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系統理論形成了“人在環境中”的聯合交流系統的觀點,而環境指的是人類生存活動的范圍。對于社區居民而言,社區則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與家園。居民在社區中的行為與其在社區中對環境的意識決定了社區的發展并且是社區問題的來源。而社會工作者則運用專業的社區工作方法,通過科學的工作過程對社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并推動社區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生態系統理論 社區工作 行為 環境意識
一、生態系統理論
系統理論分為一般生態理論和系統理論,梅葉將生態論和系統論統稱為生態系統理論。生態系統理論把人類的發展看做是不間斷的適應環境并且與環境的很多層面進行系統交換的過程。人類與生俱來的擁有與環境進行交互溝通的能力,不僅可以從環境當中取得對自己相對有價值的信息,而且可以向環境表達自己的某些信息。而對于社會工作者來說,要想設身處地的去幫助案主解決問題,就要了解其成長環境,因為一個人人格的形成是長期受環境影響并且影響環境的結果。
二、社區工作
當今社會,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出現,當遇到困境時社工理論體系會根據新的發展研究點,去摸索、促進相關體制的完善,進一步深化理論的內容,完善社會工作體系、充實社會工作實務內容。而社區居民的各種社區服務需求的出現促進了社區社會工作的誕生于發展。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的助人活動。社區工作與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統稱為社會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而社區工作不僅僅只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工作方法,同時它也是一項社會服務。
(一)社區工作的特征。社區工作以整個社區為服務對象而不僅僅局限或者等同于其他社會工作服務方法。社區中的任何居民無論他們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只要生活在此社區中就可以共享社區所有設施與福利,并對社區環境進行保護,有良好的社區環境意識。社區工作的目標是鼓勵居民一起參與社區建設,集眾力解決社區問題,為社區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尤為重要的是社區環境的保護,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居民沒有好的環境行為與環境意識,怎么會有一個和諧向上的社區。
(二)社區工作的目標。社區工作可以促進社區居民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并且參與解決自己所出現的問題。出現問題或受社區問題影響的居民通過社工的鼓勵可以主動的向社區表達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進而使社區資源權利分配到達一個相對合理的狀況。社區居民應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營造社區安全美麗環保的社區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可以更好地實現自己應有的權利。
三、環境行為與環境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對環境和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環境問題已成為阻礙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存最關鍵的問題之一。社區工作中的環境問題也尤為重要,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怎么能建設出擁有良好素質與文化的社區呢?
(一)環境行為。這一專有名詞被提出至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對于這一的定義也至今沒有一個標準性的定義,但無論定義是否標準化,他們的內在含義幾乎是一致的,對各種發生的生態環境問題主動進行解決或預防此類問題的發生。社區中各業主對社區的環境行為有好有壞,當然,良好的環境行為也是社區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環境意識。所謂環境意識,這一名詞至今也同樣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結合眾家對環境意識的理解,筆者認為環境意識即人與環境的交互認識與影響和人類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總和。人與環境是互相影響的,在社區中,一個好的社區環境會起到幫助居民往好的方向發展的作用,而良好的居民環境意識也會促進社區環境更加美好。
四、社區工作對居民環境行為與環境意識的影響
社會工作者運用生態系統理論對社區居民進行社區工作,讓社區居民懂得人與環境是交互影響的,人類做了哪些破壞自然、破壞環境的事情,自己本身也終將會受到影響。相反的,人類要懂得順應環境,愛護環境,不對環境進行大肆破壞,環境終將有利于民。在社區工作中,要讓居民領會到好的環境行為與良好的環境意識會對社區環境產生好的影響,以便居民可以更加自覺地、有意識的保護社區環境,讓社區環境不受到破壞。
社會工作者在進行社區工作的同時要讓居民深刻的了解到居民的環境行為與環境意識的重要性及其意義,何為環境行為?何為環境意識?懂得環境行為與環境意識的意義有哪些?懂得這些知識對居民本身有什么幫助或影響?是否會促進社區環境與居民生活更加和諧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社會工作者運用生態系統理論在社區工作的過程中進行解決,以培養社區居民好的環境意識與行為,同時讓居民懂得他們良好的行為與意識會幫助他們所在的社區更好更快的發展。
社區社會工作應對居民的環境行為與環境意識有著正向的影響,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有正確的環保觀念,以身作則,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最終為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帶動居民群體參與環保,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何雪松.社會工作理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張玲玲.社區管理體制建設中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以蘇州市金聞區X社區為例[D].蘇州大學,2012.
[3]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王莉莉.環境意識現狀與發展趨勢探討[J].長安大學學報,l998,(02).
(作者簡介:趙宇洲,工程碩士,單位:沈陽建筑大學,職稱:中級,研究方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