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杰
摘要: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從全局角度,結合時代特點,對當下的中國貧困問題,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并且提出了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精準扶貧策略。針對“十三五”期間的規劃與發展策略,本文建議,要將扶貧攻堅戰放到首位,把打好扶貧攻堅戰的事業,作為培養革命接班人的主戰場,這樣在以后的扶貧工作中,既可以切實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時,還可以為黨的事業,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來。
關鍵詞:十三五 扶貧攻堅戰 扶貧策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在上一個五年計劃中,在中央領導的英明指揮下,各省都著力對貧困地區的開發事業,投入了不少的心血,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貧困群眾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發展,區域經濟水平的平穩進步,農民的收入也有了增長,貧困地區的生產能力,也大幅度的提高了。所以,在十三五這個計劃期間,相關人員要在大好的形式下,錦上添花,爭取使我國的扶貧事業,更上一個臺階。
一、精準識別貧困目標
扶貧工作的最終目標,還是減少社會上的貧困人口。之前的扶貧方向,多是以縣、村為單位進行的,這都屬于是區域性的瞄準,根據研究表明,在那些貧困縣和貧困村之中,真正的貧困人群,只占到少數。所以,要想真正把扶貧內容落到實處,那么就應該把扶貧瞄準目標,普及到挨家挨戶,做到精準扶貧。當然,隨著扶貧目標的下沉,相應的目標范圍也就越來越大,對識別工作來說,也增加了不小的難度,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了我國加大扶貧力度的重要性,我們的扶貧人員要端正自身的態度,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來,為精準扶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于精準扶貧來說,精準識別是一項關鍵的內容,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在展開貧困識別時,不妨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是將貧困村中的貧困人群識別出來,只有讓那些真正貧困、真正需要幫助的群眾識別出來,才能有效的提高扶貧資源的利用效率。根據以往扶貧的實際表明,任何一種扶貧機制,都存在著信息失真、方法無效等方面的問題,在識別貧困群眾時,可以根據農戶的申報情況、村民的評議、政府的調查和審核,以及張榜公示等程序進行識別,并且為獲得貧困扶助的人群,設立檔案卡,保證扶貧資源落到實處。第二點,在精準貧困人員后,還要對造成貧困的原因進行詳細的了解,這樣既可以發揮扶貧的最大作用,同時也可以為以后的扶貧工作提供經驗。像在農村地區的評論問題上,多數是由于土地貧瘠、基礎設施落后,或者是自然天災的問題,還有一些特殊的貧困內容,想因病致貧、因學致貧,以及因懶致貧等等,在扶貧中,對這些原因,要從根源上進行幫扶,這樣才能又治標又治本,徹底鏟除貧困問題。
二、合理幫扶貧困人群
在精準貧困人群和貧困原因后,那么在具體的扶貧工作中,也要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展開不同的幫扶工作。在“十三五”的扶貧開發攻堅戰中,要避免出現一刀切、大而全的幫扶弊端。在了解實際的貧困人群和貧困情況后,具體實施的幫扶策略,也要做到精準。比如,在項目安排上,要根據當地的環境,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對于扶貧資金的使用,也要做到準確無誤,扶貧措施不能只是停留在集體的層面上,要下沉到戶,這些才能夠合理的幫扶貧困人群,改掉以往扶貧項目脫離實際的現象。
例如在黑龍江省展開的扶貧工作,就是在前期精準扶貧人群、了解致貧原因后,將產業扶貧,作為了脫貧攻堅戰的首要策略。在具體的實施中,對于那些貧困村,發展了“兩牛一豬”的策略,將肉羊、鴨鵝等養殖產業,幫助貧困人群脫貧;還有像一些中藥材、雜糧雜豆等,也成為了種植業的關鍵,并且將原本處在低洼易澇的田地,改種水稻,有效的提高了貧瘠土地的產量。對于那些人均耕地較少,且處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的貧困村,政府則扶持他們發展出革命游覽、民俗游覽,并且根據其地域特色,也相應的對當地的土特產,進行了產業化的開發,豐富了貧困村的就業內容,提高了貧困村的產值經濟。隨著互聯網內容的不斷深入,最近幾年,相關地區還會建立成熟的電商平臺,利用物流體系,進一步幫助村民脫貧。
三、加強貧困地區的基礎建設
在實際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在一些地區的扶貧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一項問題就是扶貧資源下放后,沒過多久,貧困人群又再次返貧,造成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貧困人群對脫貧內容的認識不夠深刻,將脫貧策略,當做了救濟,來解一時之需;第二,則是在具體的脫貧工作中,對于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社會事業的建設,沒有做到全面的發展,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想脫貧的百姓,在硬件上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持。針對于此,在“十三五”的脫貧開發攻堅戰中,相關的扶貧部門,要加大對那些貧困地區的建設力度,為他們的精準脫貧,帶下重要的基礎。
在實際的建設中,有關部門要解決好貧困群眾在交通、住房、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對于貧困的農村地區,要做到主要道路的硬化工作,方便群眾的出行;同時,還要加強衛生醫療內容的建設,在鎮一級,建立相對完善的醫院,在村一級,也要提供相應的醫療診所,幫助貧困村民建立一定的醫療意識,降低因病致困的原因。在教育事業上,要對學校、文化活動室等=內容加強建設,一方面是普及義務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加強貧困人群的脫貧意識,讓他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動的發展脫貧事業。最后,對于貧困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相關部門也要引起重視,要大力推進新農合參保率,不斷擴大各項保險的覆蓋力度。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十三五”的扶貧開發攻堅戰中,各級群眾都要保有堅定的脫貧意識,政府也要做到精準扶貧,幫助貧困地區,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從根本上消除貧困,提高百姓的生活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安仕.打好“十三五”扶貧開發攻堅戰的兩點建議[A].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昭通市人民政府.第五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暨烏蒙山片區發展論壇論文集[C].2015.
[2]打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攻堅戰[J].奮斗,2015,(11).
[3]易棉陽.論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戰略思想[J].貴州社會科學,2016,(05).
(作者單位:五大連池市扶貧開發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