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燕 齊運鋒 張亞冬
[摘 要] 在獨立學院發展的新階段,獨立學院要想真正求得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合理建構獨立學院的專業結構和專業體系。江蘇省的獨立學院存在增設專業設置中有趨同現象、招生專業中有扎堆現象、專業設置中與母體有雷同現象。獨立學院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時動態調整;應該明確定位,提升內涵,優化結構,豐富專業設置內容;政策引導,資源整合,提高專業設置的條件保障。
[關鍵詞] 獨立學院;專業設置;調整機制
[中圖分類號] G64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4-0040-02
獨立學院專業結構整體優化受當地經濟發展、市場準入、產業結構調整、師資力量、辦學基本設施等因素的影響。本文基于江蘇省25所獨立學院專業設置情況,對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現狀和調整機制作進一步研究。
一 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的現狀分析
江蘇省的獨立學院截止到目前共有25所(不包括太湖學院)。本研究通過對江蘇省25所獨立學院專業設置情況的統計分析來看,存在以下現象。
(一)增設專業設置中有趨同現象
從江蘇省25所獨立學院2010年~2014年教育部備案或審批同意設置的專業情況來看,物聯網工程專業有10所獨立學院設置,軟件工程專業有8所獨立學院設置,物流管理專業有6所獨立學院設置,酒店管理專業和通信工程專業有4所獨立專業設置??梢姡K省獨立學院之間專業設置 “趨同”現象比較明顯。這一現象的出現,同與社會需求相接軌有一定的關系,但若重復設置同一專業,集中扎堆于某一專業,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專業和專業優勢,易造成專業布局不合理,使專業結構不能與區域產業結構有效對接,同時也必然導致畢業生供大于求的結構性失衡局面。
(二)招生專業中有扎堆現象
從2014年江蘇省獨立學院招生專業設置重復情況表可見,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專業布點數達到了22,會計學專業布點數達到了2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布點數達到了18,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布點數達到13,財務管理、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物流管理專業布點數達到了12,通信工程專業布點數達到11,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英語,自動化專業布點數達到10??傊?,江蘇省的獨立學院專業布點比較分散,反復設置的專業數量多,專業設置種類和結構呈趨同現象。同一專業快速重復設置,易造成專業布局不均衡和畢業生過剩,造成結構性失業。
(三)獨立學院專業設置中與母體有雷同現象
根據2014年江蘇省獨立學院相對母體高校獨立設置招生專業情況來看,江蘇省25所獨立學院中,有22所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直接復制的是母體高校專業,專業設置雷同率超過88%。獨立學院在建設初期借助母體學校的學科專業優勢,設置一些優勢專業和熱門專業,有利于借助母體高校的優質資源,形成自己的品牌專業并提升自己的社會聲譽。但獨立學院應設置適合自己特色的“獨家專業”,避免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的簡單化、同質化、功利化、短視化。
二 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專業設置與社會發展需求相脫節,造成供需失衡
獨立學院應立足于地方經濟發展,應該與地方的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相對接。但目前獨立學院所設置的專業借助于母體,是母體高校的簡單復制,或者從母體直接拿來,不能主動適應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主要表現為不顧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直接復制母體的特色專業品牌專業,追求“熱門專業”和“低成本專業”未經深入調研和充分論證,就一哄而上,結果使“熱門專業” 就成了“冷門專業”,陷于被動。另外,很多獨立學院設置低成本的人文社科專業,大量設置人文社科專業使獨立學院專業設置趨同,造成學生就業難。
(二)專業設置理念陳舊,專業目標模糊,專業內涵無法體現
專業目標是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依據和基本要求,但是獨立學院專業目標模糊,在專業設置上與母體學校、其他獨立學院“趨同”或專業設置上的“帶土移植”、“無土培植”。部分獨立學院在增設專業時缺乏全面的論證,沒有長遠的系統專業設置規劃,在專業定位和專業特色缺乏系統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此外,專業內涵無法體現。但目前一些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直接搬用母體高校的方案教學大綱,在師資、實驗設備等方面也是如此,專業設置理念陳舊,專業內涵無法體現,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嚴重不符,結果導致教師采用本一學生和本三學生采用同樣的教法,課堂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當然有些獨立學院目前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依然無法保障目前的形勢改變。
(三)師資設置匱乏,專業設置條件無法保障
目前,獨立學院的師資一般包括自有教師、兼職教師、外聘老師,但是專業自有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大約占40%左右,兼職太多,大約占 50%,專業帶頭人中由母體學校老師擔任的比例還非常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偏低;獨立學院教師的福利待遇比較低,生活壓力大;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穩定性不高,有的教師有嚴重的“跳槽心理”。
另外,經費投入相對不足是限制獨立學院發展的一個很大的瓶頸,所以目前獨立學院的專業建設基本條件比較弱,很難保證正常的專業建設需求,特別是在圖書、專業實驗室、實驗設備等方面,過分依賴母體進行辦學。即使獨立學院有自己的教學儀器設備、實習實訓基地、圖書館、日常教學經費也不能滿足其需求。
三 獨立學院專業設置機制調整的應然選擇
科學合理的設置專業和整體優化專業結構,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重要抓手。獨立學院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時動態調整;應該明確定位,提升內涵,優化結構,豐富專業設置內容;政策引導,資源整合,提高專業設置的條件保障。
第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時動態調整。
獨立學院專業設置應與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相對應,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切實可行的課程教學大綱體系,突出學生應用型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推動校企合作模式,實現學校和企業的聯動。
總之,專業建設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相適應,根據市場的需求增加新的專業,通過市場調研開拓有前景的專業,不斷調整專業的方向,實時動態調整。
第二,明確定位,提升內涵,優化結構,豐富專業設置內容。
獨立學院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專業設置時,只有根據需求與經濟發展相對接,才能培養出適銷對路的人才。因此,獨立學院在專業設置上不僅要立足現實,而且要面向未來,在學院已有學科專業優勢的基礎上,打造特色品牌專業。另一方面,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專業的交叉融合扶持新專業。同時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還要量身定做,根據自己的特點,突出特色與優勢互補相結合,明確專業定位,科學合理設置專業。
獨立學院目前有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而且又面臨產業結構不合理這樣的挑戰,所以獨立學院要積極推進專業內涵建設,堅持特色優勢和市場有機結合的原則,進一步以市場為中心;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形成較為完整的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加強基礎實驗室建設力度,有重點地建設專業實驗室,從而建設高水平的品牌專業,提升專業的市場競爭力。
第三,合理調控,資源整合,提高專業設置的條件保障。
各級政府在獨立學院專業結構整體優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保證作用,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專業設置的宏觀調控,健全專業申報與審批制度以及辦學情況年度檢查制度,建立切實可行的專業建設評估制度,引導獨立學院適時設置、調整專業。
獨立學院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期,獨立學院要努力構建優良的師資隊伍,著力提升教學水平。要大力加強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要從加強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培訓入手,加強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獨立學院要打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為教師營造良好的環境,努力打造、構建一支相對穩定、數量結構合理、知識能力協調、素質精良的優秀教師隊伍。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日趨發展,獨立學院專業建設中應積極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驗室的建設。要重視基礎教學設施的建設,不斷加大對教室、實驗室、語音室、圖書資料室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切實提高專業設置的條件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文藝.獨立學院專業結構整體優化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2]袁燕燕.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的合理性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3).
[3]蔡玉峰,龔光容.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3).
[4]朱建華.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克服趨同性 瞄準差異性[J].中國高等教育,2008(12).
[5]金國華,金鑫.獨立學院轉型期師資隊伍建設的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6]苗玉寧.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