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效英
春節前,我到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城和兒子團聚。除夕當天,兒子和兒媳婦說要帶我去看“春晚”,我好奇地問:“看春晚不是在電視里看的嗎?怎么還要出去?”我那黃頭發的兒媳婦用夾生的漢語說:“我們要去看的不是中國的春晚,而是加拿大的‘中國春晚?!?/p>
加拿大的‘中國春晚由當地政府和當地的幾家藝術團聯合主辦,在蒙特利爾最大的藝術廣場劇院舉行,場內的大鐘也是按照北京時間來計時,全場的兩千名觀眾里既有華人也有當地群眾。到了北京時間19:50,“春晚”正式開始,雖然表演者大部分是加拿大人,但節目卻清一色的全是中國元素。不僅有舞蹈,還有各種華語歌曲甚至有相聲和小品,那些老外們用夾生的漢語表演著,雖然他們很用心,但那些畢竟是中國的東西,他們又哪能拿捏得準呢?說是表演,其實在我看來更像是過家家,各種的包袱設置和臺詞設計都顯得粗糙和直白。不過有什么辦法呢?老外說漢語不就是這個味兒嘛!所以,全場仍是掌聲不斷。
到了北京時間23:50的時候,演員們又歡聚一堂模仿著國內的春晚唱起了《難忘今宵》,歌詞的其中一部分還被修改成了加拿大語,華人演員和當地演員用兩種語言輪流演唱,倒也別具風味。過程中,觀眾們也都站了起來,一邊擊掌打節拍一邊和演員們大合唱,那場景讓我情不自禁有些哽咽,隨后就是0點倒計時,當秒鐘指向0點的時候,不僅場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場外也傳來了各種煙花爆竹的聲音,滿滿的全是中國年的味道……
晚會結束后,我不無感慨,沒想到在加拿大還能看到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春晚,兒媳婦再次用她那夾生的漢語說:“今天的中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文化上,時刻都影響著全世界,其實不僅加拿大辦春晚,世界上還有很多別的國家也辦春晚呢!”聽了兒媳婦的話,我的眼角不禁滲出了自豪的眼淚,是呀,從被列強瓜分到受全球矚目,短短一百年時間,中國,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