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燕
摘要:大學通過大學文化來實現其培養具有文化修養及優秀職業技能人才的使命。大學文化是大學發展的動力及根本。因此,研究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僅對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更是大學自身發展的切實需要。
關鍵詞:大學文化 育人功能
一、大學文化的基本理論
大學文化是以大學為載體。通過歷屆師生的傳承和創造,為大學所積累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大學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經過歷史積淀而逐漸形成的辦學理念、精神風貌、學術氛圍、規章制度、價值標準、學生風格、大學環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
二、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學文化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功能。即通過大學文化促進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諧、健康的發展。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教育和熏陶功能
大學的教育不同于之前的義務教育。它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文化的感知。大學文化中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及感染,讓大學生感知其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與品格,從政治思想到道德品行都有良好的發展。從而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2.凝聚和激勵功能
大學文化從形成到被認同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但是大學文化一旦在大學生中形成共鳴。就會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多層次多角度使大學生團結一致,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高度和諧、互相尊重的群體關系,形成一種自發的、積極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與此同時,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還會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勵大學生昂首闊步,奮發進取。
3.規范和約束功能
大學文化通過自身的精神、道德、制度、行為、規范和價值標準形成了一種內在尺度。在無形中約束和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提高大學生的自律意識,使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自覺維護和遵守此標準,為以后進入社會擔任社會角色奠定基礎。
4.導向和引領功能
大學是科學文化知識交融碰撞的圣地,在這里歷代師生經過長時間創造和積累而形成的大學文化蘊含了時代最前沿的思想、理念和成果。這些前沿信息一方面給大學的發展戰略及目標定位提供導向作用。另一方面也為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等指明了方向。與此同時,大學文化利用它的輻射功能。不斷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注入新鮮的血液。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發展步伐。
5.支持和保證功能
大學文化是大學發展的內在依據。大學文化的發展程度對大學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乃至教育教學模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它是大學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同時大學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作為社會發展的智囊庫,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科學的依據,為社會經濟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三、大學文化育人功能的強化
1.亮化精神文化
大學精神是大學在辦學過程中所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精神成果。是大學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是科學精神的具體體現。當代社會,科學與經濟的關系日益密切,因此在保證大學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亮化精神文化對大學文化的優化與大學生的精神升華具有深遠的意義。
2.融合多元文化
大學文化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融合多元文化后致力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當代社會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激烈碰撞,新鮮事物不斷涌現,大學文化一方面堅持自身文化傳承,一方面又不斷增加新鮮元素,使自身與國際接軌,只有這樣才能開闊大學生的眼界與視野。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新能量。
3.彰顯特色文化
不同的大學根據自身獨有的、不同于其他大學的人才培養定位,具有各自不同的大學文化。大學要彰顯特色文化就應該在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適應市場需求的前提下,發揮不同大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優勢,明確自身發展定位,創造出順應時代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特色鮮明的大學文化。
4.規范制度文化
完善的制度文化是大學文化正常有序運行的保障。規范制度文化的前提。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與大學文化的引領。并在此基礎上體現出制度文化的指導作用。并實現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師治學和學者自律。
6.建設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大學文化的具體體現。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從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陶冶大學生的高尚情操,啟迪大學生的智慧,強健大學生的身心等方面打造高起點、高品位、健康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校園文化。
四、結語
大學文化不僅僅是一所高校最高文化的體現。更代表了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理論思維和知識創新的最高水平。在當代社會要想打造符合時代特色的大學文化,必須認真研究在將民族特色與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基礎上。如何與西方大學文化有機地融合,兼容并包。因此,堅持文化育人的理念。積極地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才培養質量,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保障。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