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娟
摘 要:職業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不斷的教學實驗與改革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好評,文章通過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產學研的現狀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并對未來發展的形勢進行了探討,僅供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產學研結合
受到許多職業技術學院歡迎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理論與技術分析上的具有很高的測評值,但是在實際的應用效果上還是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如今就業行情嚴峻的情況下,雖然一直在努力豐富自身的專業水平,但是依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主導因素是畢業生的數量每年都會以較大的幅度進行增長,加上近年來全球經濟的流通運轉不景氣,致使許多的企業不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給畢業生們,產學研模式中的一環出現了問題就會直接導致其他的環節跟著癱瘓,面對這樣的情況,怎樣讓問題得到相應的緩解是每個教育人員都應思考的問題。
1 選擇適合專業特點的產學研結合模式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以培養社會、市場、企業需要的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為主,因此其產學研結合模式按與企業結合的疏密程度分為以下幾種:
1.1 松散結合模式
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對專業設置和調整進行指導。專業委員會成員是從本省或本市企事業單位選派出的,在本專業領域內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的企業專家或者行業專家,各位專家以自己在企業、行業的工作經驗為基礎,以企業、行業今后的發展前景和需求為著眼點對專業建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對專業設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對專業的設置和調整進行動態實時監控。
1.2 中度結合模式——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的“2+1”教育模式,主要特點是三年教學中兩年在校內一年在企業進行,校內教學以理論為主,并輔之以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學生在企業的一年時間以頂崗實習為主。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實習方式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進而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技能。
1.3 緊密結合模式
“訂單式”培養模式。就是職業院校根據本專業的學科特點和企業崗位的實際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由職業院校提供場地,教師、生源,企業提供一部分師資,實訓基地,用人需求,分別在學校和企業進行教學和生產實踐,學生畢業后直接到企業就業的一種產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方法供需對口,效率高。
另外由于計算機專業服務領域的多樣性、行業高速發展性的特點,近幾年又出現了一種新的緊密型的產學研結合模式——軟件外包。
軟件外包原義是指一些發達國家的軟件公司將他們的一些非核心的軟件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件開發成本的目的。軟件外包是發達國家的軟件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種重要的手段。
而由于勞動力成本較低,中國已經成為軟件外包的重要中心。而為了培養社會需求的這種人才,軟件外包也成為一種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現在的“軟件外包”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一般是職業院校與具有經驗豐富的研究型IT教育機構聯合辦學共同培養軟件開發、軟件測試等IT人才。
2 調動學校、企業的合作積極性,促進產學研結合模式有機運行
我國職業院校產學研合結剛剛起步,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大多數產學研結合都停留在紙上,或是初級階段,產學研結合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其次,結合形式單一,結合的形式是簽定校企合作協議書,企業成為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最后,產學研結合主要表現在校方的熱情很高,企業認為合作難度很大,無利可圖,大多持觀望態度。為此,要充分調動學校和企業的積極性。
2.1 加強產學研的合作意識
為了讓產學研之間的結合與運作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可以穩定并且健康有序的運行,產學研上的教學模式應得到各大院校領導的重視,許多學校因為企業就業崗位供應力度不夠大,所以在實際合作的過程中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對這種模式的作用沒有很大的信心,也就導致許多教育研究人員在對這項工作進行調度的過程中積極性很差,對模式運轉的推動力度也不大。為了讓這種現象得到相應的治理,職業院校應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動力上進行動員,將輔助工作上的安排做好。
學校應在運行過程中建立健全產學研機構中的各項事物安排,從根本上對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優越性進行認可,從制度上對產學研機制上的運行進行穩定性的保障,對于工作完成好的專業或者個人進行獎勵。這樣的激勵機制可以增加產學研結合工作上的動力,教育工作者也會因此而增加對產學研結合模式運行的信心。另外,為了讓產學研機制運行的更加的穩定,學校方面要做的是積極的建立一些可以對運行機制進行監督的機構,來對產學研上的工作效率進行監督,防止工作的運行不會因為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懈怠而流于表面。
最后是學校應將教育上的本職工作做好,就是對教師的學習與進修力度進行相應的保障,應該努力的為教師創造更多的進修機會,為教師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平臺,學校應積極的讓教育工作人員深入到企業的基層中去,可以采取掛職訓練的方式得到鍛煉,并且計算機教師可以使用企業設施創造更多的科學研究,并對研究的成果進行政策與制度上的支持。
2.2 改變企業觀念,深化合作力度
對于很多的企業來說,比較重視的是學校培養出的人才利用科學技術上的優勢創造出的科研成果,因為一項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專利可以為企業在短期內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許多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科學研究上的深遠造詣更具有長遠的價值。所以此時職業院校就會與企業之間因為需求上的偏差而出現合作上的矛盾,為了讓這些矛盾得到解決,企業與院校應積極的進行溝通,爭取可以達成動力上的一致。
結束語
在進行計算機專業上的產學研結合模式對人才進行培養時,一定要依據實際進行工作上的安排,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對產學研之間的運行模式進行制度化的保障,實現人才培養的目。
參考文獻
[1]王寶濟.在兩用人才培訓中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5).
[2]萬鋼.學科鏈對接產業鏈促進產學研合作新發展[J].上海教育,2005(07).
[3]曾憲軍.產學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經濟師,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