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佳,王 健,楊 艷
羽毛球訓練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影響
何佳佳,王 健,楊 艷
選取10-12歲年齡階段,無羽毛球基礎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據統計法等多種實驗方法,對羽毛球教學效果進行實踐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在各方面變化都很明顯,其中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尤為顯著,羽毛球運動對處于第二激烈增長階段的青少年身體素質有顯著的影響。建議:提高對羽毛球運動重要性認識;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全民健身體系;加強青少年羽毛球教學、科研力度;優化教學、訓練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優化學校羽毛球師資隊伍;加強體育科學監測、醫療等支援;積極組織青少年羽毛賽事。
羽毛球;訓練;青少年;身體素質
陽光體育在我國開展已有7年之久,學生身體素質連續下降的現象得到基本得到遏制,可是力度不夠大,主要原因是當下的教育體制為應試教育,面對著升學壓力、各類競爭壓力,學校不能夠高度重視體育課、重視陽光體育的開展。面對此類現象,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學校與家庭和社會相結合。查閱文獻資料發現,學者多數研究的羽毛球某一專項技術訓練對身體素質的影響、羽毛球對專業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影響以及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等,而針對小學生羽毛球訓練身體素質變化大的研究比較罕見。如尹海燕以8-10歲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專項協調性訓練為研究進行分析,并提出促進協調性的一些訓練方法[1]。陳宏偉對高等學校羽毛球步伐的教學進行探究,提出相應步伐訓練的措施[2]。鄒修竹在羽毛球技術學習中對專項體能訓練和相關身體素質進行了研究,并提出加強體能訓練的相關措施[3]。小學階段正是從不定性到定型,成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可塑性極大因而也是受教育、形成良好素質的關鍵時期[4]。雖然目前我國羽毛球事業形勢發展一片大好,可是各國都在努力,而競技體育的殘酷性恰恰就在于不進則退,進的慢也是退,所以我們應該積極配備后備力量,而這些就要從娃娃抓起,從他們的興趣愛好開始培養,通過這些學習激發了學生對羽毛球的興趣愛好,更好的全面的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以后各個專業技能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為國家培養了更加豐富的后備力量。研究期望能夠激發青少年對羽毛球的熱愛,社會各界人士對羽毛球的認可,對“陽光體育運動”更好地落實,對“奧運爭光計劃”產生一些積極的促進作用。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據統計法等多種實驗方法,對羽毛球教學效果進行實踐分析,皆在制定出符合該年齡階段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的有階段、有計劃、有層次的訓練方法,進而促使青少年在掌握羽毛球技術,全面增強體質。
1.1 研究對象
選取10-12周歲青少年200人為實驗對象,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均為良好。將兩個小組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論文研究需要,針對性的在中國期刊網、知網、碩士博士論文庫、西安體育學院圖書館藏書、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各個學校的體育學報等査閱文獻。
1.2.2 實驗法
采用實驗法,主要是運動現場試驗,通過坐位體前屈、電子稱、米尺、秒表及反應時等儀器在訓練前和訓練后分別對羽毛球組和對照組的200名學生在接受不同教學下,各項指標的變化進行準確的測量。
1.2.3 統計法與對比分析法
應用Excel軟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統計,并運用SPSS19.0軟件對兩組指標中各項數據進行配對T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對比分析處理。
2.1 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各項指標同質性檢測
由表1可見,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身體體質指標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所有指標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兩個組學生具有同質的身體素質水平,對于接下來的實驗具有基本科學,有效的前提。

表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羽毛球訓練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2.2 實驗前后對身體素質各項指標的影響
2.2.1 實驗前后身體形態分析
由表2、表3可見,就身體形態方面,在經過兩種方式教學后,兩組學生的身高體重均無顯著性差異,但是身高、體重的平均值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增長幅度高于對照組,說明羽毛球訓練對青少年身高、體重增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實驗組男生在立定跳遠、羽毛球擲遠中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坐位體前屈、俯臥撐、仰臥起坐中存在顯著性差異;女生在立定跳遠、羽毛球擲遠、1分鐘跳繩、俯臥撐中存在及顯著性差異,50米、仰臥起坐存在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男、女生身高、體重、羽毛球擲遠、反應時、坐位體前屈、俯臥撐、仰臥起坐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在立定跳遠、50米、1分鐘跳繩中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2 羽毛球訓練對男生實驗前后身體素質的影響
注:表示P<0.05,下同,②表示P<0.05,下同。
為了對實驗的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對實驗的對象各自身體素質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其中對照組學生在進行了一個學期的普通體育課教學后,對身體素質各項指標進行前后配對樣本T檢驗,顯示出對照組男、女生身高、體重、羽毛球擲遠、反應時、坐位體前屈、俯臥撐、仰臥起坐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在立定跳遠、50米、1分鐘跳繩中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同時,實驗組前后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對比得出,實驗組男生除了在身高、體重、反應時、坐位體前屈這些指標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外,其他指標變化都比較明顯。

表3 羽毛球訓練對女生實驗前后身體素質的影響
結果表明,在學校有計劃的開展羽毛球課,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是很明顯的。充分利用教學時間,科學安排教學計劃,深入了解學生特點,做到因材施教,適當提高體育教學的強度訓練,在達到體育教學計劃充分完成的同時,加強陽光體育運動理念、知識的普及。培養孩子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外也養成勤鍛煉、勤交流的好習慣。通過這一學期的羽毛球教學實驗,讓我們看到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都得到了提高,這些在實驗過程中的均差相關性中就能體現出來,實驗組男女生在差異程度方面比對照組的更為明顯,各項身體機能指標改善的更大,同時也說明實驗組的羽毛球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更有幫助,也更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體質水平。
把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經過一學期教學后的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分析得出,兩組的各項體育指標基本都得到了改善,只是在經過實驗教學后實驗組男生相對于對照組男生在立定跳遠、羽毛球擲遠、50米、坐位體前屈、俯臥撐這些項目中發生了顯著性的變化,實驗組女生相對于對照組女生在羽毛球擲遠、1分鐘跳繩、坐位體前屈、俯臥撐、仰臥起坐發生了顯著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實驗組遵循了陽光體育運動的宗旨,科學的安排了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了因材施教,并且根據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了相應的計劃。除此之外還精心編制了與羽毛球相關的游戲,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羽毛球的興趣愛好,在游戲的同時還能學到羽毛球技術,更能讓全身心得到相應的鍛煉。
4.1 結論
1.實驗組和對照組指標數值變化符合青少年身體素質發展規律,由人體的兩個激烈增長階段可知,第二個增長階段為女孩9-11歲,男孩在11-13歲,身高體重在該階段都會表現出現明顯的變化,速度、耐力、力量也會在該階段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6]。由實驗可以看出,兩個組的身體形態、速度和力量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是經過羽毛球訓練的實驗組在力量素質、速度素質中的變化尤為顯著,如羽毛球擲遠、立定跳遠、俯臥撐,實驗組女生平均數值比對照組分別高出42cm、 8cm、4個;速度素質和身體形態也都比對照組有明顯的提高。說明羽毛球適合在該年齡階段人群中發展,并對其身體素質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2.身高、體重和反應時變化不夠明顯,這些身體機能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對處于快速發展的學生不同強度的刺激,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由于實驗時間較短,所以盡管實驗組這些指標并沒有顯著性增長,但依然表現出了比對照組增長更快的現象,若長期堅持羽毛球訓練的話這些機能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3.《體育科學辭典》對專業運動員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啟蒙訓練階段、基礎訓練階段、專項提高階段和最佳競技階段[7],由趙例敏[8]對我國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年齡結構的分析發現:我國羽毛球運動員適宜的始訓年齡分別是男子11歲、女子10歲;本文所研究的年齡階段正處于啟蒙訓練的始訓階段,該階段科學的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并在學習一些基本運動技能的同時奠定初步的身體基礎,為今后的專門訓練做好準備。由實驗可見,學生通過該技能的教學對羽毛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高漲,身體素質得到明顯的改善,說明羽毛球運動在該年齡階段應該得到更廣的普及。
4.競技體育優秀人才培養的經驗表明,訓練的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對運動員的發展造成影響,由成功經驗得知只有結合實際遵循運動員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確定起訓年齡,制定起訓方案才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運動員。而早期技術的獲得是通過模仿,該能力是青少年最初的學習方式,其發育的敏感期為6-9歲,要完成稍復雜的動作需要各肢體的協調,而協調能力發育的敏感期為7-12歲[9]。實驗組羽毛球擲遠、1min跳繩的顯著性差異表明羽毛球的相關練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協調能力,為日后羽毛球技術的專業學習或是其他體育運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實驗組的羽毛球訓練很好的完成了課外活動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要求,充分體現了陽光體育精神,把健康、快樂、技術有機的結合為一體,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對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羽毛球技術的同時身體素質得到了全面的鍛煉,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
4.2 建議
1.提高認識
由于該年齡階段學生正處于身體機能快速增長的第二個階段,而不同的運動項目、訓練方法和強度都會對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介于羽毛球易開展、鍛煉面全的特點,建議小學階段普及該課程,并在同時制定出適合該階段學生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
2.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全民健身體系
從宏觀層面分析,要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應注重政治、經濟和人口等因素的影響,就奧運會來看中國的羽毛球運動之所以能夠快速的取得成績,發展為奪金點項目,主要原因是國家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施行舉國體制的政策[10]。所以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發展,首先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有可實施的文件、創造良好的體育設施、鍛煉環境,以及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全民意識,共同注重青少年身體素質。
3.優化教學、訓練方法,提高羽毛球教學質量
從中觀層面分析得出,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組織各學校開展交流活動、友誼比賽,在政策和制度的約束下,才能規范體育管理活動,進而獲得高效率的運動效果。除此之外,應該加強該方面的科研工作,對照該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研究出切實可行的啟蒙訓練階段羽毛球教學、訓練方法,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上高效的開發出青少年的運動潛能。
4.優化學校羽毛球師資隊伍
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向教育活動,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作用,因此,學校要有計劃的引進羽毛球專項教師,教學中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教學方法,做到分層教學,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單一的技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同時,體育教師通過外出交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能力,以個人的精湛的技術來感染和帶動更多的孩子參與羽毛球運動,提高健康水平。
5.加強體育科學監測、醫療等支援
加強體育科學監測和測試、心理咨詢、營養咨詢、物理治療、醫療支援。為青少年體育鍛煉掃清一切障礙,讓青少年和監護人去掉一切后顧之憂,正確的認識體育運動,積極充分的進行鍛煉。
6.積極組織青少年羽毛賽事
體育主管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應該積極組織不同類型、級別的青少年羽毛球賽事,一方面激發青少年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更好的落實國家推行的陽光體育活動。另一方面通過比賽,逐步提高羽毛球競技水平,培養羽毛球后備人才。
[1] 尹海艷.8-10歲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專項協調性訓練的實驗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12-20.
[2] 陳宏偉.高等學校羽毛球步伐教學探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3] 鄒修竹.在羽毛球技術學習中專項體能訓練及相關素質的影響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21-36.
[4] 彭玖等.興趣對培養兒童體育能力和習慣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15(3):85-87.
[5] 李冬梅“陽光體育運動”對體育教育專業提出的新要求[J].遼寧體育科技,2007,29(4):85,87.
[6] 王金燦.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23-24.
[7] 中國體育科學協會.體育科學詞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6-150.
[8] 我國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過程的年齡特征[J]中國體育科技,2012, 46(6):5-10.
[9] 鐘建萍.我國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的階段特征與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13:29-47.
[10] 王樂,于文謙.我國高水平運動員年齡結構變化對備戰年倫敦奧運會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22):43-47.
The Influence of Badminton Training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Youth
He Jiajia, Wang Jian, Yang Yan
This paper selects youth between 10-12 with no badminton experienc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data statistics methods to practically analyz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hanges significantly in all aspects, with the strength quality and speed quality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the badminton movement has remarkable influence to the youth physical quality that is in the second intense growth stage.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badminton; to construct a schools, families and society "three-in-one” national fitness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efforts; to optimiz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school badminton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sports 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medical support; and to organize youth badminton events actively.
badminton; training; youth; physical quality
陜西省體育局項目(項目編號:16071);商洛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5jyjx104); 商洛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jyjx133)
何佳佳(1990-),女,陜西商洛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商洛學院體育部, 陜西 商洛 726000 Di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726000, Shaanxi, China.
G804
A
1005-0256(2017)04-0013-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