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秀

【摘 要】 目的:對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施行護理干預,評估其生活質量方面的影響效果情況。方法:以本社區2015年6月-2016年6月間入醫院門診部就診的214例高血壓老年患者為評估對象,依據此次調研活動具體要求,將其劃分成對比組、調查組,對比組105例以一般方式開展相應護理,調查組109例在一般性護理條件下增加系統化社區干預護理,比對兩種護理操作法的運用成效,評析社區干預的醫療實踐價值。結果:經護理以后,調查組老年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顯然低于對比組,差異明顯(P<0.05)。調查組睡眠狀態、認知能力、軀體感知、健康體驗、生活滿足感受等五方面情況都優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社區高血壓病醫護實踐中運用系統化干預護理,能穩定控制老年患者血壓值,使其預后生活質量得以提升。
【關鍵詞】 高血壓 老年人 社區護理 生活質量
從當前人類患病種類的狀況看,高血壓已然成為了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典型病癥之一。這種病癥的病發率伴隨年紀增加呈現出升高趨勢,若疾病未得到穩定控制,發展至嚴重情況時可能誘發致殘或死亡問題[1]。本文選擇本社區2015年6月-2016年6月間入醫院門診部就診的214例高血壓老年患者,依據此次調研活動具體要求,將其劃分成對比組、調查組,對比組以一般方式開展相應護理,調查組在一般性護理條件下增加系統化社區干預護理,比對兩種護理操作法的運用成效,將此次調研內容呈現如下: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抽選出本社區2015年6月-2016年6月間入醫院門診部就診的214例高血壓老年患者。依據此次調研活動具體要求,將其劃分成對比組、調查組,對比組105例:56例男性、49例女性,年齡介于59-87歲,平均是(72.3±10.94)歲,病程時長5年-22年,平均(11.85±2.88)年。調查組109例:58例男性、51例女性,年齡介于60-89歲,平均是(73.2±11.17)歲,病程時長6年-23年,平均(12.21±2.79)年。對老年患者一般性資料展開比對,未見突出差異(P>0.05),兩組能進行同期評比研討。
1.2 方法
對比組向社區老年患者施行基礎護理,涉及膳食行為引導、預后鍛煉干預、給藥知識宣講等。
調查組向社區老年患者施行系統化社區干預護理,操作是:
(1)心理方面疏導干預。老年人自身體質、免疫力等出現了衰退現象,以致較易感到抑郁、難過、躁動等負性心理情緒,使醫療成效難以實現預期目的,為此,醫務人員與之主動交談時,除普及常規醫療自護內容以外,還要注重心理安撫、情緒疏導方面的工作,輔助患者盡量消除內心負面想法,以更好地配合各種醫療施護操作。
(2)膳食行為遵醫干預。依據各例患者的病學數據資料,為其擬制健康、科學的日常膳食策略,遠離糖分多的有關食物,適當攝取魚類、蛋類等蛋白質食物,穩定控制鈉元素食入量,1日不超6克。
(3)強化健康宣講活動力度。醫務人員秉持“循序漸進”理念,運用電話講座、書面宣講等形式展開高血壓醫療內容(誘病主因、監測血壓、高危因素以及注意事宜等)的指導、宣講活動,以培養、提升老年高血壓者的自我看護意識與操作能力。
(4)日常預后鍛煉干預。按各例患者個體化狀況,擬定適宜的預后鍛煉規劃,通常飯后90分鐘是最優的鍛煉時間,每日堅持1次,各次30分鐘。鍛煉形式以慢跑、步行、上下樓梯、練太極、練習廣播體操等為宜。
1.3 統計學研究
運用SPSS21.0版統計軟件對本次所有相關的調查數據予以整合處理,當中,(x±s)表示計量數據,(n/%)表示計數資料;運用x2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的對比,計量資料比較通過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時表示為P<0.05。
2 結果
經護理以后,調查組109例的收縮壓平均是(127.4±11.95)mmHg、舒張壓平均是(81.7±10.24)mmHg;對比組105例的收縮壓平均是(138.2±12.67)mmHg、舒張壓平均是(90.1±10.22)mmHg。調查組顯然低于對比組,差異明顯(P<0.05)。以SF-36生活質量表對兩組病例實施五大方面的生存質量評估對比工作,具體量化評估分數如表1所示,從表可見,調查組睡眠狀態、認知能力、軀體感知、健康體驗、生活滿足感受等五方面情況都優于對比組,差異較大(P<0.05)。
3 討論
高血壓社區醫護管理中實踐系統化服務,能關照到老年高血壓者的各方面生活情況,并積極落實各個社區護理環節的具體工作。開展社區高血壓病的護理流程中,具體干預做法涉及心理疏導、膳食行為干預、血壓監測、健康宣講、預后鍛煉干預等多當面的個體性護理,并依照血壓起伏改變情況調改具體醫護操作[2]。本文中的調查組將社區高血壓干預護理模式踐行于細節醫務工作中,著眼于轉變老年人的日常行為,使其逐步形成優良、健康生活狀態。
此調研所得結果:調查組睡眠狀態、認知能力、軀體感知、健康體驗、生活滿足感受等五方面情況都優于對比組,差異較大(P<0.05)。經護理后,調查組社區患者的收縮壓平均是(127.4±11.95)mmHg、舒張壓平均是(81.7±10.24)mmHg;對比組社區患者的收縮壓平均是(138.2±12.67)mmHg、舒張壓平均是(90.1±10.22)mmHg。調查組顯然低于對比組,差異明顯(P<0.05)。
綜合所述,在社區高血壓病護理中實踐系統化干預護理方法,能穩定控制老年患者血壓指標值,有助提升其預后生活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詹碧鳴,孫文華,董一飛,等.老年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患者脈壓與血栓前狀態分子標志物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6):1887-1890,1899.
[2]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7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