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僑
摘 要:建筑工程的發展對于弱電的質量要求不斷提升,因此,弱電的設計得到了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對于智能建筑來說,線路的布線方式以及建筑的整體結構特點等是設計人員著重考慮的對象。但是,從傳統的弱電設計工作上來看,還需要不斷完善。因此,本文主要對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和實際情況的結合問題進行簡要概述,旨在提高我國電力行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結構化綜合布線;弱電設計;智能化
電力行業逐漸朝著現代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筑結構的智能化趨勢也在不斷加強。因此,智能建筑對于電力的需求也就不斷增加。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對于智能建筑進行弱電的設計是較有難度的。所以,設計師們要對這一問題加強重視,通過具體的實踐來找到切實可行的設計方式,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基礎上保證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的安全性和科學性。
1 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的基本思路
從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的方面來看,主要是對系統的集成進行設計,而集成系統的表現形式多樣,范圍較廣,可以反映在整個小區中甚至是每一個單元中。在集成系統運行的過程中要通過相應的協議來進行,采用一種人人都可以接收的方式達到通訊的目的。具體來說,這種系統的運用就是將獨立的信息資源進行集合,實現資源的協調,促進系統的相互聯系。由于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對技術要求、指標以及走線條件等進行詳細地掌握。其中結構化綜合布線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具體的分析和介紹:
第一,綜合布線工作采用的是相對較為標準的線纜和接頭,有助于樓層之間的信息管理和傳遞。即使在終端系統無法工作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正常的使用。這是對于傳統布線方式的一種較大的突破,主要是由于傳統的布線方式沒有嚴格地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而且,如果設備出現了移動,就要重新進行布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如此,對于建筑物造成的危害性也在不斷增大。另外,綜合布線方式可以進行適當地擴展,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提高信息傳遞的能力,不僅可以滿足現如今系統對于網絡的要求,還能為以后電力布線工作的發展和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智能化建筑弱電設計中可以得到廣泛地應用。可以采用綜合布線的系統作為傳輸平臺,其中傳輸的內容可以是語音、數據或者是圖像等等。建筑設備的監控、警報以及安防系統也屬于弱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弱電系統的位置通常不會出現多次變化,所以,獨立性相對較強。在實際的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進行信息的集成,這樣才能保證智能建筑的控制和監督系統發揮應有的作用,并且可以促進智能建筑物業管理工作的效率,完善弱電控制系統信息的完整性。這也是未來弱電系統集成發展的重要趨勢。
2 智能建筑弱電系統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眾所周知,在同一弱電系統中,由于受到電磁的影響,電子設備的工作狀態會受到嚴重的干擾,影響正常的工作。但是在進行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工作中,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避免,提高電子設備的運行效率,實現各個設備的兼容性是工作人員努力的方向。接下來,筆者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進行具體地分析:
第一,弱電系統的抗干擾措施體現出一定的多樣性,可以采用金屬材料來制作弱電設備的外殼,為了提高設備的抗干擾性質,可以在塑料材質的表面噴涂一定的金屬膜,起到屏蔽的作用。另外,為了減少引線的數量,可以采用多層電路板的模式來進行設計。采用短小且直徑較大的電線來布線,主要是為了減少環路的電阻值以及干擾程度,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除此之外,雙絞線傳輸模式得到了工作人員的高度青睞,插接件的設計應該得到避免,數字信號的傳輸方式更勝過模擬信號,隔開電力線路可以在線路敷設時應用單獨弱電井,這樣才能保證電力設備的抗干擾性。
第二,在弱電設計中應注意考慮系統接地問題。接地對高頻設備和系統來說是為電流流回源提供低阻抗路徑,在滿足電磁兼容性上可劃分為雷電接地、安全接地和EMC接地,且共用同一系統,整個系統接地電阻應達到1歐以下。安全接地與雷電接地按規定進行,EMC接地則包括系統接地、設備接地和屏蔽接地等,同時要組成等電位接地網絡。
第三,傳導干擾的控制問題抑制傳導干擾的有效手段是采用電磁干擾濾波器,包括電源線濾波器和信號線濾波器。電源線濾波器以較小衰減把50Hz、400Hz和直流等電源功率傳輸到設備上,同時能大大衰減經電源傳入的電磁干擾信號,保護設備免受損害。信號線濾波器則允許有用信號以較小的衰減通過,同時能大大衰減雜波干擾信號。從而達到了控制傳導干擾的目的。
3針對實際情況來對傳統的布線方式進行調整
3.1 將小區或大樓內的全部傳統弱電系統,主要如電視、電話、供配電監控、安保、計算機網絡等的進線機房或中心機房集中布置于同一區域中,將來可升級改造成系統集成中央控制室。
3.2 將大樓內同級系統的管線、豎向線槽、層間接線箱等集中布置于同一電氣豎井或同一區域中,將來可改造成系統集成干線子系統及管理或設備間子系統。
3.3 可在每一居住單元戶外頂板下掛墻明裝一個綜合接線箱,注意留出一定的擴展空間。如此既可滿足傳統弱電設計要求,使其能夠完成電話、安保、三表遠傳、電視分支器布置、計算機網絡等系統戶內外線路轉接,同時又可在今后有需要時改造成單元系統集成的控制配線設施。
3.4 綜合接線箱和戶配電箱之間應加布電源預留管及設備總線監控線路預留管,同時戶配電箱箱體應適當加大。
3.5 為保證將來改造走線的需要,綜合接線箱至各單元戶內電話、計算機網絡的管線可在滿足傳統設計管線基礎上再進行更高一級的較為寬裕的管線預留。而至各單元戶內電視、安保、三表遠傳等管線則仍按照傳統設計進行管線預留就可以滿足將來線路需要。
3.6 可按照傳統管線設計要求對綜合接線箱與層間各系統接線箱的管線進行預留,并以線槽走線方式為佳。
3.7 消防監控報警系統按國家行業管理規定要求獨立設置,向系統集成傳遞信息可經由其主機接口完成。
結束語
智能建筑弱電工程的實施,設計是龍頭,設計的好壞關系到智能建筑功能與水平的體現,為了滿足人們對智能化住宅的需求,智能建筑功能就要逐步增加,這就要求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設計能適應今后建筑智能化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設計的合理性和經濟性,所以,在進行智能建筑弱電設計時就應該結合實際需求,在綜合比較分析后得到一個優化的方案,為下一步的工程組織和實施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小明.綜合布線應用技術弱電工程技術(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朱立彤等,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智能建筑設計與施工系列圖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3]李軍.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EMC設計[J].城市建設,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