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澤良
摘 要:玉米是國家的重要農業作物、經濟作物,對于推動淀粉產業以及畜牧產業都有著重要作用。在科技發展下,農業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無論從農業生產設備上,還是在種植方法上,都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也就需要廣大農業生產者,能夠不斷提升自身水平,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切實提升玉米產量與效益。本文就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做了相關分析。關鍵詞:玉米;種植技術;推廣應用農業生產知識、技術隨著科技發展,不斷的發生著巨大的變革,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并且能夠切實的提高農業產量,為國家增產、為農民增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科技在進步,但是受到各種原因影響,先進的科技并沒有在第一時間應用的到農業上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筆者由農業種植技術入手,分析了農業生產中玉米的種植技術,并最終闡述了如何推將技術進行推廣。
1 玉米種植技術
1.1 種植品種的挑選
挑選優質的玉米種子就是種植出優良玉米的第一步。在選擇種子時,一定要選擇那些種子顆粒表面飽,且具有耐干旱性能、能夠抵御一些常見農作物疾病的品種。一個優良的玉米品種,能夠有效的保證種植成活率,在面對惡劣氣候變化時候,也能夠使作物不受其影響,保持相對穩定的產量。
1.2 種子的處理
在種植之前對于種子的處理也是尤為關鍵的,在處理過程中,要將種精子進行全面篩選,挑出其中干癟、發霉、殘缺以及含有較多雜志的種粒,務必保證玉米種粒的綜合質量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還有一點要注意,在種植之前,要將種子置于陽光下暴曬一星期,相比沒有暴曬的種子,經過處理種子的出芽率明顯上升。這些都是保證玉米產量的重要方法。
1.3 科學合理的進行播種
科學合理的進行播種,對于玉米產量的提升也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地域廣闊,土地類型也呈現出多樣性,氣候變化差異較大,這就需要農業工作者能夠結合當地土地特點、氣候規律精心播種,合理的安排播種過程和播種時機。科技的飛速發展也讓農業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在播種過程中引入農業機械能夠顯著提升播種速度,也更方便農業工作這抓住最適宜的播種時機。在實際操作中,播種量根據品種特性可酌情增減,一般在2-2.5kg/畝,播種方式主要是通過機械和人工,其中機械播種方便快捷,可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播種規格應行距60-70cm,播種深度約4-6cm,保持深淺一致。
1.4 有規劃的合理密植
我國土地面積廣闊,但同時有大面積土地處于戈壁、荒漠、山區,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農業種植面積,在土地稀缺、灌溉條件不足的地區,怎么在一定單位的面積上種植更多植物也就成了一個重要問題。在全面掌握了品種特性的基礎上,可以對當地的土地特點、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以及地域氣候規律進行分析研究,參考玉米有關的栽培管理技術,提升單位面積玉米的種植密度,以提升種植產量。
1.5 施肥
現有的一年一輪或者部分地區一年兩輪的種植模式在極大程度上透支了土地肥力,在土地肥力不足的情況下,自然而然也就會影響到植物的產量。面對這一問題,可以采用施肥的方式解決、改善。在施肥的過程中要綜合的考慮土地特點、土質類型、種植植物的生長需求進行合理施肥。植物生長過程中對于氮、磷、鉀元素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在施肥的時候,應當以氮肥、基肥為主,并且有規劃的輔助施加粒肥、磷肥。玉米在各個生長時期對個微量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在玉米幼苗時期,在施肥過程中可以通過施加基肥,并且增施氮肥,促進幼苗茁壯生長。在施加廢料的過程中,要將植物的各個生長階段對養分不同需求考慮在內,有層次的施加葉面肥、提苗肥、孕穗肥,促進玉米能夠保證玉米一直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
1.6 有效的灌溉
科學合理的灌溉能夠更好地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玉米在各個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在幼苗時期對水分需求較小,但隨著玉米的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需要人為的進行科學灌溉。科學的灌溉需要以數據為導向,掌握當地的土質特點、氣候類型,考慮到植物所處的具體生長時期,給予植物充足水分,促進植物的生長,提高植物的產量。
1.7 田間管理
(1)玉米苗期。應做好玉米的查苗、補苗、間苗工作,拔除長勢較弱的玉米苗,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2)玉米穗期。抽雄期是玉米生長的重要階段,此時應當做好玉米銹病、大小斑病、蚜蟲、玉米螟的防治工作。(3)玉米花粒期。做好施肥和灌溉工作,重點做好葉面肥的噴施工作,促進玉米健康生長。
2 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分析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糧食作物,它的增收增產,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做好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不僅有利于玉米產量的增加,還能夠保證人們的經濟收入的增加,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玉米產量增加,能夠滿足社會對于糧食作物的需要,從而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諧。
2.1 增大宣傳力度,擴大推廣范圍
近年來,大部分農民因不了解現代種植技術,選用傳統的玉米種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玉米種植的發展。基于此,應當不斷增加大現代農業技術的宣傳力度,轉變農民傳統種植理念,使其全面掌握新型種植技術。
2.2 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玉米種植的扶持力度,把提高玉米種植效益放在首位,可以將玉米產業發展定位成“健康、生態、綠色”食品來加以扶持發展。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力爭成熟時間再早點,分期分批種植,延長采收上市時間,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朋友能夠依靠種植冬早糯玉米增收致富。農業部門應該加強對玉米田間管理技術培訓和病蟲害防治力度,為種植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切實提高玉米產量。另外,還需培養大量科學種植技術專業人才,使其深入地頭給予農民詳細的指導,提升玉米產量。
2.3 合理劃分試驗田,全面掌握科學技術
通過合理劃分試驗田,使得掌握先進技術的人才進行科學的種植,讓農民認識到科學種植的實際效益,充分發揮先進種植戶的引領、榜樣作用,實現科學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生物學以及電子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玉米有了進一步、更加深刻的認識。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玉米種植業相關機械生產設備的優化,給農業生產提供了便利。這也就需要全面的做好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使農業工作者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以科學的方式方法優化農業生產方。以期能夠通過技術的推廣應用,優化玉米種植的各個環節,提升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1]袁劉正,柳家友.豫中南地區玉米育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農業科學,2011,40(6):49-51.
[2]顏勇剛,任緯.玉米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5):11434-11438.
[3]王振華,張新,張前進,等.玉米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2009(9):50-53.
[4]張前進,王振華,張新,等.玉米種質資源的創新與利用[J].河南農業科學,2006(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