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克難攻堅,織牢就業創業“保障網”
創業有新路,就業有平臺,生活越來越有盼頭。在攀枝花,廣大群眾對政府幫扶就業創業的政策無不點贊喝彩。2016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741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925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451人、開展創業培訓4398人……這些可喜的數字是攀枝花市就業服務系統采取各項堅實有力的幫扶措施、全力扶持創業就業、為群眾編織安居樂業“保障網”的真實注腳。1年多來,全市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攀枝花加強企業失業動態監測、園區用工監測和失業預警分析,與攀鋼、攀煤等大企業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綜合做出形勢研判,提前做好企業規模性減員應對預案。
同時,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入企開展政策宣傳,及時為企業提供轉崗培訓政策支持。全市3家國有大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有序展開,其中煤炭行業去產能職工安置1801人。通過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供崗位推介、職業培訓、創業幫扶、公益性崗位安置和失業保險待遇發放等服務,確保下崗人員基本生活有保障、學技能有去處、找工作有信息、想創業有幫扶。
針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特點,創新反擔保方式,為涉農企業開發農產品質押反擔保模式。鼓勵返鄉農民以耕地、林地等作為抵押物申請融資貸款,落實農村中小企業、密集型企業創業貼息貸款。2016年共發放返鄉創業擔保貸款240萬元。
開創“政府+企業+合作社+金融機構”的多元返鄉創業服務載體,簡化返鄉創業登記方式,放寬經營場所登記要求,全面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通過盤活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全市創辦了2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2309人,創辦企業37個,帶動就業7000余人次。
在全市24個貧困村開展了送技能下鄉行動,以農村實用技術、就業技能培訓為主,大力實施培訓脫貧。共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241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08人、勞務品牌培訓166人,發放補貼63.51萬元。
結合“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專項活動,為貧困勞動力搭建政策宣傳和用工對接平臺。開展送崗位信息下鄉活動599場次,提供崗位6246個;開展扶貧專場招聘會41場,實現就業4291人。同時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150個,發放補貼7.98萬元。
為解決返鄉農民工和草根能人創業的資金難題,出臺了《攀枝花市貧困家庭申請小額借款操作辦法》,為貧困家庭從事種植、養殖業的提供2萬元免息免擔保小額借款。
啟動建設攀枝花市創業指導中心,打造涵蓋融資服務、專家指導、創業實訓、苗圃孵化等多功能創業服務平臺。東區金沙逐夢眾創空間、恒力創業基地等7個項目建成或在建,以市創業指導中心為核心的一批層次多樣、特色鮮明、覆蓋全域的眾創空間正在加快構建。
2016年,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攀枝花大學生產業創業孵化園”成功被認定為省級創業孵化園。
結合政策宣傳年活動,通過報刊、網絡、微信、短信、廣播定向推送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在攀枝花學院探索建立高校就業服務站,為大學生直接提供便捷的就業服務。
進一步規范見習基地管理及補貼申報,落實大學生創業補貼254萬元、見習補貼66.98萬元、求職補貼36.96萬元;重新認定見習基地85個,新增高校畢業生在崗見習249人。
舉辦校園雙選會、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共11場,提供崗位8845個,達成就業意向1563人。
成功舉辦攀枝花市第四屆青年創業創新創富大賽和東區第二屆“攀枝花市商業銀行杯”創新創業設計大賽,營造了青年創業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重點圍繞旅游新村建設、陽光康養旅游等產業需求,加快培養飯店業、旅游業、康養服務等技能型人才,共開展“四類人員”技能培訓10807人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7340人次。
重點鼓勵高校學生參加創業培訓,并嘗試性開展戒毒康復人員等特殊群體創業培訓。全市共組織創業培訓8970人次、創業能力培訓4398人次、創業實訓991人次,并組織91名創業者參加四川省第七屆“我能飛”大學生成功創業者提升培訓。
在失業保險收入減少、申領人員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攀枝花市全力確保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共發放29176人失業保險待遇26242.44萬元。
同時,繼續落實穩崗補貼政策,有力穩定了現有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壓力。全市共發放297家企業穩崗補貼2724.68萬余元,惠及職工5.14萬人。
攀枝花市就業服務管理局 賈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