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通過強化職工衛生主體責任落實、強化職業衛生制度體系建設、強化職業衛生工作基礎條件、強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加強職業健康培訓和宣傳教育、深入開展職業衛生指導幫扶活動、切實提高職業危害事故應急能力等措施,保障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安全生產的平穩進行。
關鍵詞:職業衛生;職業安全;管理工作
原油生產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蝕性等特性,易造成人員、財產的損失和對環境的嚴重影響。職業衛生工作既服務于安全生產,又保證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健康。因此,只有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扎實開展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職業衛生意識,才能預防傷亡事故的發生,更好地控制或減少職業病的危害,以利于保障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安全生產的平穩進行。
1.強化職工衛生主體責任落實
職工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事關油田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各要切實增強做好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主體責任,強化一把手責任意識。完善安全、衛生、人力資源、教育培訓、黨政工團等多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安全監管部門綜合監督,各部門分工管理,單位全面負責,職工參與監督”的職業健康管理格局,共同推進職業健康管理工作。要盡快明確職業健康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確保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2.強化職業衛生制度體系建設
要切實加強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分類實施風險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完善專業職業健康工作標準、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規范、職業危害作業現場監測點設置標準。要促進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的標準化,形成比較完善的制度標準規范體系,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場所作業操作規程,實現規范化管理。
3強化職業衛生工作基礎條件
要持續完善職業衛生基礎管理工作,重點加強職業衛生工作的標準化、程序化管理,健全、完善各崗位工種職業健康操作規程,規范監測點設置,全面開展職業病危害現況評價,夯實職業衛生工作基礎,提升管理水平。要認真開展職業病危害防治評估工作,不斷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要規范職業病危害場所定期檢測工作,按照有崗必設點、有點必監測的原則,深入現場,認真核查員工巡檢路線和作業方式,合理、規范布置職業病危害監測點,確保做到檢測場所全覆蓋。接觸職業危害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要建立員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嚴格執行告知制度,切實做到“健康情況我知道”。員工申請進行職業病診斷、鑒定時,各單位應當如實提供員工的職業史、職業危害接觸史、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以及勞動者職業健康體檢結論、復查建議及治療結果等相關資料。
4強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
要按照職業衛生評價的要求,嚴格規范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預評價、防護設施設計、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工作。要加強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工作的力度。要加強與安全生產“三同時”工作的協調與配合,建立并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探索建立公正、科學的審查和驗收機制,嚴把項目審查備案關口,增強建設項目審查和驗收工作的嚴謹性和透明度。
5加強職業健康培訓和宣傳教育
要扎實開展職業衛生資格取證工作,切實做到管理人員持證上崗。要強化單位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增強管理層的守法觀念和關愛員工健康的意識。要加強職業健康監管人員的培訓,全面提高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要強化員工的職業健康培訓,普及職業危害防護知識,增強防護意識和能力,正確使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要強化應急演練培訓,提高員工識別危害、防范事故、自我防護、緊急避險和應急處置的能力。要充分發揮油田現有安全培訓機構的作用,聘請或培養業務能力強、專業對口的職業健康人才,充實師資力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貫工作。要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以及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現場咨詢、分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宣傳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法律知識和職業健康基本知識,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6深入開展職業衛生指導幫扶活動
要加強作業現場的檢查,強化對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職業病防護設施、警示標識、監測儀器、防護用品、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等的檢查,確保工作場所粉塵、毒物、放射性物質等主要危害因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有序開展職業健康管理幫扶活動,包括職業危害因素識別、作業場所監測點設立、監測方法、護品使用和維護、檔案建立、對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及基層人員進行培訓等。要完善職業衛生檔案,檔案管理做到專人、規范、可追溯。要充分利用好基層隊《職業健康檔案》記錄本,規范職業健康檔案記錄。要從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入手,充分利用專業心理健康援助機構的力量,深入基層開展對職工的心理健康培訓,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預措施,舒緩員工情緒,調整員工心態,消除可能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保護和促進職工身心健康,真正實現油田職工“安全體面地工作,健康舒適地生活”。
7切實提高職業危害事故應急能力
要將職業危害應急工作納入安全生產應急工作之中,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和器材。定期開展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演練,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適時修訂完善職業危害應急預案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要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防護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總之,要有效組織職工扎實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明確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不斷加強監管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要結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企業職業健康、勞防用品相關標準和制度。同時,要注重加強職業健康培訓和健康監護、個體防護用品配備及使用管理、在用護品監督檢查與檢驗,保障職業健康防護經費投入,做好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檢測、評價與治理,完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要認真落實職業危害項目申報及變更,建立健全職業健康檔案。要通過強化職業衛生基礎管理工作,切實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益。
作者簡介:
吳曉明(1972—),男 ,山西太原人,大學本科,注冊安全工程師,現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安全技術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