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成都市新都區就業局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業務工作為載體,積極創新方法,拓展工作平臺。區就業局黨支部與西南石油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黨支部開展聯創聯建,以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為切入點,以做好新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為落腳點,構建了政府、行業、企業、高?!八奈灰惑w”的工作新模式,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和同頻共振,推動新都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2017年6月,區就業局黨支部與西南石油大學雙創中心黨支部簽署了支部聯創聯建協議書,并以聯創聯建為突破點,創新組織生活方式,突出“學”字,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示范引領作用。在學習形式上,創新開展互聯網+“線上平臺”學、走進基層“線下實地”學、政治業務融合“課堂互動”學,同時聯合開展“大黨課”“先鋒講堂”等系列教育活動,確保學習的有效性。全年共舉辦“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解讀”等專題講座9次,開展“校地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途徑”等專題討論2次、大黨課4次,形成學習報告、專題討論報告10余篇。
共建以來,雙方黨支部從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入手,共謀思路、多措并舉,以“學”促“做”,真正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精,促進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工作協同推進。
雙方共建“新都區創新創業學院”,確保工作“做實”。創新創業學院為新都區青年(大學生)搭建創業培訓、實踐平臺,每年開展創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40期,近兩年來累計培訓學員達6400余人。
開展青年(大學生)創業“精準幫扶”,確保工作“做細”。2017年先后面向在校創業大學生、新都區實體創業青年等舉辦創業講座9場,現場指導26次,協助學生創業團隊申報創業補貼110余萬元。雙方支部對“成都會當網絡科技”等四個學生創業項目,在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進行“精準幫扶”,推動了項目的快速發展,并成功注冊公司。目前4個項目累計創造就業崗位116個,年產值達到2600余萬元。
推動高校與行業對接,確保工作“做深”。共建雙方針對新都區創業企業和地方產業特色,深入高校、企業進行專項調研,收集行業發展難題,并主動對接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解決,形成調研報告7份。同時,著力打造就業見習基地,鼓勵高校學生進入基地實習,促進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轉化并推動行業發展。目前建成見習基地13家,今年發放補貼資金6.96萬元。
深入開展扶貧脫困幫扶活動,確保工作“做精”。共建雙方將簡陽市6個貧困村和滎經縣萬年村作為定點扶貧脫困幫扶對象,組織黨員干部走訪貧困戶,并收集當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求,對當地有創業就業意愿的群眾和大學生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有效提升萬年村大學生就業創業成功率。新都區為簡陽市提供38萬元扶貧資金,幫助他們開展就業培訓等幫扶活動,提高就業技能,促進早日脫貧。
聚焦供需結合,搭建溝通平臺。共建雙方精準梳理近年來西南石油大學畢業生的專業設置與新都區產業發展需求,建立校地聯席會議制度,共同搭建人才輸送渠道。2017年全區共舉辦專場招聘會46場,吸引4.23萬余人進場參加招聘求職,其中有1000余名西南石油大學生留在新都就業創業。
聚焦活動共辦,促進創業就業。
新都區政府與西南石油大學共同承辦兩屆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并在經驗交流會上做主題發言。2016年以來,新都區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高水平競爭性平臺上累計獲金獎13項,1335名教師和學生參與創業,累計創辦企業186家,創造就業崗位1800多個。
聚焦合作共贏,推進四位一體。“1+1”黨支部聯創聯建,開啟了校地黨建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構建了政府提供政策和保障,行業引領科技前沿,高校承擔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企業提供實踐平臺的政府、行業、企業、高?!八奈灰惑w”工作新模式,全面推動新都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