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把握趨勢,掀起返鄉創業熱潮
近年來,南充市蓬安縣緊緊圍繞打造“生態宜居城市、陽光創業城市、浪漫旅游城市”的奮斗目標,認真把握“民工潮”轉向“創業潮”的大趨勢,積極搭建創業平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良好創業環境,促進了返鄉創業蓬勃開展。截至目前,全縣返鄉人員累計創業2372戶,帶動就業2.6萬人,返鄉人員創業逐漸成為推動縣域經濟增長、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加強組織領導。蓬安縣就業局成立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全縣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工作。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相應組建專門機構,落實具體工作人員,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覆蓋城鄉的工作新格局。
建立健全創業機制。建立“五清”臺賬機制,對轄區內有創業意愿的返鄉人員做到家庭住址清、聯系方式清、技能優勢清、發展項目清和經營狀況清,便于提供有針對性的幫扶。建立部門聯席機制,協調解決創業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實行季度掛牌管理,年終逗硬考核獎懲。
夯實創業基礎。蓬安縣規劃建設占地0.8平方公里的城區商貿返鄉人員創業孵化基地,可滿足3000個創業實體的需求。因地制宜,打造樂樂、麥倫、花好月圓等返鄉創業基地10個,有力帶動了一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專合社等主體成功創業。
推進大眾創業基地建設。鼓勵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做實創業服務載體。探索出通過大眾創業實現倍增就業崗位,創造出就業之“源”,解決就業之“難”。依托蓬安縣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石梁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縣城商貿返鄉人員創業基地、工業園區創業就業示范園等平臺,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強化政策扶持。出臺《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意見》《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等文件,從財政補助、稅收優惠、信貸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加大培訓指導。聘請15名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返鄉創業帶頭人組成專家團,開展創業指導。深度整合職業培訓教育資源,把有創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返鄉人員納入培訓范圍,免費開展“SYB+X”專題培訓。同時,對新吸納返鄉農民工50人以上的創業實體,提供全程培訓指導。
抓好產業支撐。將支持返鄉創業工作納入蓬安縣“十三五”總體規劃編制內容,圍繞特色種養殖、鄉村旅游、休閑養老、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精心編制返鄉人員創業項目儲備庫,增強返鄉創業項目的科學性和操作性。以打造現代農業示范田園區為抓手,規劃建設占地50平方公里的碧溪—利溪—相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深入實施“生豬產業三百工程”“柑桔產業三年提升工程”和“蠶桑百萬工程”,積極引導家庭農場、專合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創業主體區域化布局、規?;l展。
破解創業瓶頸。積極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活動,舉辦專場招聘會140場,入場招聘企業376戶,為企業輸送人員9693人次,有效緩解了創業實體用工難題。聘請專家,為創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解決技術難題。做實培訓,開展創業培訓進高校、進園區,把創業培訓送到基層,提升創業者的綜合實戰能力。發放貸款,為創業實體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支付貼息,緩解資金壓力。
用真心實意服務返鄉人員。蓬安縣就業局利用節假日召開鄉友座談會,積極宣講支持返鄉人員創業的優惠政策,主動爭取資金、人才、技術回流。設立創業就業服務平臺,為創業群體提供政策咨詢等服務。通過縣電視臺、門戶網和政務微博等媒介平臺,宣傳創業政策和信息,營造返鄉創業的濃厚氛圍。同時,印發宣傳資料4萬余份,接受咨詢1.7萬人次,積極引導返鄉人員從“打工者”向“創業者”轉變。用工作提速優化政務服務。深入開展為期3個月的“提升行政效能,優化發展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大力整治“不作為、中梗阻、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促進行政效能有效提升。用權益保障推動創業發展。依靠就業創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集中開展社會秩序整治,維護返鄉創業者的切身利益。定期召開創業人員座談會,協調解決創業中出現的征地拆遷、用水用電用氣和勞資糾紛等困難,讓返鄉創業更放心。
南充市蓬安縣就業服務管理局何小云 羅穎 何雅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