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榮
摘要:循環經濟理念被應用在農業方面,形成農業循環經濟。當前我國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尚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嘗試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循環經濟;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農業循環經濟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新的交叉研究領域。但由于尚未構建和形成良好的研究定位,農業循環經濟對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效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出來。只有對農業循環經濟理論的深入探究才能在實踐中更好的實現其指導價值。本位對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做如下探討:
一、循環經濟在農業應用及特點
上世紀中期,我國就開展了對資源的綜合利用工作,上世紀末期,全球都開始關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我國在2005年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家第一部明確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循環經濟理念核心是對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實現吳智力苑的有效利用那個以及經濟增長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循環經濟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農業循環經濟是融合了可持續發展以及循環經濟理念的結果。目的是為了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環境的保護、資源的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數量和質量安全,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共同進步。
對于傳統農業經濟而言,其流向是單向的,具有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特點,此經濟形勢中注重高強度使用農業資源,卻又污染了水、空氣和土壤,這種農業資源的利用是一次性和粗放的,但是與之不同的是農業循環經濟是實現農業資源低消耗、低污染以及廢物的循環利用,確保農產品能夠持續滿足未來和后代的需求。
二、急需開展農業循環經濟
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其重點是發展農業的循環經濟,實現農業的節本、增效,確保可持續發展。
與傳統農業不同,現代農業生產因為農業技術的持續進步,所以開始大量使用諸如農藥、化肥、農用薄膜以及化學除草機等農用化學物質,耕種越來越不費力,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少。很多地方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耕地留給婦女和老人即可,這種情況的確提高了農業產量,但是卻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因為所大量使用的殺蟲劑、除草劑等都被農作物吸收,污染了農村的生態環境,甚至對當代和后代子孫的身體健康都產生了危害。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只有通過大力開展農業循環經濟,引導清潔生產,從根本上讓污染問題得到解決,盡量降低人們的經濟活動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以及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才能夠把資源消耗降到最低,通過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是,農村普遍存在風氣不文明情況,例如在紅白喜事上喜歡講排場比闊氣,這是浪費土地、浪費資源的情況。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為農民灌輸循環經濟理念來實現,使得農民能夠盡量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3R原則去生產生活,不斷改變傳統的鄉風不文明現象,建設文明、衛生、健康的新農村。
三、分析當前開展農業循環經濟存在的阻礙
1.農民在思想方面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沒有循環經濟意識。
因為農民自身文化水平較低,而且尚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觀念,普遍更加看重眼前的利益,對于未來的利益則沒有看到,所以導致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頻繁出現盲目關注眼前增收,無視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情況。最終的后果就是會破壞生態,并且污染環境,導致嚴重的問題,而且這一問題現在已經嚴重的阻礙了農業的增產和可持續發展。
2.缺乏專業技術支持農村循環經濟。
想要在農村普及農業循環經濟,以促進社會主義的新農村建設,達到健康快速發展的目的,依賴于當前相關科學技術的普及與創新。農民本身文化程度第,即便是想要去搞循環經濟,但是因為沒有專業的知識作為支持,導致無從下手。所以農業循環經濟想要穩定快速發展,最先需要的就是足夠的技術人才的支持。解決這方面問題主要在于當地領導的支持與否,如果當地政府只是關注政績,忽略農村經濟的長遠持續發展。那么就會阻礙農村循環經濟的發展。對于這些問題,都需要及時的解決。盡可能通過法律角度予以支持。
3.財政方面的資金支持不足。
因為農民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操作人和受益人,但是農業循環經濟的開展以來大量的資金起步,單純依靠個人力量以及小群體的能力是無法實現的。農業循環經濟依靠財政大量投入才能夠成功,但是當前所投入的財政資金一人拿不足。而且很多企業雖然選擇投資農業,但是太過急功近利,對于那些需要較長時間的長期農業循環項目都拒絕投資,只關注眼前那些獲利高、見效快的項目,所以對于農業循環經濟而言,資金的缺乏嚴重阻礙了其發展。
4.沒有統一組織。
開展農業循環經濟,依賴于高度組織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市場和自然的風險實現游刃有余的應對。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國的農民處于分散和無序的狀態,這種生產生活狀態,組織化程度較低,所以即便引入新的技術,也很難快速傳播應用,這些都與農業循環經濟的理念相違背。
四、針對農業循環經濟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1.通過增加宣傳力度,培養農民關于農業循環經濟的意識。
通過合理的宣傳,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和肥料,向農民介紹在農藥過度使用的情況下對于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以及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具體的宣傳方式可以通過引入講座、座談會播放錄像帶、分發卡片或相關書籍等方式進行,并且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經常進行以加強其循環經濟的意識。
2.引入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農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服務。
除理論上為農民引導發展循環經濟之外,更多的是需要通過技術方面的支持促進其開展農業循環及高級。要加強對于新技術的推廣,借助高新技術降低農業資源的消耗。
安排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確??梢愿鞂⑥r業科技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去。節約資源,同時將廢物資源化,引導農民實現小空間內的循環利用。
3.加大財政對農業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
在農業科研方面需要增加投入,構建多元化的資金投入體系,實現對科技成果更快的轉換。第一是需要專門設立相關資金賬戶,引導科研、教學以及設計部門都能夠深入田間地頭,提倡前瞻性研究;第二是需要各級財政增加對農業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農業循環經濟財政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第三是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可以引入農民和村集體共同以入股方式參與到其中,并且大量吸引社會公眾資金和外資。
4.提高組織力度,引導農村發展庭院農業。
庭院農業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對農業循環規劃具體化,使其成為農民的具體行動。我國農村的生產活動是以戶為基本個體,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態復合體,可以基于食物鏈在家庭內把養殖、加工和種植結合成為一體,從而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多層次循環利用,并且實現對空閑地方的應用,只需要零碎的時間和閑散的勞動力即可,但是需要高度組織化來進行領導。
五、總結
農村循環經濟技術的傳播推廣,依賴于高度的組織化,這樣可以使得交易成本明顯降低。具體可以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通過立法的方式基于我國的農業實際情況執行農業循環經濟相關的法律,一切更好的從各級政府和部門以及民眾推廣了解農村循環經濟,同時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都有所了解,明確未來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以求在農村中更好的推廣農農業循環經濟,為農村當代和未來的環境及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洋.我國農村循環經濟的價值探討[J].大連海事大學.2012(05).
[2]黃炯炬.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視角下固件農村循環經濟發展研究[J].福建農林大學.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