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嚴把四個關口,提升辦案質量
近年來,德陽市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數量呈現高發態勢,案情趨于多樣化、復雜化、疑難化。據統計,2016年全市共受理案件3414件,處理3368件。為了應對勞動人事爭議新形勢的挑戰,全市仲裁機構凝心聚力,嚴把四個關口,不斷提升辦案質量,樹立了德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法律權威和良好的社會形象。
制度是確保辦案質量的后盾。德陽市堅持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實現對仲裁活動各流程和環節的有效監督控制。
一是行風評議制度,在結案后最大程度的收集案件當事人對案件辦理質量的意見反饋,全面反映仲裁工作人員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辦案人員自覺提升辦案質量;二是裁決書審簽制度,確立了裁決疑難、集體案件的評審規則以及裁決文書“兩審兩簽”的簽發規則,全面保障爭議案件裁決質量;三是限時結案考核辦法,將案件的限時結案率納入年度考核指標,有效解決了案件超期結案的問題;四是標準庭審流程,將法定的庭審程序全部歸納匯總,并加入仲裁員在庭審各個環節的宣告性用語和引導性用語,在全市統一適用,有效提升了全市仲裁庭審質量。
人員是確保辦案質量的關鍵。德陽市一直高度重視仲裁員隊伍建設,以專業為核心,通過多種途徑,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仲裁員隊伍。
在招錄條件方面,要求新招錄的仲裁工作人員需具備本科以上法學專業背景,保證新進人員能快速勝任仲裁工作。在培訓提升方面,開展了市縣兩級“輪訓講課”活動,提高了全市仲裁員的專業水平;每年定期舉辦專題案例研討會,對典型疑難案例及新頒布的法律法規進行討論研究;舉辦勞動仲裁庭審現場觀摩會,通過對比、查擺庭審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每年還編撰《德陽市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匯編》,為剛進入仲裁系統的工作人員提供實戰講練教材。在提升辦案技能方面,指派仲裁院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對全市仲裁機構辦案過程中開庭審理、裁決書撰寫等重要環節進行一對一的專項督導,針對性查找問題并提出督導建議,收集各地先進做法在全市推廣,顯著提升縣市區辦案質量。
近3年來,德陽市每年受理案件數均在3000件以上,仲裁員人均辦案數均在200件以上,各項培養措施成效顯著,全市仲裁院工作人員以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確保每一起案件得到及時公正處理,息訴率逐年提高,法院改判率逐年降低。
設備是確保辦案質量的助力。德陽市將信息化建設作為效能提升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率先配置和完善各類信息化設施設備,在提升辦案效能的同時,實現了陽光辦案。
證據展示系統減少了庭審時雙方當事人頻繁來往的證據交換,節約了庭審時間,規范了庭審秩序;書記員記錄系統實現了庭審全程的快速準確記錄,為案件最終裁決提供了可靠依據;高清視頻監控及同步錄音系統有效規范了仲裁員行為,確保了庭審程序合法有序,為事后監督提供了重要依據。
目前,全市三分之二的縣區仲裁院已全面完成信息化建設,讓仲裁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業務學習、案件調解和文書撰寫工作中,對新形勢下仲裁辦案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合作是確保辦案質量的推力。德陽市積極探索多方合作機制,提升辦案效能。
首先是以“庭”代“駐”,做實“三方駐會”。2016年起,德陽市仲裁委加強了“三方機制”組庭力度,2017年起,“三方機制”組庭密度已達到“一周一庭”,成功擺脫了以往成員單位派駐人員閑置從而不愿派員的困境。截至今年6月,以“三方機制”組庭處理案件共計89件,有效提升了仲裁委的公信力。
其次是加強裁審銜接,統一裁審尺度。與中級人民法院定期召開裁審銜接工作會,最大限度地實現裁審無縫隙鏈接。近年來,雙方就補繳社保爭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關系認定等多個裁審不一致的熱點問題達成統一意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然后是強化科室配合,嚴格法律適用。為了處理好每一件非典型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市仲裁委聘用部分業務科室的科長作為兼職仲裁員參與案件處理,對案件處理提出準確的法律適用意見,保證案件辦理質量的同時,也不斷提升仲裁員的辦案能力。
德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