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旅游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鄉村旅游作為其中一個新興分支也蓬勃發展起來。2013年,中央文件就已明確提出“美麗鄉村”的奮斗目標,要求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增加農村地區經濟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旅游的內涵和底蘊離不開文化支撐。李克強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關于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第八條“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中提出:“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這將是扶貧攻堅和“雙百”目標的巨大精神支柱。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結構。鄉村旅游作為旅游業中一個獨特的方向,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與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但我國鄉村旅游產業仍需擴大規模、規范運營和深化發展。傳統的鄉村旅游、單一的農家樂項目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旅游的需要。農村土地分散、鄉村旅游規劃不到位,缺乏區域的統一規劃與建設,使鄉村旅游的深化發展受到了瓶頸制約。而一些鄉村旅游畸形發展,無法平衡“城鎮化”與“保持鄉村特色”,失去了鄉村旅游本身的意義。產品單一、形式單調、文化含量不足等弊端已經嚴重影響鄉村旅游的質量與發展……如何讓鄉村城鎮化和保持鄉村特色找到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平衡點是目前有待探討的問題之一。
河南省新縣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大別山腹地,是紅色文化孕育地,培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98位共和國將軍和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在革命戰爭時期,獻出了吳煥先、高敬亭等5.5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新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除了醇厚的文化背景,新縣依托自身綠色資源優勢,打造了以香山湖、金蘭山、江淮嶺為主線的綠色旅游精品區,形成了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香山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連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江淮嶺生態園等眾多景區,是全國優秀旅游目的地。此外,新縣的紅色資源豐富,境內有國家級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12處,市級7處,縣級61處,革命歷史遺跡和紀念地200多處。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AAAA級)、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許世友將軍故里、鄭維山將軍故里等。
近年來,鄉村旅游熱度不斷上升,而各地的實踐卻存有很多誤區。新縣作為將“紅”、“綠”旅游結合開發的一個較為成熟的旅游休閑小城,在帶動縣域經濟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發展現狀與思路值得分析與借鑒。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縣一直是國務院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而如今的新縣,縣城基本實現硬化和綠化,路面整潔平坦,公共設施完善,青山綠水、藍天紅城。新縣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綠化模范縣等國家級獎牌。新縣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為當地旅游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景點管理等系統已較為成熟。
與其他鄉村旅游顯著不同的是,新縣把握住了自身的資源優勢進行現代化發展與建設,開拓了鄉村旅游的新道路。2016年新縣修建了河南省首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全長500公里,2016年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就在此開辦;為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2016年建設500個營地”的部署,新縣建成了香山湖自駕車或房車露營基地。鄉村旅游并不一定是農家樂、體驗農村生活,也可以是鄉村、縣鎮獨有的純天然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或者是結合當代人旅游偏好的新形式、新內容,這在當下更為城市大多數人所接受,尤其像年輕人也更愿意來此而不是市面上形式單一、質量參差不齊的農家樂。
新縣的旅游特色重點放在天然無雕刻的自然風光與紅色旅游上。同時縣城自身建設也不落下,緊跟時代發展,處處體現紅城特色,為當地居民營造良好生活環境,也為游客提供舒適的條件,建設新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縣城對綠色資源加以保護、管理,建設輔助設施的同時不對景區進行過多改造與干涉,盡顯全生態的自然風光和豫風楚韻的人文特色。針對紅色歷史進行重建、保護,不吝投入,重現歷史,紀念先驅。在此基礎上,新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根據現代化需要加快建設縣域內基本旅游設施配套系統,以此促進全域經濟發展。
當地旅游宣傳和人文建設也體現在各個方面。新縣常年在外宣傳縣情,精心錄制了高水準的旅游推介專題片。新縣賓館前臺的展架就可看見宣傳新縣旅游的種種報刊、宣傳頁;總部大樓就在新縣賓館旁邊的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鄂豫皖革命老區和全國橡膠膏劑藥業中首家上市公司,極大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其企業文化也與老區革命文化息息相關。羚銳公司遍布全國的合作伙伴和業務客戶也紛紛慕名前來,開啟紅色之旅和休閑養生之游。羚銳集團的董事長、黨委書記熊維政同志作為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心系老區,多次積極呼吁、建議發展老區紅色旅游,以此促進老區經濟發展。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講話精神,在新縣旅游扶貧成效顯著的情況下,熊維政同志也在今年兩會期間特別建議:國家紅色旅游工作職能部門以“建軍90周年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70周年和喜迎十九大”為主題,以革命老區大別山新縣為主會場組織開展系列紀念活動。
新縣地處豫南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擁有豐富的綠色旅游資源。而作為河南唯一的將軍縣,它也因紅揚名。當地旅游發展充分運用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展“紅”、“綠”旅游。與其他鄉村旅游不同的是,新縣沒有盲目跟風,單純依靠開展農家樂等一系列傳統鄉村旅游方式來發展,而是追尋現代化建設理念,根據當地特色特點開發旅游資源,定位明確,受到當地人與周邊市、縣、鎮人們的喜愛。新縣的旅游業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但由于大環境下鄉村旅游的熱度剛剛升溫,相關宣傳與知名度仍有待提高。總體而言,新縣在鄉村旅游上雖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縣域內旅游發展思路仍值得借鑒。如何發掘自身優勢開展特色旅游,滿足受眾與現代化需要是當前基層旅游業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基于新縣旅游產業的發展來看,首先,鄉村旅游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要以帶動百姓脫貧致富、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方能順應時勢,實現多贏;第二,鄉村旅游仍需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建設生態文明,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進行區域規劃;其次,地方發展需定位準確,規范管理,打造特色精品旅游模式,形成品牌效應;最后,要時刻關注政策動態,抓住機遇,與外部資源形成良好對接,合理整合利用內外資源從而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