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尼沙·尼牙孜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建立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策略。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還要建立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在參與中促進他們的能力發展。如何建立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呢?本文從預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課堂中多一些師生間語言溝通;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引言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要提高學教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課堂教學的科學系統分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教學質量是課堂的生命線,是辦教育的永恒主題。因此,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對站在教育最前線的教師們而言是義不容辭的職責。為此,筆者結合相關教學實踐就如下幾點淺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預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
學生課前預習對他們來說既是心理準備,又是具體內容的準備。“不動筆墨不讀書”。預習課文道理一樣,在預習的過程中,不要簡單地讀一讀、想一想,要多動筆、多思考。預習時,在課文的一些重點地方做好標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在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并且將自己認為的重點字詞標出來,有疑問的地方打個問號等。例如,預習一篇新課時,學生要提前了解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通過預習,在課堂中學生被點名讀
語或課文時,也會讀得較為熟練,這樣也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利于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年級越高,課文內容越難,其中涉及的名人、地理、建筑等方面的知識越來越多,更需要學生課前加強預習,要多查閱資料。例如,在學習課文《孫中山破陋習》時,文章中“纏足”這一陋習距今久遠,它對于女性的傷害學生是無從所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必定不能理解課文。通過預習,結合相關的語境,他們會明白孫中山姐姐前后變化和孫中山急于破除陋習的心理。這樣,老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設置問題,凡是有所準備的學生根據自學獲取的信息,大膽地舉手發言,給大家介紹“纏足”,老師有物質獎勵。當預習的同學積極發言時也能得到其他同學羨慕的目光。被表揚的同學會更加自信,以后每次預習新課時都會加倍積極認真,課堂上也會更專心聽講。如此,便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階段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會逐漸提高,信心也會加倍,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二、課堂中多一些師生間語言溝通
小學生語文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得力課程,學生綜合素質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語言溝通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有最直接的作用。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小學語文教學正是讓處在人生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的小學生基本掌握這個交際工具的重要階段。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效率。課堂上,良好的語言交流是拉近師生距離、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自主發言的機會,從學生發言的情況去適當調節接下來的教學策略。通過小卡片設計問題,并將其發到學生手中,讓他們思考后回答問題,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必要的話,也可適當添加一些插圖等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待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就學生的回答問題進行討論,不能一味地去否定學生的回答,要引導他們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當學完一節新課后,可以讓學生站起來簡述課程的主要內容和自己學完后的感想,教師可將課程內容和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結合起來,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有助于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識記。
三、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教學的生命,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需要語文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等,在增加課堂教學生動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高效學習。例如,在學習課文《白楊》中,在指導學生完成字詞積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白楊進行贊美,對白楊的精神進行歌頌。由于學生沒去過戈壁灘,對其沒有相關印象,因此,也就很難通過教材的描述去感受戈壁灘的惡劣氣候,這也就導致學生無法感受到白楊的高大,很難領悟白楊精神的難能可貴,課堂教學效率可想而知。為此,可選擇多媒體教學將課文中文字性的描述通過圖片、音樂和音像等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戈壁灘的惡劣環境,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沖擊下去感受白楊的高大,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進行學習、鑒賞。
四、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評價教學是建立高質量課堂的保障,評價教學要體現出語文學科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點。將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列出其中加以評估,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交融、整合,切記不要片面從知識、技能方面加以評價。比如,在評價中,可設計聽寫獎勵卡,朗讀獎勵卡,寫字獎勵卡等日常性獎勵卡,再制定出詳細的獎勵規則,并將獎勵數據錄入相關的表格中,分月匯總,使其形成連續完整的數據系統,到期末學年末等總結獎勵,用評價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其他各科的成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小學生識字、看書、閱讀、寫作文能力,另外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小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新課改和時代的進步要求我們構建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教學。高質量課堂的建立途徑很多,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完善創新,讓學生都能學得有滋有味,學有收獲。教法貴在創新,課堂教學效果可佳,教法就得法。因此,創設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質量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何建芬.生本讓我們享受簡單――談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思考[J].現代教育論叢,2007.
[2]趙麗麗.淺議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讀與寫,2009,(10).
[3]田良臣,劉電芝.移情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江西教育科研,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