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阜益, 陳建榮, 唐俊峰, 李斌榮
(東華大學 資產管理處,上海 201620)
基于Web技術的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
韓阜益, 陳建榮, 唐俊峰, 李斌榮
(東華大學 資產管理處,上海 201620)

經過多年的信息化發展建設,我校已經建立了成熟的網絡設備系統,設備系統更加規范了管理工作并帶來了巨大幫助。通過分析高校固定資產處置過程中在具體操作上存在的問題及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迫切性,探索建設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建設思路,詳細分析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的功能需求和實現方式。平臺的建成實現了固定資產報廢處置過程中各管理環節的全在線化,增強了各個崗位的管理職能,為學校師生打造更為便利的服務空間。
信息化; 服務平臺; 固定資產; 報廢處置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更加注重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大精儀器正源源不斷地進入實驗室,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被淘汰的儀器設備也逐年劇增,這給高校資產的處置管理工作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挑戰[1-6]。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水平,滿足教學實驗、科研實驗的需求,資產管理部門需要不斷地反思探索,本文就如何構建高校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進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來,國家及教育部對高校的關注度、投資力度不斷提高,高校承擔的教學任務、科研項目也不斷增加,隨之面臨著報廢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固定資產處置管理過程中如何提高報廢儀器的利用率、保證資金的投資效益和使用效益最大化,是高校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管理工作不斷探索的問題。傳統的對于固定資產處置全過程采用的紙質+Excel電子表格管理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信息時代動態管理需要[7-10]。為了縮短固定資產處置的申請、審批、殘值回收,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各使用部門能夠更便捷地進行固定資產報廢,構建一個現代化的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對高校固定資產處置的全過程進行動態管理是十分必要[11-12]。
根據“東華大學儀器設備及家具報廢處理實施細則”的規定,研究報廢處置過程(申請報廢-審批-回收-上會-銷賬-評估-拍賣-殘值回收等整個過程)中的執行主體、審批部門及其他參與人員的職能,分析各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和漏洞,充分考慮不同執行主體間的相互制約和監督因素,為“勤儉辦學、物盡其用”的處置原則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圖1所示為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的流程圖。該流程經過進一步優化,根據不同原值的資產,實現申請、審批、核對、資產報廢論證、回收信息確認、報廢申請單打印、擬報廢資產信息發布、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請表、資產分類匯總表、線上監管、歸檔、統計、數據分析等全程信息化處置過程管理。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提高了信息公開度和透明度,多渠道接受監督。

圖1 固定資產處置流程圖
(1) 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個人在數字化校園門戶的客戶端使用校內“一卡通”賬號進入資產報廢管理中的資產報廢申請,系統自動獲取個人領用的學校資產。選出擬報廢資產的卡片,填寫經辦人、聯系方式、存放地點后,保存提交。
(2) 固定資產報廢審批。提交的報廢申請需要在學院內部進行論證,論證通過后自動流轉到學院分管資產的負責人進行審批,學院審批通過后將進行報廢資產公示,公示5天后若無人辦理調撥,報廢申請單將自動流轉到資產管理處進行審批。
(3) 狀態編輯。審批通過后,設備與實驗室管理科將對固定資產進行回收—上會—銷賬—評估—拍賣—回收殘值,操作員將對處于不同節點的申請單進行狀態編輯來分類、打包。
(4) 信息數據統計階段。設立全方位查詢、統計功能,實現報廢處置服務平臺內的每一個信息字段的查詢、統計。
4.1 系統架構
為了提高系統開發、維護、部署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東華大學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的設計采用Browser/Server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的物理拓撲圖
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采用MySQL作為數據庫管理系統,MyEclipse 作為開發環境,Tomcat7作為服務器軟件,基于SSH框架進行開發。SSH是Struts+Spring+Hibernate的一個集成框架,是目前廣為流行的Web應用系統開源框架[13]。其中,Struts作為整個系統的基礎架構,采用MVC設計模式,在系統設計中起控制作用。采用Struts架構可使得項目結構更清晰、設計分工更明細。Hibernate框架對持久層提供支持,降低對數據訪問的復雜度,把對數據庫的操作轉換為對持久對象的操作。Spring是一個全方位的整合框架,在系統設計中對Hibernate和Struts進行整合,解決層與層之間的耦合問題[14]。圖3所示為SSH架構設計圖。

圖3 SSH架構設計圖
4.2 系統安全設計
系統安全性是Web應用的重要設計,本系統的安全管理包含了權限管理、角色管理、操作人員和系統參數等子模塊。其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4 安全管理流程圖
4.3 數據庫安全管理設計
系統數據庫安全管理基于RBAC模型設計[21],該模型結構如圖5所示,在模型實體中,包含了用戶集、會話集、角色集、操作集等內容。管理員根據用戶的責任通過指定用戶為某角色來為用戶授權,從而簡化授權管理操作。

圖5 數據庫RBAC模型
基于原有的設備系統進行構建和開放,參照“互聯網 + 管理”思維和理念,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真正實現了實驗室儀器設備處置管理的全在線化(見圖6)[15],其具有以下特點:① 最大程度的實現固定資產處置管理工作的在線化。在原有設備系統基礎上,添加儀器設備的報廢申請、審批、公示、處置庫管理等功能模塊;② 對各環節進行了流程梳理,進行功能模塊流程化改造,將實際工作流程中不同崗位的履職操作,在網上逐一進行;③ 創建“狀態查詢”模塊,實現各項線上工作進展情況的全過程展現,讓申請人、管理員可以查看工作進展情況,了解各節點工作人員處理結果;④ 引入責任制理念,增強日志管理功能,實現各項線上具體操作的全過程可查證、可追溯;⑤ 重視數據挖掘,強化統計分析功能,努力活化數據、用活數據。


圖6 東華大學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
為提高服務質量、規范報廢儀器設備的處置流程,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的上線,實現了報廢儀器設備的處置管理網絡化,教師不再填寫、遞交報廢單,在電腦上就可以完成儀器設備的報廢申請、審批等繁瑣手續。截至目前,共有25 092臺件資產通過系統提交報廢申請、審批,報廢總額4 756萬元。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服務平臺的應用大大解放了管理人員,也為教師提供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使管理員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儀器設備的有效共享、數據挖掘等工作中,創造更有意義的價值。
[1] 來金雅,王 紅.高校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環節中的問題梳理及對策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3):20-21.
[2] 楊 林.做好實驗儀器設備的報廢工作[J].實驗技術與管理,1999,16(3):89-91.
[3] 鄭春龍.從報廢處置探討儀器設備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 25(3):377-379.
[4] 范家才.高校儀器設備報廢管理工作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420-422.
[5] 何 畔,王益民,張小蒙.大型儀器設備報廢管理工作重點及問題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7):10-12.
[6] 篙振麗.高校儀器設備調劑和報廢管理實踐與探索[J].寧德師專學報,2010,22(1):49-51.
[7] 趙慶雙,管志遠,陳 輝.加強儀器設備處置管理充分發揮資源效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5):225-228.
[8] 焦萃峰,王 健,陶 順.儀器設備報廢及處置管理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2): 228-231.
[9] 劉岳蘭,廖佑蓮.高職院校資產報廢處置管理問題探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6):25-26.
[10] 王聲革.新建本科院校儀器設備報廢與處置管理探討[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28(6):230-231.
[11] 駱來娟.談高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報廢處理[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7,27(12):102-103.
[12] 孔 濱,張良才,宋明惠.基于校園網的高校儀器設備報廢管理工作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3):56-58.
[13] 孫 強,孫龍清,邱小彬.基于Struts+Spring+iBATIS的輕量級Web應用框架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8,25(10):135-137.
[14] 胡啟敏,薛錦云,鐘林輝.基于Spring框架的輕量級J2EE架構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44(5):115-118,133.
[15] 李志英,黃 強,樓新遠,等.RBAC模型研究、改進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2006(12):67-68.
Disposal Service Platform of Fixed Assets Based on the Web Technology
HANFuyi,CHENJianrong,TANGJunfeng,LIBinrong
(Department of Asset Management,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In 2006, the CPC issued a strategic document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has been facing a historic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After many years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we has established an Equipment System, the Equipment System standardized the management, as well as provided a great help. In this paper, the drawbacks of fixed assets in disposal proces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urgency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The ideas of constructing the disposal service platform of fixed assets according to our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s of the platform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disposal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s realized on online, and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of each post is enhanced. It provides more convenient service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formatization; service platform; fixed assets; discarding
2016-07-15
韓阜益(1983-),男,遼寧遼陽人,碩士,科員,從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Tel.:021-67792461;E-mail:fuyihan36@dhu.edu.cn
陳建榮(1964-),男,上海人,工程師,從事資產管理、實驗室管理和建設工作。Tel.:021-67792461;E-mail:cjr@dhu.edu.cn
G 482.0
A
1006-7167(2017)02-0285-04