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養豬業方向
2017年全面禁養和2018年環保稅開征,使得2017年成為養豬人特別是中小養殖戶最糾結的一年。根據目前形勢,2017年,養豬業進入洗牌加速期似乎已成必然,但新的投資和養殖模式也會隨之出現。所以,中小養殖戶不必過分悲觀。
環保服務崛起 據統計,全國每年產生的禽畜糞污量達到38億噸,但綜合利用率還不到60%,有很大的市場操作空間,圍繞糞污處理產生的養殖環保服務業市場將達到千億級規模,這個市場將涉及糞污處理工藝和設備、資源化產品的利用和流通等環節。
豬價趨穩 2017年,中國生豬市場將進入周期性下跌期的中段,但依然遠離虧損,每頭豬的利潤仍然可以達到正常盈利或者理想盈利。一方面是因禁養政策等原因,有相當一部分中小散戶退出養豬業,從而影響到國內產能,推高生豬價格。另一方面,養殖戶也不要對生豬價格有過高的期望值。當國內生豬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時,國外價格便宜的進口豬肉會成為替代品,使國內豬價出現下跌。這是市場經濟杠桿的作用,也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整體來講,2017年的生豬價格將更趨于穩定。
養豬更注重質量 在進口豬肉擠壓市場空間,以及長期存在的國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擔憂的影響下,未來養豬業的出路一定是注重口感、安全和質量;同時,實現這樣的目標一定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
家庭農場增多 雖然未來會有更多的規模化養殖場的出現,甚至會有年出欄5000萬頭的養殖巨頭的出現,但鑒于土地、環保這兩大緊箍咒,養豬巨頭的形成,必須要結合家庭農場,這也是中小養殖戶可以趁機轉型的一種方式。除了與企業合作,還將有另外幾種形式,比如獨立經營的家庭農場,或者以合作社組織存在的家庭農場。
(本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