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雅詩 張艷瓊 韋朝蒙 黃丹丹 覃燕瓊
摘要:當今社會,在電子支付的支持下,電子紅包以其方便快捷、多種的分發方式,深受人們的歡迎,特別是青少年。在這個新事物面前,我們同時也看到一些負面新聞。本文通過調查了解來研究電子紅包對青少年的影響的利弊。
關鍵詞:電子紅包 青少年 影響 調查研究
在移動支付盛行的現在,紙質錢幣似乎逐漸被電子貨幣所取代,電子紅包正是誕生在這樣的年代里。區別于傳統紅包的使用者為普通群眾。電子紅包更多的是為電商和社交平臺所運用,使用方式花樣繁多。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讓人與人之間多了一份交流方式。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它的隱蔽性也讓人不知道這個“紅包”背后藏了多少玄機。
一、電子紅包與青少年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渴望迅速長大,對社會上出現的新事物敏銳度更強。電子紅包的出現,花樣繁多的使用方式,備受青少年的追捧。
每逢過年過節。或者特別的日子。人們總是習慣發個紅包表示祝福。電子紅包的出現,它的隨機性和娛樂性讓每次發紅包或者搶紅包這樣的互動充滿樂趣。電子紅包價值不多,卻能滿足人們的“在那么多紅包中搶到最多”的心理。尤其是青少年。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青少年如果漸漸專注于搶紅包。是否會慢慢地拋棄了節日原本的慶祝方式。
二、“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過年過節或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人們大多是飯桌前吃團圓飯,聊聊近況,親人之間交流感情。而現在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漸漸地,親人們之間也熱衷于發紅包,搶紅包。年輕的一輩似乎更容易接受用這種方式來拉近和許久未見的長輩們之間的距離。網絡信息的飛速發展,再加上年齡的代溝,青少年更喜歡花大量的時間在網絡世界。而這樣的一種交流感情的方式。會不會對青少年的內心深處種下“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呢?用金錢來套近乎,這種方式并不可取。
三、實踐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去采訪青少年對電子紅包的看法,以及搜尋關于電子紅包的相關新聞報道。來探討電子紅包對青少年的影響。
青少年的紅包大多來自于朋友之間。電子紅包的活躍平臺是社交媒體,紅包來源于朋友。朋友之間,同齡人之間的流行事物,推動了電子紅包在青少年之間的使用頻率。
從調查的“電子紅包使用原因”來看:
節假日發放的比例是很大的。我們自古就有節日派發紅包以慶祝的習慣,雖然并非傳統的紅包,用電子紅包來代替,在青少年中少了一種莊嚴的感覺,也體現出傳統對青少年的影響。如果給朋友派發一個真的紅包過于隆重,但是又不想和朋友錯過這個節日,所以使用電子紅包,又時尚,還不會給對方以壓力。“平時發著玩”體現出電子紅包其實在青少年心中地位并不重要。意義不多,只是一份消遣。
從新年壓歲錢紅包。傳統紅包和電子紅包的選擇來看:
青少年還是很愿意收到傳統紅包的。但選擇電子紅包的也不少。加上電子支付越來越便利,未來的情況是否還是這樣(上圖),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四、結語
電子紅包是現代進步的一個證明。它為人們帶來的便利我們不予以否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紅包的一些弊端也開始慢慢顯現出來。新年時,電子紅包看似拉近了人們的感情,但實際卻使親友之間的感情被淡化了。尤其對于青少年,已經慢慢的淡忘了傳統新年的意義以及傳統紅包的文化了,不僅如此,青少年習慣了用網絡表達自己的感情,但現實中他們卻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
對于青少年來說,電子紅包的弊端還是很突出的。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正確的引導。來讓青少年正視電子紅包這項事物。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