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婷 王承艷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下轄16個縣市,境內居住著3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2%。凱里學院坐落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凱里市,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目前唯一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自建校以來,已經為社會輸送3萬余名各類應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黔東南地區各領域的中堅力量。截至2017年6月30日,凱里學院共有10972名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7208人,占學生總數的65.7%。
為詳細了解凱里學院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狀況,課題組制作了專門針對凱里學院在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問卷,并選取部分學生進行訪談。本研究選取凱里學院全日制少數民族大三、大四本科生作為代表樣本,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262份,回收率為87.3%。去除無效的和信息不全的問卷,有效問卷247份,有效回收率為82.3%。根據樣本描述性統計表明,在有效樣本中男生占44.9%,女生占55.1%;農村生源占73.7%,城鎮生源占26.3%;本省生源占77.9%,外省生源占22.1%。
調查問卷中,反映就業單位預期的問題是:“你畢業后首選的就業單位是__。”由問卷統計得知,137名少數民族大學生畢業以后愿意選擇進入政府機關,占調查總人數的55.5%;46人選事業單位,占18.6%;28人選擇國企,占11.3%;8人選擇私企,占3.2%;19人選擇自主創業,占7.8%;選其他(考研、出國、參軍)選項的學生共9人,占3.6%。
調查結果表明,半數以上少數民族大學生愿意從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相關工作,說明大多數少數民族大學生愿意選擇工作穩定有保障、福利待遇好的單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一年進行一次招聘,實行公開招考,招聘崗位有限,且競爭比較激烈。為了進入這些單位,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愿意再等一年,或先就業后擇業。選擇國企、私企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較少,主要因為目前貴州的大中型企業主要集中在貴陽,比起沿海企業來說,規模較小且數量較少。國有企業難進且待遇大不如前,總體來說對少數民族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大,這可能與在企業工作比較辛苦、壓力大、工作流動性大有關。部分學生通過學校創業課程的學習,對創業有了一定了解,也很感興趣。國家加大對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也促使部分學生畢業之后選擇創業,但大多數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意愿不強,尤其是少數民族女大學生對創業熱情不高。少部分學生選擇考研、出國、參軍,選擇考研的女生居多,選擇參軍的均為男生。
最能直接反映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預期的,就是收入預期。2016年,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平均月工資為4765元,而2017年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僅為每月1680元。調查問卷中,反映收入預期的問題是:“你認為較為理想的月薪是__。”備選答案有5個,分別為:(1)2000元以下;(2)2000-3000元;(3)3000-4000元;(4)4000-5000元;(5)5000元以上。由問卷統計得知,16人選擇2000元以下,占調查人數的6.5%;46人選擇2000-3000元,占18.6%;選擇3000-4000元的有91人,占36.8%;選擇4000-5000元的有62人,占25.1%;選擇5000元以上的有32人,占13%。
調查結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收入預期較為合理,較容易實現。四成左右的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收入預期偏高,超過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的兩倍。對于初入職場且沒有工作經驗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說,收入預期過高,不易實現。
根據本次問卷調查的分類統計可以得出:選擇在黔東南本地就業的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134人,占總調查人數的54.3%;選擇在貴州省內就業的有51人,占20.6%;選擇外省就業的有41人,占16.6%;選擇到急需人才的邊遠地區或農村地區就業的有21人,占8.5%。
調查數據表明,少數民族大學生回生源地就業的意向比較強烈,普遍不愿去競爭激烈的外地城市工作,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慣及民族特色有關。少部分外省的少數民族大學生,經過4年的學習生活,有意向留在當地或貴州工作。部分急需人才的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就業崗位多,但選擇到這些地方就業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較少,這主要與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條件艱苦有關。
大部分大學生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表現出強烈的就業意向,而國企、私企并不是大學生選擇的主流就業方向。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高校也開設創業課程,開展創業比賽,建立創業園,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但大多數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意識仍然不足,選擇自主創業的人數較少。
通過大學期間的學習,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升,相比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就業者有一定的心理優勢,收入期望值往往過高。大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自農村或經濟相對貧困地區,擇業時工資是首要考慮因素,認為可觀的收入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保障,但沒有考慮到應屆畢業生工作經驗不足,很難找到工資要求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工作。
大城市作為就業首選地的情況已經發生變化,更多少數民族大學生更傾向于選擇中小城市就業。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返鄉就業的意愿較高,大多數選擇回家鄉就業或到當地市級或縣級城市就業。但是,一些偏遠地區仍有很多崗位無人選擇。
注:本文為2014年凱里學院校級課題《服務型政府視角下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項目編號:S1415)的研究成果。
①孫嬙 王向然 朱娜 殷繼明 楊圣敏:《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與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②顏中玉 姚金海 羅元:《大學生自主創業認知調查及對策——以湖南7所高校為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第4期
③張明錄:《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職業時空》,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