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輝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增加,這也導致了城市的污染以與其相同的或者比它更快的速度蔓延。這嚴重威脅了城市的發展以及以后的發展規劃,更對居民的居住環境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為了保證城市的正常發展,解決環境問題成為了城市規劃中不可或缺的問題之一。當環境問題發生了惡化再去解決進行規劃城市的發展,環境一旦惡化了,付出再高的代價也難以恢復。因此,在城市規劃初期就解決城市中的環境問題,成為了城市環境保護的重點。
關鍵詞:城市發展;規劃;環境;污染
1 城市環境和資源的壓力
城市規劃中的環境問題跟經濟活動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資源與環境壓力也接踵而來,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級的消費,都帶給了緊張的城市環境和資源更重的壓力。
1.1 噪聲污染
噪聲一般可分為高、低兩種。一般而言,低強度的噪聲對人體是無害的,而且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強度的噪聲則會對人體有害,使人疲勞,情緒低落,甚至引發疾病。高強度噪聲,無論是對人的聽覺、視覺、智力還是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都有傷害。高強度噪聲主要來自工業機器、現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場、文體娛樂場所所帶來的喧鬧聲等。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發展為城市污染的嚴重災害之一。城市的噪聲污染主要來源于機動車數量的猛增。
1.2 大氣的污染和大氣污染物
大氣污染物在目前已知的約有100多種。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引發,后者更甚,特別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所帶來的。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源大致來自于以下方面:a.工業:工業是導致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因為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性質復雜,種類繁多;b.交通運輸:尤其是城市汽車,數量多又集中性強,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對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嚴重污染城市空氣,是城市空氣的重要污染源。
13 廢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點
a.工業廢水;b.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加,有資料顯示,有一半的廢水是生活排出的;c.農業中用的化肥、農藥,通過雨水進入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據相關環境部門調查,我國城鎮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億噸。全國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國不適合魚類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嚴重污染的已達到了90%,有一半的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標準,40%的水已不適合飲用,甚至水體污染已經成為導致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禍首。
1.4 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三種。另外,也包括農業固體廢棄物和建筑廢物。固體廢物一定要妥善處理后才能丟棄,否則就會對大氣、水體和土壤帶來嚴重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固體污染物具有兩重性,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對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廢棄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廢物,但如果轉換一定條件,廢棄物也能變為資源。
2 環境保護對策
2.1 防治污染的措施
2.1.1 綜合整治和規劃噪聲污染
目前來講,噪音污染控制技術上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但因為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規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業和場所數量較多,這就要求從技術、經濟和效果等方面綜合權衡來防止噪音問題。具體方法可包括:在控制室外、設計室、車間或職工長期工作的地方處理好噪音,可以采用隔聲、減振、吸聲、消聲等技術進行城市治理,有效防治噪聲污染。
2.1.2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的治理應當在維持現有城市的能源與交通狀況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廣,影響大的最嚴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針對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規劃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合理工業布局、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綠化造林。
2.1.3 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機物的污染,工業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沒那么簡單了。雖然每個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異,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節約用水,對廢水進行循環再利用。實在不能用的廢水經過處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劃分區域用水,在污染嚴重區域開辦廢水處理基地,嘗試多種處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學方法凈化水,嚴格杜絕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2.1.4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計劃
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填埋,另一種就是焚燒。雖說目前,我國填埋生活垃圾已經發展到穩步推進的階段,但實施填埋時一定要妥善處理土地資源,確保最大限度的減少填埋場的污染和浪費,變填埋氣體為資源。焚燒垃圾主要適用于可燃垃圾,東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資源的寶貴性,就決定了焚燒處理會慢慢演變為這一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
2.2 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規劃措施
城市環境保護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頭戲,它是在總體規劃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的前提下,通過調查分析城市環境質量現狀,進而制定規劃體系,達到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能源的目標。為了提升人類的生活環境,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針對城市規劃中受到的污染問題,建議采取以下工作:
2.2.1 做好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準備工作,這些前期準備包括:用好相關的城市自然環境資料,包括城市具體的地理位置、氣象、水文以及生態環境等;調查好城市的社會與經濟現狀,如人口、GNP等;做好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如監測大氣、水體、噪聲的實時情況,并做好記錄等;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環境規劃應該是基于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分析城市環境質量現狀,進而編制科學的規劃體系,用以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2.2 調整工業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有效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加強遏制污染源,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倡公共交通,推廣新型能源汽車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
2.3 增強環境執法力度,加強環境保護
公眾參與制度轉變政府職能,依法行政,規范政府綜合決策與執法監督行為,堅持政務公開,提高執法透明度。重視環境民主與公眾參與,在環境立法中對公眾參與的方式、獲取信息的途徑等做出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決策、環境執法監督活動,同時對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活動的知情權加以明確規定,并且為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活動提供便利渠道,以及充足的信息來源。增強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意識,對我國城市規劃與環境的保護起到公眾監督與參與的作用。
結束語
總之,城市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是城市經濟得以依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城市社會文明的發展的象征和標治。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有針對性的對城市污染中的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固體污染、噪音污染等進行有效的治理和解決。目前,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運用科學的現代環境理論和方法,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尋找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真正做到保護好環境,扼制污染,真正做到有效控制環境污染,促進城市建設與環境的統一、協調和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開華,對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整治措施的若干思考[J],中國科技財富,2010,10(1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