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成 上海鐵路局調度所
我局自2006年7月開通電氣化鐵路以來,電氣化事業發展迅猛。截止目前,四大干線、高鐵線路及二通道大部均已實現電化目標,計劃至2020年電化里程突破10000km,占全局運營里程70%以上。電氣化鐵路的發展,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能耗,對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意義重大。但電氣化鐵路的普及也對傳統的作業模式產生了影響,如電氣化鐵路并行區段電線路停電作業時,會在電線路上產生很高的感應電壓,嚴重威脅作業人員安全。本文將對停電作業過程中感應電壓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9:00,滬昆線T站-L站區間。天氣:晴;溫度:26℃;濕度60%。
(1)將電線路停電,驗明無電后,在不接地的情況下,立即用絕緣工具、儀表分別測試A、B、C三相對地電壓值(見圖1)。

圖1 停電測試示意圖
選擇A、B兩點進行測試,具體測量值見表1。

表1 線路未接地測試值
(2)測試完畢驗明無電后,在停電線路兩端分別接地并重新測試A、B、C三相對地電壓值(見表2)。

表2 線路接地后測試值
通過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與電氣化鐵路并行區段電線路在停電接地后感應電壓依然較大,遠遠超過了36V安全電壓,嚴重危及作業人員安全,必須采取措施進行防控。
主要從降低或消除感應電壓和防止作業人員直接觸及感應電帶電體等方面措施入手。
一般普速鐵路車站站間距離短則7km~8km,長的則達到十幾公里甚至更遠,停電區段一般也按此劃分。傳統的非電化區段電線路停電作業模式一般停電后在停電區段首尾兩端各裝設一組接地線便準許登桿作業,中間不再裝設接地線。如此長的作業范圍,在電氣化平行區段感應電壓相對也更高,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工作量和隔離開關的設置情況適當地將停電作業區段劃小,以達到降低感應電壓的目的。
通過現場測試證明,僅僅在停電區段兩端安裝接地線是不能有效消除整個停電作業區段的感應電壓的,離接地線距離越遠,離接觸網帶電部分越近,相對產生的感應電壓也越高。在作業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固定式或移動便攜式接地線;對感應電壓較高的線路,可以每隔500m加掛一組接地線;或者使用移動便攜式接地線在作業地點登桿后先進行接地再進行桿上作業。通過接地線的靈活使用,有效地消除感應電壓。
如在放線過程中使用的放線架、絞盤、滑輪等,必須接地后方可進行放線作業,防止放線過程中作業人員觸電。
如在登桿過程中必須系好安全帶,防止誤觸感應帶電體后造成墜落傷害;在感應電壓較大的場所,在觸及導電體的作業時,應使用絕緣手套;將高壓驗電器和報警式安全帽配合使用,提前預警。
如在檢修隔離開關、耐張桿塔導線搭接過程中必須在作業地點兩端最近點進行可靠接地,并將斷開點兩端導線進行短接,防止作業人員在打開開關后或斷開導線后誤碰兩端導線造成觸電。
電氣化鐵路并行區段電線路作業風險巨大,供電系統運行和施工部門必須牢固樹立安全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預想和施工組織,在實際作業中不斷完善和總結經驗教訓,細化防控感應電傷害措施,保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1]杭州供電段電力作業指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