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群,羅 林,許鳳冉,劉 晶
(1.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北京 100053;2.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38;3.北京新華節水產品認證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合同節水管理相關標準解析
張繼群1,羅 林1,許鳳冉2,劉 晶3
(1.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北京 100053;2.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38;3.北京新華節水產品認證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合同節水管理技術通則》(GB/T 37149—2017)、《項目節水量計算導則》(GB/T 37148—2017)和《項目節水評估技術導則》(GB/T 37147—2017)3項合同節水管理國家標準已編制完成并即將頒布,將為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的規范化實施提供技術支撐。針對上述標準制定的背景、標準主要內容及標準實施的意義進行解析,可為準確把握標準內涵及正確使用標準提供參考。
合同節水管理;節水量計算;節水評估;標準解析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且與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國的基本水情,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需要長期面對的基本國情。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日益明顯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問題嚴重、水生態環境退化等水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嚴峻的水資源形勢,迫切要求我國轉變用水方式,強化節約用水,從源頭上緩解水資源短缺壓力,減少污水排放,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發展戰略,強調必須從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層面,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切實保障生態安全,從資源使用這個源頭抓起,把節約資源作為根本之策。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指出,解決中國水問題必須優先節水,同時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使市場機制在優化配置水資源中釋放出更大活力。《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進一步明確了節約保護水資源,推進先進適用的節水、治污、修復技術和裝備產業化發展,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理順價格稅費及促進多元融資等方面的相關要求[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推行合同節水管理”[2]。2016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發改環資[2016]1629號),明確要求建立合同節水管理技術標準體系,為合同節水管理提供較完備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性文件[3]。2016年10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全民節水行動計劃〉的通知》(發改環資〔2016〕2259號)提出,“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以節水效益分享、節水效果保證、用水費用托管為模式,在公共機構、高耗水工業、高耗水服務業、高效節水灌溉等領域,率先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鼓勵專業化服務公司通過募集資本、集成技術,為用水單位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形成基于市場機制的節水服務模式。鼓勵節水服務企業整合市場資源要素,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現代節水服務企業。”[4]
在上述背景下,水利部綜合事業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按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對合同節水管理模式進行了研究和實踐探索,并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構建了合同節水管理標準體系,編制了《合同節水管理技術通則》(GB/T 37149—2017)、《項目節水量計算導則》(GB/T 37148—2017)和《項目節水評估技術導則》(GB/T 37147—2017)3項國家標準。上述標準的發布對于完善合同節水管理標準體系,規范和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1 《合同節水管理技術通則》(GB/T 37149—2017)
《合同節水管理技術通則》(GB/T 37149—2017)對合同節水管理的定義、模式分類、技術要求、合同內容及文本等進行了規定,標準適用于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的實施。
術語和定義部分界定了什么是合同節水管理和合同節水管理項目,規定凡是能提供用水診斷、節水項目設計、投資、建設、運行管理等服務的專業化機構均可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對用水單位實施節水項目改造。
合同節水管理模式需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該項標準在綜合考慮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實際及各參與方利益的基礎上,提出了節水效益分享型、節水效果保證型以及用水費用托管型等3種主要類型。節水效益分享型,是指節水服務企業和用水單位按照合同約定的節水目標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資成本、分享節水效益的模式;節水效果保證型,是指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單位簽訂節水效果保證合同,達到約定節水目標的,用水單位支付節水改造費用,未達到約定節水目標的,由節水服務企業承擔合同確定的責任;用水費用托管型,是指用水單位委托節水服務企業進行供用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節水改造,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用水托管費用。合同節水管理模式不是僅限于以上幾種模式,還可以嘗試固定投資回報、節水設備租賃或由以上幾種基本類型的任意組合等多種合同節水管理模式。
該標準的技術要求部分對節水潛力分析、節水基準和目標的確定、節水技術措施(集成)、節水效益分享方式以及節水量計算和評估方法等提出了要求,規定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各階段工作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以及技術標準執行。
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單位在初步確定項目技術方案和合同節水管理模式的情況下,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簽訂合同。標準中列出了合同內容,包括但不限于:①合同節水管理模式、范圍或邊界;②項目期限;③項目預期目標;④項目驗收;⑤投資與效益分享;⑥雙方權利義務;⑦項目所有權及其歸屬;⑧違約責任;⑨合同變更、解除等;⑩爭議解決;保密條款和知識產權等條款。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各參與方應按照上述條款簽訂合同,以保障各方利益。
標準還針對節水效益分享型模式給出了具體的參考合同文本,其他合同節水管理模式也可參照執行。
2.2 《項目節水量計算導則》(GB/T 37148—2017)
《項目節水量計算導則》(GB/T 37148—2017)對節水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節水量計算的術語和定義、一般要求、計算方法等進行了規定。
術語和定義部分給出了節水量計算直接相關的項目節水量、基期、統計報告期、校準取水量等概念內涵。
一般要求部分提出了項目節水量計算的基礎條件,包括取水量的計算和統計、水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等,同時針對項目邊界的確定、基期和統計報告期的選取等關鍵問題提出了要求。
計算方法部分給出了基本公式、模型法和直接比較法。基本公式說明了項目節水量概念中的變量關系,是采用模型法、直接比較法等方法測算項目節水量的基本依據。
模型法利用取水量和主要影響因素的統計數據,建立“取水量-影響因素”模型,計算項目節水量。該方法適用于具備準確、完整的基期和統計報告期生產生活統計數據及取水量影響因素數據,通過測量、計量手段可以獲得基期和統計報告期取水量的項目,是計算項目節水量最常用的方法。
直接比較法通過比較節水措施開啟與關閉情況下取水量的差異,測算項目節水量。該方法適用于節水技術改造措施實施后可關閉的項目,如建有水循環利用、再生水利用等系統的項目,可以更直接地實測計算得到項目節水量,在滿足條件時可優先采用。
各用水行業的節水量計算具有不同的指標和特點,需要結合節水項目實際,研究具體的節水量計算方法。為便于讀者理解使用,給出了模型法和直接比較法可供參考的附錄案例。
2.3 《項目節水評估技術導則》(GB/T 37147—2017)
《項目節水評估技術導則》(GB/T 37147—2017)對項目節水評估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程序及方法進行了規定。
術語和定義部分給出了項目節水評估相關的項目邊界、項目節水量、校準取水量、校準排水量、項目減排水量等概念內涵。
基本要求部分針對節水評估的遵循依據、節水評估機構和人員要求、評估范圍、評估資料及數據等方面提出了原則和要求。
項目節水評估一般分為前期準備、測量核查、分析評價和報告編制等4個階段。
(1) 前期準備階段是項目節水評估的前提和基礎,包括節水評估范圍、評估任務的確定、相關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等。
(2) 測量核查階段包括現場核查、項目取水量和排水量的測量和驗證等工作。現場核查主要是對單位用水情況和建設狀況進行核查;項目取水量和排水量的測量和驗證主要包括測量和驗證方案的編制,相關檢測設備的安裝、調試,相關數據的測量、統計等工作。
(3) 分析評價階段是項目節水評估的核心環節,包括節水量和減排水量計算、用水效率評估、節水效益評估等工作。項目節水量應依據《項目節水量計算導則》(GB/T 37148—2017)進行計算,減排水量可參考企業水平衡測試、用水統計與管理等相關標準進行分析和計算;節水效益包括直接節水效益和間接節水效益,可從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生態等方面進行評估。
(4) 報告編制階段是完整記錄項目節水評估過程與結果的文件,體現項目投入正常運行后實際的節水減排效果。標準給出了報告編制的具體要求、報告結構及內容。
為便于讀者理解使用,標準列出了可供參考的項目節水評估流程圖、前期準備階段基礎資料目錄清單等附錄。
科學界定合同節水管理及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準確計算和客觀評估項目節水量,是保障合同節水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
《合同節水管理技術通則》(GB/T 37149—2017)等合同節水管理國家標準的制訂發布,有助于社會各界對合同節水管理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認識和領悟;標準的發布能夠為激發用水戶的節水原動力,暢通社會資本參與渠道,能夠促使節水服務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市場驅動與技術創新的良性循環,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市場化運作格局提供技術支撐。
《合同節水管理技術通則》(GB/T 37149—2017)等3項標準的發布實施,對完善合同節水管理技術標準體系,保障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的順利實施,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 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EB/OL].(2015-04-16)[2017-08-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4/16/content_2847709.htm.
[2]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EB/OL].(2015-10-28)[2017-08-19].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03/t20151103_520379989.shtml.
[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EB/OL].(2016-07-27)[2017-08-30].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608/t20160804_814053.html.
[4]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等.關于印發《全民節水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16-10-28)[2017-08-15].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610/t20161031_825148.html.
F407.9
M
1003-9511(2017)05-0057-03
2017-08-30 編輯:陳玉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專項經費項目(環資16-45)
張繼群(1966—),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主要從事水資源管理與研究。E-mail: zjq@mwr.gov.cn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