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茹
(中共如皋市委黨校,江蘇 如皋 226500)
農村基層干部的形象塑造
何玉茹
(中共如皋市委黨校,江蘇 如皋 226500)
新形勢下農村基層干部的形象是做好當前農村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層領導干部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骨干力量,農村基層領導干部要從外在形象到內在形象上塑造不僅受到基層群眾喜愛而且貼近群眾生活的基層干部形象。
農村基層干部;形象塑造
個人形象是指一個人的外表或容貌,也是一個人內在品質的外部反映,反映一個人的內在修養。領導干部的形象通常是指人們對領導干部在履行職責、義務和社會生活中所體現的政治業務素質、精神風貌、思想品行、紀律作風、工作態度、能力、業績等綜合評價和總體印象。農村基層干部要重視自己作為一個干部的形象,因為這個形象不僅是個人形象,更關乎黨和國家的形象。
(一)農村基層干部形象事關黨和政府的整體形象
農村基層干部處在農村工作的最前線,是黨和政府在農村的代言人,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對于農民基層群眾來說,他們對于黨和國家的形象的感受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對黨和政府涉及到農村的方針、政策、法規的感受,這些方針、政策、法規是由農村基層干部來執行的,在其具體執行過程中,基層群眾對這個政策的感受與評判,取決于基層干部的具體執行;第二個方面是對基層干部為農民辦實事過程中的體會和感受。首先基層干部有沒有真正為農民辦實事,群眾是最清楚的。其次他們做得好不好,影響到群眾對基層干部的印象。
(二)農村基層干部形象是做好群眾工作的保障
農村基層的領導干部做什么工作都離不開群眾,因此只有得到群眾的支持,才能把基層工作做好。基層干部建立起良好的形象,獲得群眾喜愛和信任,群眾工作就容易做好;相反,基層干部形象差,得不到群眾的支持,群眾工作就相應難做。
(三)個別惡劣形象對整體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對農民來說,農村基層干部以上的領導一般很難見到,因此即使他們中有人因違紀被處理也不會有太大反響。但是村書記、村主任等基層村干部,與農民接觸多,甚至很熟悉,因此一旦村干部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受損,農民則很難再對村干部產生信任。
在這幾年紀委查處的案件中,農村基層干部腐敗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小官巨貪,在發達地區出現頻率尤其高;二是微腐敗大危害,貧困地區村級經濟薄弱,國家扶貧政策多且力度大,出現了一些農村基層干部侵吞受災款、低保款等事件,錢可能不多,但都是事關農民的救命錢,造成的社會危害性較大,導致農村基層干部的形象惡化。實際上,我們的基層干部整體上來講都是好的,但就是個別的壞形象影響了整體形象。所以農村基層干部在工作中,每個人都要注意自身形象。
形象的表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具體的,包括言行舉止、衣著裝扮等,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外在形象;一種是抽象的,是通過氣質、風貌等所體現出來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形象。
(一)外在形象
一個人良好的外在形象,是通過衣著外表襯托出來的角色形象。在講究文明的現代,整潔的衣著,得體的儀表展現給他人的形象,能夠更容易被他人接受和歡迎,作為領導干部來說,更有利于工作的展開。
1.衣著得體,打造樸實干部形象
一個人的衣著打扮反映他的素養。對于農村基層干部來說,著裝最重要的就是得體。有的干部在機關工作時習慣了每天西裝領帶皮鞋,到農村基層工作后還是這樣的衣著,就不適宜得體。農村基層干部的衣著也應該體現樸實的特征。對于自己的衣服、配飾要重視。從大方向來說,基層干部的儀容衣著整體上應該做到正規、干凈、整潔、文明。
2.一舉一動,打造高素養干部形象
舉止行為是人外在形象的表現形式之一,它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素質和教養的高低。對于基層領導干部來說,在與群眾交往中,其行為舉止就是一種信息,于不知不覺中傳遞給群眾,這些行為舉止則直接會影響領導干部的形象。對于基層領導干部,其行為反映他的工作作風。守住小節是對領導干部作風修養的一個基本要求,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反映人品和作風,群眾評價領導干部的品行,往往就是從這些小事小節來判斷。農村基層干部,心中應該本著人民公仆思想,這樣才能在行為上表現出一個良好的干部形象。總的來講,農村基層領導干部的舉止行為要做到文明、大方和穩健。
(二)內在形象
《中共中央加強改進新形勢下黨建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也提出,新時期好干部的標準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老百姓對于好干部是如何理解的呢?概括一下就是“少跑腿,少作難,多辦事,辦成事,不花錢”。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樹立好以下形象:
1.理想堅定的政治形象
古人有句話:“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這句古語生動闡明了遠大理想對現實追求的能動作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始終是我們黨自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攻堅克難的思想力量源泉。習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這一條。”我們的基層干部無論是不是黨員,都應該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但是在當今社會,一方面主流的價值觀被挑戰,基層干部面臨多元思潮的沖擊;另一方面物質誘惑眾多,可以說基層干部隨時隨地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物質誘惑。所以,在一些農村基層干部中出現了各種問題。習總書記一再強調,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2.以身作則的擔當形象
勇挑重擔、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基層干部要親自解決最艱難的問題,千萬不能把燙手山芋丟給別人,自己隔岸觀火,坐享其成。基層干部要做到讓群眾“跟我來”,而不是讓群眾“給我上”。農村基層干部要想獲得群眾的擁戴,就必須遇事敢擔當、不推責,給群眾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3.聯系群眾的親切形象
干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這不能僅是一句口號,而應當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這就需要農村基層干部在想問題、做決策、干工作時都要以群眾滿意度為導向。并且能夠下的田坎,進的門檻,能入心坎,去除衙門習氣。基層干部應該深入了解群眾真正需要什么,群眾的利益無小事。農村基層干部不僅要辦大事情,更要善于辦小事情。
4.清正廉潔的清白形象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提到反腐工作,尤其提出“老虎”、“蒼蠅”一起打。廉潔自律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東漢太尉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影響深遠,塑造了嚴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農村基層干部要有自律、自我拒絕腐敗的把控力。農村基層干部樹立清正廉潔的清白形象,一方面要做到心中敬廉敬法,有一條不能觸碰的底線;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督公開機制,公務首先要公開透明,比如基層財務的收支情況、辦理低保戶的操作情況等等,這是預防職務犯罪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5.勤政務實的踏實形象
農村基層干部要樹立勤政務實的踏實形象,就要實干。首先要想干事,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農村基層干部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既然做了村干部,就要把這個干部做好,要想法設法地找事做。其次是會干事,想干事不一定干成事,關鍵就在于會干事。農村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做群眾工作,就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著手。第三就是要干成事。對于農村基層干部來說,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干成事”的目標,如果沒有干成事,甚至出了事,干就是白干。
6.善于溝通的語言形象
古代典籍《論語》里講到,“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著名思想家荀子說:“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這都充分說明語言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善于同群眾說話》中強調:“有少數干部不會同群眾說話,在群眾面前處于失語狀態。其實,語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對于農村基層干部而言,語言具有更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農村基層干部講話,首先要講政治。絕對不能講反黨反共,違背政治立場的話,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堅守而不可逾越的底線。其次要有藝術。藝術性是語言中最難把握的,好的語言藝術能夠在溝通交流中,化干戈為玉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有針對性。要注意說話的對象,農村基層干部說話最多的對象就是村民,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那么干部說話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引經據典,不要說了一大堆,老百姓還聽不懂。農村基層干部與群眾說話,還要做到不使用官話套話,甚至不使用普通話,要學會并且善于講群眾的語言。第四要準確真實。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對政策把握不準確,在與群眾對話中出現模糊含混的語言。甚至還有的基層干部面對群眾,什么話都敢承諾,但背轉身就把自己的承諾拋之腦后,把對群眾的承諾只當做是解決群眾當前問題的應急手段。第五要善于聽。農村基層干部作為基層第一線的領導干部,直接面對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一時很難給出好的解決方法,不要貿然講話,要聽群眾怎么講。農村基層干部要善于并且主動傾聽群眾的心聲,從而塑造基層干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7.熱愛學習的良好形象
前面說的眾多農村基層干部形象的形成,都需要不斷學習。現在學習的方式很多,其中讀書對于領導干部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工作至關重要。那么農村基層領導干部對于要讀的書,首先要學會鑒別和取舍,多讀高品位的書。習近平同志要求:當代領導干部應該讀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做好領導工作必須的各種知識以及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等。
責任編輯:徐芳
D262
A
1674-1676(2017)01-0083-03
何玉茹(1984-),女,江蘇常州人,中共如皋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為基層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