山東省實際,科學謀劃現代畜牧業產業園區布局定位。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借鑒工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成熟的運作經驗,結合扶持項目、示范創建、三區劃分等政策措施,依托一體化畜牧企業帶動,匯集產業要素,構建區域性產業聚落,打造一批園區示范典型。
5.推進信息化建設邁出新步伐。一是制定科學規劃,加大政策支持。要在參考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全省畜牧信息化整體規劃,實現高點起步、后發趕超。切實加大政策支持,整合現代畜牧業發展資金,形成層級式推進合力。二是整合現有資源,搭建主體架構。要梳理現有信息化資源,做好業務領域、各地信息系統的兼容對接,立足現狀、超前設計系統軟件,打通畜牧業信息化主通道。三是強化信息接入,擴展網絡覆蓋。要大力宣傳信息化的戰略價值,鼓勵、支持市場主體用信息技術管理企業、提高效益,將產業數據納入數據庫,構建產業云平臺,為互聯網+畜牧業奠定基礎。
6.推進風險防控再上新臺階。一是扎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做好《山東省動物防疫條例》的宣傳貫徹,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先打后補”改革試點。強化膠東半島無疫區維持管理長效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建設生物安全隔離區。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制定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單項動物疫病以及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規劃,實施H7N9流感剔除計劃和小反芻獸疫消滅計劃。二是努力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強化檢打聯動,實施聯合執法,做好獸藥、飼料和畜禽屠宰監督管理,完善獸藥追溯系統建設,加快屠宰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全面推廣“一縣一廠”,實施“放心肉”下鄉。在做好監督執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大造聲勢、大張聲威,營造對違法行為的震懾氛圍,鞏固和提振消費信心。
7.推進管理服務能力得到新提高。一是梳理畜牧業扶持引導政策。積極探索新的扶持內容,謀劃創新性政策項目;規范項目管理,嚴格項目實施主體遴選,加強項目執行和財務管理,嚴格項目變更批復。二是進一步加強產業監督管理。規范行政審批,切實將審批納入省級政務服務平臺運行,著力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監管機制,創新監管方式。三是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圍繞重點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兩年脫貧目標,繼續實施畜牧業脫貧攻堅“四大工程”,幫扶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實現脫貧,堅決打贏產業扶貧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