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織密民薪保障網,抓好治欠保支工作
近年來,雅安市認真貫徹落實農民工工資欠薪治理文件精神,把治欠保支作為人社部門的“一號工程”,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辦法,織密扎牢民薪保障網,著力推動屬地政府負總責、主管部門牽頭負責、總承包或專業承包企業工資直接支付三大責任制落地生根見效,做到責任到主體、履責不缺位,有效遏制了農民工工資拖欠態勢。截至目前,雅安市2160個重建項目基本完工,災后重建工程沒有發生因拖欠農民工工資而造成工期拖延或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有力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
堅持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拉網式排查,分階段實施月報、旬報、周報、日報,做到民工工資支付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確保問題掌握全面、處理及時、動態消除。針對不同行業,按照“綜合施策、分類定策”的思路,逐一從工作、監管、支付三個層面制定清欠措施。
強化督促檢查,在元旦、春節前開展民工工資支付攻堅行動。按照省上部署,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行動,在縣(區)、行業或部門自查的基礎上,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全面檢查。每次檢查或督查工作結束后,市聯席辦或市人社局都要印發通報,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印發《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聯系縣(區)、市級部門和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建立市人社局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聯系縣(區)、市級部門制度。通過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定期收集拖欠信息、電話問詢工作情況、移交移送拖欠案件、參與拖欠案件處理等方式和聯系機制,協調、配合聯系縣(區)或行業部門推動拖欠問題的解決。
變“兩函”模式為“三函”模式,即在“監管責任告知函”“處理責任移交函”的基礎上,增加“牽頭處理督辦函”。在拖欠案件交辦后,未按時間報告解決情況及解決情況不力的,由聯席辦向主管部門發出督辦函。各級聯席辦按“一移交、二提醒、三督辦、四約談、五整改、六問責”的六步工作法要求責任主體限期清欠。據不完全統計,市聯席辦近5年來共發出交辦函103份,交辦案件271件,做到了件件扯回銷、件件有結果。
政府或主管部門領導約談施工單位負責人,督促施工企業加快兌付民工工資。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水務局等部門領導都約談了部分工程項目施工總承包企業法人代表,針對工程推進、工資支付進行溝通協調,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聯席辦主任聯合約談了個別縣(區)政府和市級部門領導。
暢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綠色通道,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申請仲裁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在雅安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上公布舉報投訴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節假日值班制度。引導農民工通過勞動仲裁、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及申請公益司法援助、工會救助等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建立應急處置和聯動處理工作機制,對屬地和行業交叉的工程項目采取“縣(區)+主管部門”的辦法,推動拖欠問題的解決。春節前安排分管局領導在市行政中心值班,第一時間處理來訪討薪案件。建立信息互通、工作互動的機制,安排專人對涉及農民工討薪的網絡輿情進行監看,對網絡中反映的討薪網絡輿情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和跟進處理。
對工作中發現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欠薪逃匿等違法行為,按照有關規定責令其限期整改。限期不改的,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嚴厲打擊惡意欠薪。近5年來,全市累計實施行政處罰46起,處罰金額123.7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93件,公安機關立案64件,刑拘或拘役39人,法院判決6件。
雅安市將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工作納入對縣(區)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實行差別化、倒扣分管理。市人社局同紀檢監察機構溝通協調,健全問責制度,對監管責任不落實、組織工作不到位的,嚴格責任追究。對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拖欠工程款并引發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追究項目負責人責任。8月10日,雅安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保障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結合當地實際,印發了《2017年全市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工作要點》,明確責任主體,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雅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