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化工博物館 李輝軍
無字硝酸塔 銘刻抗戰(zhàn)魂
文/中國化工博物館 李輝軍
1937年初,遠東合成氨第一大廠--南京永利硫酸錏廠建成投產。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合成氨工業(yè),由瑞典引進的八臺一組硝酸吸收塔,矗立在南京卸甲甸的長江邊上,以氨氧化方式生產硝酸,中國硝酸的規(guī)?;a從此開啟。這套裝置歷經風霜,已經陪伴著中國化學工業(yè)走過了整整80個年頭。

圖1 1937年建成時的硝酸生產裝置
南京永利硫酸錏廠產品為國家急需的合成氨、硫酸氨(化肥)、硫酸、硝酸。上世紀30年代“酸”對中國有多么重要?1931年9月7日,永利錏廠的主要創(chuàng)辦人范旭東在致政府的信函中概括為:“平和年代為農田肥料之源泉,一旦國有緩急則改造軍火以效力于疆場?!狈缎駯|先生的建言及永利錏廠的建成,最終使“大廠”成為國內農業(yè)和國防的重要支柱。南化公司硝酸塔記載下了這段奮起和抗爭的歷史。
硫酸、硝酸有廣泛的民用用途,也可用于制造軍火炸藥。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上?!鞍艘蝗笔伦儼l(fā)生后,國家要求“情勢轉緊,該廠更努力硫酸錏生產外,并趕制硫酸及硝酸錏,供應國防需要”。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聲中,永利錏廠以硫酸、硝酸為原料,加緊試制軍事用途的硝化炸藥。9月18日是一個國土被蹂躪踐踏的紀念日,永利錏廠硝化淀粉炸藥公開試驗在湯山彈道研究所舉行。7項主要性能均得到滿意結果,威力大于聞名遐邇的TNT炸藥。硝酸塔裝置不停地趕制硝酸,工廠為戰(zhàn)事制作了炸藥。不僅于此,永利錏廠的職工們還制造軍用鐵鍬、地雷殼、飛機尾翼等,這些軍工產品源源不斷地送往南京金陵兵工廠,支援抗日前線。

圖2 1937年永利錏廠硝化炸藥試驗檔案
1931年9月18日,范旭東收到國民政府實業(yè)部氮氣公司籌備委員聘書,范旭東撰文回憶說:“記得通知書送到公司,恰好是918事件爆發(fā)日。那天,大家無意中都想到氮氣工業(yè)和國難的因果。事態(tài)的發(fā)展正如預料的那樣。正當永利铔廠順利投產,員工們踩著緊湊的生產節(jié)奏,滿懷希望展望明天的時候,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了。1937年12月,日軍進攻南京,把永利铔廠當做重要攻擊目標。第一輪轟炸結束后,范旭東立刻從天津趕來指揮搶救物資。這時日軍通過各種渠道逼范旭東就范,聲稱只要愿意合作,可保證工廠安全。范旭東表示“不要理他(日本)”“寧舉喪,不受奠儀”。
轟炸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三次空襲共投下87顆炸彈。工廠受到嚴重破壞,被迫停產。在危急之時,范旭東指示將重要圖紙、儀表、機具西撤,職工帶著圖紙和部分拆除下來的設備,冒著敵人的炮火乘太古公司“武昌”號輪船輾轉去了漢口,再由漢口遷往四川,久大和永利錏廠總部均遷往香港。
面對險惡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范旭東在致股東書中說,“打破逃難心理,善用此時機,為中國在華西創(chuàng)立一化工中心”,并為其起名“新塘沽”,撤離員工聽到消息后深受鼓舞。范旭東后來說“七、七全面抗戰(zhàn),先由北而南,久大不惜塘沽、青島、大浦,二十余年積攢下的資產,聽敵人攫去,絲毫不與他蠅營狗茍,重貽國家之累,極力為戰(zhàn)時增產,不計成敗得失,自動去做,發(fā)揮我們的信念,絕不觀望,事實俱在,這是人所共知的?!?/p>
1938年1月,永利铔廠被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和東洋高壓株式會社掠取。1941年3月,日本人將全部硝酸塔設備強行拆卸,海運至日本九州的大牟田“東洋高壓株式會社橫須工廠”用于侵略戰(zhàn)爭軍事生產??谷諔?zhàn)爭勝利后,1945年10月14日永利錏廠提出工廠遭受損失的索賠正義要求,并強烈要求歸還被日本劫走的全套硝酸生產設備。永利铔廠代表攜帶全部硝酸設備的采購發(fā)票、圖紙等證據赴日。

圖3 1948年從日本索回的硝酸塔
抗戰(zhàn)勝利得來艱辛,索賠也絕非易事。1947年7月7日,永利铔廠另一位創(chuàng)辦人侯德榜第二次赴日本,找到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并與遠東經濟委員會幾度據理力爭。經過兩年多的艱難交涉,終于洗雪恥辱 成功索賠。1948年3月27日,硝酸塔設備由“海鄂”號裝載回國,終于踏上歸國路——4月11日,重返南京永利铔廠碼頭。
8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來到中石化南京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再次重溫毛澤東同志對范旭東先生的評價:“工業(yè)先導、功在中華”,心中泛起百感千言。草創(chuàng)時期的中國化學工業(yè),從一開始就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和前途緊緊相連。“績業(yè)早驚環(huán)宇內,壯懷時在化工中”。高高聳立的硝酸塔現在已不再用于生產,她被南京市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永久保存在南化公司廠區(qū)內。她向人們訴說著中國化學工業(yè)艱苦創(chuàng)業(yè),堅強不屈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