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試通過中等體育學校的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施開展,有針對性的開展有益于青少年運動員身心的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共青團工作為平臺,滲透到學校教育之中。輔助培養青少年運動員在學校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模式、優秀的道德思想品質,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共青團 體育學校 文明校園
一、研究背景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本文通過中等體育學校的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施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為共青團工作平臺,滲透到學校教育之中,培養青少年運動員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山東體育學院體育運動學校在校學生共計200人。其中共青團員87人,年齡為15—18歲年齡階段。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中國知網等相關論文網站收錄論文以及學校圖書館主要體育學術雜志、心理學方面的刊物論文。
2.專家訪談法
對山東體育學院體育運動學校6位主管團總支學生管理工作的領導老師和對近40年帶運動隊訓練經驗的教練員進行訪談
3.數理統計法
回收數據和問卷采用Microsoft Excel 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
4.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向研究對象共計發放問卷 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7份,有效回收率為99.7%。
三、研究結果
(一)體育學校校園不文明現象
此次研究對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的在校行為,進行了觀察與記錄并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分析發現校園普遍存在的不文明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點:1.隨地吐痰、亂扔垃圾;2.課堂上打瞌睡、看手機或說話、吃零食等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行為;3.考試作弊、抄襲作業等不誠信行為;4.說臟話;5.食堂排隊插隊;6.在教室吃零食;7.生活不節儉、注重攀比;8.上網看不健康的資訊;9.上課遲到、曠課、逃課;10.不愛護公物(詳見表1)
從表1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堂上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行為比較突出,不注意文明禮貌,愛說臟話的現象很突出。這反映出,運動員學生不重視文化課學習,個人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二)青少年運動員性格和心理特征分析
通過調查訪談發現,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運動員一般從12歲就接受系統的體育訓練,體操和跳水項目的運動員開始系統訓練的時間更早,一般是6-7歲就開始了,在體育學校就讀校學生年齡段普遍在14-18歲,正處于青春反叛期。本身青少年運動員還有著特殊的一些行為和心理特征,如:榮譽感很強、獨立積極、冒險敢為、少有顧忌和我行我素、不太受紀律約束等。直接造成學校文化課老師上課難,學校學生日常住宿、衛生、紀律方面管理難。
(三)體育學校課外活動和文化學習、運動訓練現狀
體育學校除了上課和訓練,校內和校外課余活動生活非常缺乏。通過調查,體育學校學生因為大都半天上課,半天訓練,所以學校校內課余生活組織的比較少,學生在課外獲得各方面知識的途徑很少。學生在校整體時間安排(見表2所示)
文化課學習時間占31%,運動訓練時間占42%,業余時間16%,參加體育專業項目比賽時間占13%,課外活動5%。可見,體育學校學生在校訓練和比賽時間占到了總時間的55%。學生對運動成績比較重視,相應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也減少了。又由于本身對學習的不重視,也造成校園不文明的現象屢禁不止。所以要求學校必須多想辦法組織有益于身心發展的各項活動和講座。提高整體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文化是文明的基礎,文明是文化的物質及精神方面的表現,所以必須通過各種活動,多講,多做,多宣傳。特別要注重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知識補充和文明素養的養成教育。
四、結果與建議
體育運動學校的青少年運動員需要各方面知識的補充,更需要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從共青團組織的工作內容來看:學校共青團組織的工作種類繁多、豐富多彩,既包括團組織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團員的日常管理、團的組織發展、團的作風建設等,也包括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化科技娛樂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青年文明號創建、社會實踐活動等。這些工作都和校園文明文化建設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實際上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活動陣地。共青團工作涵蓋面廣、涉及的內容豐富多樣,所以學校要以共青團工作為平臺,要發揮共青團的先進性和引領性。以共青團工作為契機,多組織各種知識講座,開展學前教育、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用優秀文化來感染和規范學生日常行為,改變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組織豐富的學生文化活動,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學習《弟子規》,讓學生耳濡目染逐漸丟掉壞習慣,增加修養。學校共青團工作必須服務于全校青年學生的道德思想工作。把自己豐富多彩的共青團活動內容和生動活躍的工作方式與學生工作實際相結合,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構建文明校園文化校園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劉曉梅.青少年運動員的個性特征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1996,(01).
[2]徐加金.新時期加強中職學校共青團組織德育功能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2.
[3]李娜.淺析中等職業學校的共青團工作與德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張新異,山東體育學院,大學本科,碩士學位,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是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