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尤彪
【摘 要】 目的:研究長春西汀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早期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壓腦出血早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將7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應用常規治療,而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同時增加長春西汀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生活能力評分情況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生活能力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高血壓腦出血早期患者應用長春西汀治療效果較為理想,改善腦水腫、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明顯,未見再發出血,腦水腫加重等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長春西汀 高血壓 腦出血 急性期 療效 安全性
腦出血指原發非外傷性腦實質出血,臨床死亡率較高,在卒中發病中要占到20~30%[1],腦出血后1個月病死率達30~50%[2],而且腦出血患者臨床致殘率較高,與心血管、癌癥等疾病一起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三大疾病。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長春西汀治療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壓腦出血早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70例研究對象經CT檢查均符合腦出血相關診斷標準,排除了腦出血量30ml以上患者,血壓220/120mmHg以上患者,合并嚴重肝腎疾病患者、有微創或外科開顱術史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7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2~80歲,平均(62.5±7.1)歲;出血部位:26例在基底,3例在腦葉,6例在丘腦;出血量在5~28ml,平均出血量(22.5±2.7)ml;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43~80歲,平均(63.1±6.9)歲;出血部位:25例在基底,2例在腦葉,8例在丘腦;出血量在5~29ml,平均出血量(23.1±2.5)ml;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甘露醇脫水和降血壓、指導功能鍛煉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長春西汀注射治療,取20-30mg長春西汀靜脈滴注,每日注射1次,連續治療10d后,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根據卒中量表(CSS)評價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根據Barthel指數量表對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情況;治療效果分為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變化及惡化。治療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
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SS)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生活能力改善情況
治療前,兩組生活能力改善情況(ADL)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2.3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基本痊愈3例,顯著進步11例,進步14例,無變化7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80%;對照組基本痊愈2例,顯著進步6例,進步10例,無變化15例,惡化2例,總有效率51.43%,觀察組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腦出血發病治療1月后僅有1/10患者可以恢復生活自理,治療6個月后有2/10患者可以恢復生活自理,大部分患者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3]。長春西汀屬于新型腦血管擴張劑,能增強患者腦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微循環與腦代謝。長春西汀可以經血腦屏障進入到腦組織,有選擇性的增加患者的腦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從而增強紅細胞的變形力,使患者血流動力學與微循環得以改善[4]??梢?,高血壓腦出血早期患者應用長春西汀治療效果較為理想,改善腦水腫、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效果明顯,未見再發出血,腦水腫加重等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玉軒,盧竟.長春西汀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9):31-32.
[2]張濤志,冀建偉.長春西汀注射液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2):70-71.
[3]莊武平.奧拉西坦聯合長春西汀對腦梗死患者恢復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3):494-495.
[4]劉勝武,吳瑞.活血化瘀法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8):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